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日庙数之制;三日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据此可知  相似文献   

2.
学校     
黄宗羲 《教育》2009,(6):60-60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也。盖使朝廷之上,间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鉴赏》2007,(12):34-35,72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相似文献   

4.
张释之执法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令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且方其时,上使  相似文献   

5.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  相似文献   

6.
汲黯传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⑵,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⑶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日:“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⑷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⑸,河南贫人  相似文献   

7.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电?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以上是摘自高中第三册语文《察今》中的一段文字。人民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8.
画工弃市     
元帝后宫既多①,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②,案图召幸之③。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④。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⑤。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⑥。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⑦,画工皆弃市⑧,籍其家资皆巨  相似文献   

9.
孤崖一枝花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  相似文献   

10.
律诗中之拗体,唐人谓之变体,固无一定之体式,不得言体,只是诗人于句中拗平仄而不救,联间失粘对弗顾。非是不知,盖“诗者,志之所之也”,固以宣心达意为主,宁失律而不伤情意也。但,虽失律而犹音节流美如弹丸,毫无吃口之嫌。古人律诗中,不少佳作,出乎律而反高于其律,出奇制胜者,此其故何哉?乃妙合自然也。 盖“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曲调),谓之音(《礼乐论》)。元陈■释此最精,具言曰:“凡乐音之初起,皆由人之感于物而生。人心虚灵不昧,感而遂通…  相似文献   

11.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 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相似文献   

12.
赋《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楚辞何以又称赋,当与“赋”字之义相关。“赋”字从贝,故本义为赋税。赋税必天子、诸侯颁布于民,中经簿记而终敛藏之于府库,故“赋”自本义外又引伸出三义:布  相似文献   

13.
褚峥  殷慧勤 《现代语文》2002,(11):22-23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一节记:“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历来注家皆以为“白衣冠”乃凶丧之服。其理由有二:一、明知荆轲难以生还,故像送丧那样的送他,制造一种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表示生离死别;二、有激励荆轲之意。果真如此吗?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其理由有二: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白色一直是丧服的主色,但不可忽视的是,白色又曾经是中国古代平民的常用服色。《辞海》“白衣”:古代人民衣白衣。《史记·儒林列传序》:“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就是说公孙弘原来是位平民学者出身。“白冠”令…  相似文献   

14.
孤崖一枝花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仔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拂其性禁之开花,则花死.  相似文献   

15.
新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段话: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故过之”,课本释为“特意地逾越常礼,即指向侯生遍赞宾客”。这个注释是违背文意的。  相似文献   

16.
孤崖一枝花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拂其性禁之开花,则花死。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已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屈原明明要投汨罗,仍然要哀号太息。老子骑青牛上明明要过函谷关,避绝尘世,却…  相似文献   

17.
生乃尊称     
汉人称某生,犹今语先生,表示尊敬之意,伏生、高堂生、鲁两生皆老师宿儒,设醴之穆生、张释之为之结袜之王生,亦皆一时耆老。叔孙通弟子称通为叔孙生,则弟子以称师,郦食其称郦生,初见沛公时年已六十余。吕后时,陈平为右丞相,称陆贾为陆生,度其年亦老寿。后人见贾谊早死而称贾生,乃以生为年少之称。不知汉文帝受厘宣室时,问以鬼神之  相似文献   

18.
萧绎与西府新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王朝,颇重文学。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以帝王太子之尊,广为延揽文人学士,创空前之文学伟业。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一称齐梁之君多具才学,“至萧梁文子间,犹为独擅千古。”萧衍建立梁国后,杂糅儒、墨,兼取释、道,不独以宽糅代萧齐之残杀,遂使“江表五十年无事”,为文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多引后进文学之士,常与文士商榷文义。以致“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固以瞰汉、魏而不顾,吞晋、宋于胸中。”(《钟嵘《诗品序》)当时会聚建康的文人“略以万计”。(沈约《上书论选举》)萧统、萧纲、萧绎也先后集纳文学之士,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士集团。昭明太子年幼之时,武帝即敕“王锡与秘书郎张绾入宫,不限日数,与太子游狎,情兼师友;又  相似文献   

19.
蟋蟀盆清代以康熙、乾隆时制作者最精,康熙时,有专以制盆名世者,乾隆时,则有御制三希堂盆,是康熙、乾隆宫中当亦尚促织之戏。蒲松龄生康熙世,岂目睹其扰民为害之烈‘加以朝贪吏虐,民贩妇卖儿,更无休止。’乃太息‘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故于《聊斋志异》中写《促织》一篇,以揭露当时社会现实,由于不能明言康熙,乃假诧于宣德间,至于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 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之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