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教师要减负,首先必须改变“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教学现象,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高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教学过程,编写好教案,才可能提高教学效果。很难想像,不认真设计教学并写好教案,而是“抄一辈子教案”的教师会是一个称职的好教师。所以,笔者以为,教案不仅要写,而且要写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编写的教案也要适应改革的需要。1.教案要从重视教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引导学生“学”,学…  相似文献   

2.
谈备课中的背功●亓臻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案写好了,不等于备好课了,写好教案不是备课工作的结束,写好教案也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功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说”与“写”两项基本功。锤炼“说”的基本功,要在上课中“说”,在“评课”中“说”,在“说课”中“说”,在“演课”中“说”;锤炼“写”的基本功,要能“写”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写”好课题。教师要凭借扎实的“说”与“写”的基本功,成长为能教书、会教书、教好书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多年来人们围绕教案而引发的各种话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在此我就专业课教案的编写谈两点个人浅识,以抛砖引玉。一、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应该认真编写教案说起编写教案,同事们众说不一,存有诸多争议。尤其是一些专业课青年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免不了要发点牢骚。比如,教案写得好不等于课讲得好;编写教案是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教案是用来应付检查和考核的,既耗时又费神,是教师的一大负担;某某名师从不携教案上课,但讲起课来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精彩纷呈,等等。上述议论显然带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长期从事教…  相似文献   

5.
教后记是一个完整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反思的主要形式,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引领师生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什么是教后记入手,对为什么要写教后记、怎样写好教后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什么是教案 ,为什么要写教案 ,教师备课写教案应注重的事项 ,教师写好教案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写课后小记效果好○河南贺孝平教师在课前想得再周全,教案写得再详细,也不可能完全把握教学实际,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得有失,“得”在何处,“失”在哪里,一个好教师总能在课后,通过静思回顾,及时准确地写下教后感想,进一步修正、充实原来的教案,...  相似文献   

8.
教案是对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加工、概括和梳理,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是教师备课的结晶,上课的备忘录.如果说教学设计阶段教师的精力主要花在思考上的话,那么教案编写是教师内部语言的外化.在这个外化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划必然得到进一步精确化和系统化,就像建筑设计师把头脑中的创造想像转化为设计图纸一样.对于教师来说,教案虽是人人要写,课课要写,但要真正写好,却很不容易.要想写好教案首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还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懂得教学规律,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学设计用表格式教案更能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备课写教案应注意的几个薄弱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天天在讲课,讲课前要备课、写教案。但如何能备好课、写好教案,使教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却大有研究的必要。多年来笔者纵观广大教师在备课、写教案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如能注意克服,对提高教学质量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备课、写教案中其薄弱环节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是很重要的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备好课。教师应该在课前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写好教案。对教师来说,教案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但不是唯一的,教师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善于从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上,随机应变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学校,教师对某一套课本通常要教好几遍,但我们不能把第二次或第三次教某一套课本视为简单地重复。一个积职的教师应该使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富有创造性,旧的教案仅能作为参考。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不断开拓,不断更新,注入时代的活水,不断增添新的味道,使学生品尝起来,余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霍晓宏  李海玲 《天津教育》2022,(1):17-19+21
<正>教案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学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对教学的设计。青年教师既要写好教案,也要学会编制和使用学案,达到学案与教案设计的有机融合。一、教案写教案,是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又可以存储于教师心中。前者是有形教案,后者是无形教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要注重写好有形教案,青年教师更要写好详案(详细的有形教案)。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在课前备好课,还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后记”。一个比较完整。规范的教学过程,即应有课堂设计,也应有“教学后记”。所谓“教学后记”,就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教后的感受进行记录,对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以利于日后教学借鉴,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写好“教学后记”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一环,既能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又能加深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还能有助于实现“轻负担、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  相似文献   

13.
一位做过教师的朋友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时,曾经“心有余悸”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害怕写教案了!朋友当初属于那种“教而优”型的教师,他说的害怕写教案,绝不意味着不愿意备课。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写教案的吧!现在我们许多教研部门和领导都很强调备课,一些市、县搞的“教学五认真”、“质量在课堂”等主题活动无不把备课置于首要位置。但强调的往往是刻板的备课模式,写出详尽的“规范”的教案。比如语文每一课教完都要求写课后小结,每一课时要有板书设计,大小测试都要做卷面分析,要写讲评教案,每一次教案都要写满两页纸…  相似文献   

14.
一位做过教师的朋友回忆自己从教的经历时,曾经“心有余悸”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最害怕写教案了!朋友当初属于那种“教而优”型的教师,他说的害怕写教案,绝不意味着不愿意备课。还是来看看我们的教师是如何写教案的吧!现在我们许多教研部门和领导都很强调备课,一些市、县搞的“教学五认真”、“质量在课堂”等主题活动无不把备课置于首要位置。但强调的往往是刻板的模式备课,写出详尽的“规范”的教案。比如语文每一课教完都要写课后小结,每一课时都要有板书设计,大小测试都要做卷面分析,都要写讲评教案,每一次教案都要写满两页纸……这就好…  相似文献   

15.
要想不断提高备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养成一个认真写好“教后记”的习惯。上完一节课后,把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及时如实地记录下来,或一句话或一个片断,或颇有“分量”的文章,不拘形式,不拘长短,这就是“教后记”。但如何撰写呢?下面谈几点做法。一、课前寻求“空白”写教后记,不一定是教后才写,在教案编写好后,要备有一定空白,及时调整、修正教案。有时备课写教案与上课时间相隔较长,或在上课前发现有好的方法,需要进行浓缩。如,我在上“通分”前已将板书设计好,可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个独具匠心的板书颇有新意,就把…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但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案后记”.却未引起足够重视。所谓“教案后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上完课后,对该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以利于下一轮的备课和授课。教师只有通过实施教案后.才能发现教案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总  相似文献   

17.
一份优秀的地理教案应该有质量上乘的“教后记”。“教后记”有什么作用?该写什么?怎样写?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教案中都不写“教后记”或为了应付检查才粗略地写上几句,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所作的回顾和总结,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科学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写好“教后记”呢?  相似文献   

18.
曾敏生 《江西教育》2003,(14):30-30
窗明几净的学校办公室里,案头上摆满了各式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们正埋头伏案,神情专注地“写”教案。如此场面多么令人感动,然而又是多么让人叹息:教师的精力都用在“写”教案上,岂不是教案拖累了教师。教师们都知道这里所谓的“写”教案,实际上大多数教师是抄教案,因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且规定了总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对每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等,都要求教师认真书写到教案本上。如此规格的教案一课时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来写。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教案编写的一种尝试———“母子案”河南石油技校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教某一门课,年年要反复写同一内容教案。教学内容的重复,影响了教师对教法的钻研。教学在于创新,这种年年“炒冷饭”求形式的做法影响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存在另一种现象:教师教...  相似文献   

20.
深思熟虑课乃成──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谈牡丹江市教育学院初教部田常泰备课是教学链条上承上启下、关联左右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的教师把备课理解为“写教案”、“写讲稿”,这有失偏颇。顾名思义,备课包括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写教案”、“写讲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