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6-18世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贸易体系,构成了“最初的全球化”图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框架,是一个值得引起认真思考的模式。通过对20世纪战争、革命和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验的审视,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中国在东亚巨变和世界发展中的位置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密不可分。获取巨额利润始终是殖民者对外关系的终极目标与利益准则。殖民者的主观愿望和被殖民地的客观现实条件制约甚至决定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与特性。以英国对清代中国的殖民贸易为例,由于中国在东亚朝贡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英国对中国的殖民与侵略经历了"被动适应——积极调适——武力征服"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16世纪以后中国所在的东亚开始衰落,而西欧则在不断的兴起。西欧的兴起对当今世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在这里重点讨论的是为什么西欧不断的兴起而中国在同时期没有兴起的原因。在原因方面笔者主要是从动力上进行讨论,如在思想文化,科技,社会结构上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宋朝与交趾的朝贡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朝建立不久,交趾也获得独立。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和需要,两国之间的朝贡贸易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变化。朝贡贸易具有极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滨下武志的朝贡贸易体系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为中心、包括东亚和东南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朝贡贸易体系在该地区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亚洲经济圈,不仅在前近代,而且在近代也规定着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东亚朝贡体系是近代以前独立存在于东亚的世界体系。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本质上是儒家的天下理论与东亚的政治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与西方殖民体系相比,朝贡体系虽然也表现出不平等的一面,然而它却有着与后者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兴文抑武政策是宋代的一个重要政策,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宋中央集权、官僚结构以及宋朝的统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本文试图分析此政策在宋朝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利弊.  相似文献   

8.
在东亚朝贡体系两千余年的发展史上,中国独特的地缘优势、强大国力和先进文化决定了其体系塑造者的地位和作用;体系核心地位、和平主义理念决定了其和平维护者的地位和作用;薄来厚往的原则、朝贡制度的完善决定了其贸易推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德化教育、礼治天下的文化精髓决定了其文化传播者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作为东亚朝贡体系的核心国家,对于维护古代东亚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唐蕃双方互派使者,交流频繁。宋代,唃厮啰与宋朝的交往尽管只代表了部分藏族地区,但还是体现出来朝贡在维系二者政治关系中的作用。元代,西藏地方通过朝贡,中央通过赏赐,既加强了双方的政治联系,也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朝鲜亡国是20世纪初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朝鲜作为东北亚区域的传统国家.其被日本逐步吞并,一方面是受到东亚华夷朝贡体系逐步瓦解和西方势力入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日本近代以来推行大陆政策蓄谋已久的必然结果。朝鲜亡国对20世纪初的东北亚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是标志着传统的华夷朝贡体系的彻底崩溃,二是极大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加剧了东北亚国际秩序的无序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界对丽辽"关系分期""朝贡分期"与"遣使分期"的认识和使用,从丽辽"关系""朝贡""遣使"的起止时间及阶段划分等三个方面入手,对上述三组概念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关系"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朝贡"强调的是"宗藩关系",而"遣使"强调的则是"使者派遣"。三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对丽辽"关系分期""朝贡分期""遣使分期"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与依据。并得出由于丽辽两国在1038年以后,朝贡制度与遣使制度实现了制度化,因此1038年以后的丽辽关系,应为东亚封贡体系之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认为"中国文明的顶峰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代是"知识分子、官员士大夫以及广大民众的黄金时代"。为证明"宋朝达到中国文明的顶峰",作者提出了宋代农民欢乐说、宋代妇女幸福说、宋代官场廉洁说、宋代士大夫人格高尚说,并盛赞宋朝统治者所推行的高薪养廉、保障言论自由等政策,特别是君相互制制、党派互监制和中央集权加仁政的政治设计。对于上述种种颇具颠覆性的论断,本文较全面地作了力所能及的学术性商讨。  相似文献   

13.
刘英 《文教资料》2009,(5):75-77
宋朝高级将领衰甲与宋代"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治国、治军方略和"武随文服"的服饰制度等多方面的历史因素有关.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衷甲"象征着文武双全.文章对宋朝衰甲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宋朝专题     
名师指要 一、考查概况自辽宁进入新课程高考以来,2007年考查宋朝的书法,2008年考查宋朝的通判制度,2009年考查宋朝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2010年考查宋代的理学,2012年考查宋代的市民文化,2013考查宋朝的经济发展,但切入点有所变化,从单纯地考查城市经济发展变成了考查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2014年继续考查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角度仍有更新,变成了对宋朝货币的考查。考查的难度随着材料的变化而逐年加大,近三年对宋朝考查难度值均在0.45~0.5之间。  相似文献   

15.
明代会同馆在明代朝贡贸易较为兴盛的前朝、中期分别由兵部及兵部和礼部掌管。会同馆对于贡使从吃、喝、穿、住到看病、交易等方面给予照顾,以体现天朝大国“怀柔远人”,其目的是彼此相安。同有朝统治者也对海外诸国朝贡贸易作出了限制,采取封闭自守政策,从而刀碍了中国人对海外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史上一个十分辉煌的朝代,虽然国土面积比较小,但是在经济上远远超越了以往各个时代,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但是,由于在历史上两宋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为金、元所灭,在战争中进攻不足,以及在短暂的和平时期割地赔款等行为导致学术界自上世纪之初就普遍认为宋朝"积贫积弱"。本文主要研究宋朝"积弱"说的渊源,"积弱"的表现,以及对宋朝积弱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东亚近现代历史中曾出现过两个区域合作体系:天下体系指导下的东亚朝贡体系和大东亚共荣圈。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正在出现第三个区域合作体系——东亚共同体。前两个体系对第三个体系起着截然相反的启示作用,文化天下,武遭摒弃。如何继承历史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宋代环卫官从唐代十六卫官承袭而来,在名称和编制上无太大变化,但由于宋朝历代都遵从"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环卫官的职能范围越来越小,以致两宋以来环卫官多不除人。从现存的宋代史料中可以发现,宋代环卫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宋史》的"合班之制"和宋代的官品令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些变化。这也反映了宋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处于从中央集权专制到皇权专制主义的转型期。研究宋代集权的就为角度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宏 《华章》2011,(11)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也是一个矛盾重重的朝代.历来人们对于宋朝的评价也是矛盾的,笔者就用矛盾的观点来考察宋代的政治.宋代既有对皇权的加强,也有对皇权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朝贡制度是对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外交往模式的高度理论概括。目前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基本分为两个部分:制度本身的研究;在制度影响下形成的中外关系模式的具体论述。朝贡制度对解释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内政、外交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为学术界所用,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反思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