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学历史上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种取向的研究,解释学以它对精神世界的独特洞察在指导心理学的研究中展示了独特的魅力。作为影响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方法论之一,解释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有不同的视域,不同视域中的心理学各有其特点。从文化视域来看,心理学以高级心理机能为研究对象,以符号的文化意义为研究中心,从符号及其意义生成与演变的角度探讨人的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引发了心理学研究内容、理念与方法的变革,要求切实以人为研究对象,把解释学尤其是本体论解释学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从人类或种系发生学和个体发生学等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描述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初由布伦塔诺和狄尔泰共同创建的一门人文科学心理学,它主张通过现象学的描述或解释学的理解如实呈现人类心理生活的全貌。描述心理学沿循严格科学和浪漫主义两种传统发展,并各自贯穿着三种独具特色的理论形态,前者包括布伦塔诺的意动描述心理学、斯顿夫的机能描述心理学和胡塞尔的本质描述心理学,后者包括狄尔泰的体验描述心理学、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和斯特恩的人格描述心理学。每种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独特的基本主张、理论焦点和方法侧重点。不同理论形态在描述心理学框架体系下结成了反对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强力同盟",共同反对冯特等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理解与解释的关系是人类科学活动的基本关系。作为理解、解释与意义的哲学理论,哲学解释学研究科学解释具有合理性:符合哲学的本性和世界哲学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的实现,并且预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解释观的出现;同时这种研究又是可能的;哲学解释学的本体认谢使之超越了传统解释学对科学解释与人文科学解释所做的对立性解释,其理论表现出来的主观性倾向也将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念的引入而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5.
意向性是早期人文科学心理学中布伦塔诺学派思想的核心。布伦塔诺提出的心理的意向性本质观点,拉开了心理学人文科学路线的大幕。在他之后,麦农作了进一步推进。麦农区分出意动、对象和内容,从对象的意向性把握方向进行心理学领域的拓展。意向性从布伦塔诺到麦农的发展推进了人文科学心理学路线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陈蕾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5):106-108
解释学方法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解释学研究范式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理解的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和整体性,对教育研究方法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当代教育研究应继续关注解释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引入,与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解释学经历了由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转变,这一过程也是解释学关注焦点由作者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换的过程,标志着解释学由自然科学方法论模式向人文科学模式的变革。实践解释学理论试图整合并超越已有的解释学方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但伽达默尔主张意义上的实践解释学尚不完善,可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对之进行改造。实践解释学的出现影响并改进了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在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里程碑式的思想巨擘,他就是德国的思想家威廉·狄尔泰(WillelmDilthey,1833—1911)。如果说,康德想以“纯粹理性批判”为自然科学奠定可靠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的话,那么狄尔泰则想通过他的“历史理性批判”把人们对人文科学的理解同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摆到同一个位置,以便为人文科学找到一个象自然科学一样的一种可靠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继他之后,解释学就无可挽回地疏远了它从前所执著的解释方向,转而关注人的自我知识形式。研究历史也不再是研究一个已逝去的对象,而是研究和理解我们自己。他以此种思维形式做大地开拓了解释学的研究领域,并首次将其引入哲学,拉开了解释学作为哲学的一种方法论的序幕。使他成为哲学解释学的主要创始人。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解释学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维度。心理学的解释学转向既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学溯源,又具备现实的科学基础。在解释学转向下,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即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对于克服主流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观问题是理论心理学元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心理学发展、建设及未来走向的指南和航标。它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导致了他们能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以及容纳什么和排斥什么。心理学发展史上,有自然科学观、人文科学观、超科学观等观点或理念。文化心理学现在对上述心理学“现”批判性继承基础上,主张将心理学置于文化框架中,深入探讨文化心理观下的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者生存方式应有的内涵,扩展实证科学观的边界,从而为心理学带来更宽泛和更具深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1.
人文主义取向的解释学心理学方法论应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得到具体吸收与运用。解释学心理学方法论可以为缓解高职辅导员职业倦怠提供独特的视角,对辅导员职业的本体理解、方法、对象与环境及评价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为辅导员心理调适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心理实验法的困境在于滞后的自然科学观,从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观念和实在科学论角度重新审视科学观,并据此阐述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倾向,重视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核心是文化性,整合和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诗学从心理过程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和理解过程。文本是认知的客体,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建立有其心理学基础.阅读过程是心理认知过程,意义来源于读者对文本的心理体验。心理过程因其个别偶然和偶然性。把理解作品仅看作心理活动,似乎能说明文本的意义的开放性、多样性,而意义差的共通性、普遍性却难以保证。根据康德关于鉴赏判断力的质、量、关系和模态的分析,在审美中采用心理学方法和概念分析是徒劳的;而在解释学看来,完全不用概念也不可能,而要用人文学科的独特的概念来分析审美过程。因而,认知诗学须借助人文科学的概念来分析文本,而非依靠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恶概念。  相似文献   

14.
试论解释学文本观对新闻传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学是人文科学理解研究的重要哲学思潮,对深化新闻传播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解释学文本观对新闻事实的价值评估、新闻文本的意义构建、新闻文本的多元解读,都能提供一些创造性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康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为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提供了哲学上的支持。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问题中心论和个别化的研究方法都是新康德主义最重要的心理学方法论蕴含,但由于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忽视了人的物性,所以尚不足以构成完善的心理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有两种哲学视野:理性哲学视野,解释学视野。理性哲学视野的本土心理学有意识地强化了本土化与外来化的差异,凸显了它们的边界,以“本土”的名义进行研究,这是一种二分式的研究,缺乏现实性与真实性。在解释学视野中,本土心理学有意模糊了本土化与外来化的界限,以“现实”的名义进行研究,打破了二分式的研究模式,突出了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解释学或称释义学、诠释学,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为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解释学方法论,这对纠正实证主义心理学忽视人的特性的偏颇观点起着积极作用,在心理学方法论上形成了实证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的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18.
心理实验法的困境在于滞后的自然科学观,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观惫和实在科学论角度重新审视科学观,并据此阐述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倾向,其中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倾向,质的研究核心是文化性,整合和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马雅菊 《文教资料》2008,(33):85-87
解释学对西方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而奠定了它在西方心理学方法论上的重要位置.解释学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同时期解释学的哲学假设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都从不同方面有一定的影响.解释学对精神分析学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学心理观的历史性和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数的性质进行回顾和概括,提出数学心理观作为心理的认识观之一是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的必然,并从数学心理观的侧面说明理论心理学在反对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提倡人文科学精神的同时,也重视倡导科学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