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既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又影射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造成了很不良的社会效果。纪昀创作《阅微草堂笔记》就是为了挽回《聊斋志异》的不利影响。尽管纪昀的创作态度和作品的社会影响与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截然不同,但《阅微草堂笔记》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  相似文献   

2.
《阅微草堂笔记》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一部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作品集,其独特之处有多方面的表现形态,对中国文言笔记小说尤其是同流派的文言笔记小说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后世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也勉强算是有了一些较为喜人的收获,但和《聊斋志异》研究的深入程度却是无法比拟的。本文力图从"最理性的小说"这一视角探讨《阅微草堂笔记》的最理性的小说创作观、最理性的思想内容、最理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最理性小说的尴尬与得失,以期能够开拓一种关于《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的新角度或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简谈纪昀和《阅微草堂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阅微草堂笔记》在学史上的地位,论述了《阅微草堂笔记》的内容及艺术成就,同时指出,在小说发展史上应给予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明清文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狐仙居多,在清代学者、小说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的狐仙,多是良善、友好而正义的,往往充满智者和侠士的精神,一改明清以前的负面色彩。相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狐仙故事以情爱为主,《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故事类型丰富,从社会批判学的角度上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阅微草堂笔记》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认为其思想内涵主要是宣扬孝悌节烈等封建伦理道德,抨击假道学,主张“三教合一”论。这些都迎合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意图,是清代官方思想文化政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 ,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 ,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 :1讽刺的客观真实性 ;2讽刺的深刻性 ;3讽刺的分寸感 ;4讽刺的具体技巧 ,略加讨论 ,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7.
“纪昀啊,前几日你给朕看的一本叫什么《阅微草堂笔记》的书,十分的有趣啊 !”这是近日在上海地区创下收视率新高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的台词。最近,纪昀这个人物也似乎由于各媒体的缘故而日渐“走红”起来。   纪昀阅历深、交游广、学问博。因此这本花了他十年时间写成的数十万言的《阅微草堂笔记》可称得上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谈。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尽管电视剧中乾隆对此书的评价仅“有趣”二字,事实上,此书也确是趣味盎然。   笔记中有一则记述一对夫妻奇特遭遇的故事,是…  相似文献   

8.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瑕瑜互见、莫衷一是的作品。本文通过评析卷八《如此我闻》(二)中的《此狐不俗》、《功败垂成》、《姜三莽》、《杏花精》等四篇志怪小说来发微钩玄,窥其一斑。纪昀通过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来阐发他的哲理,借鬼狐而言事理、写世态。其作品已非六朝志怪等原来意义上的那种“笔记”,而是一种作家文学。结论:《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一些较好的篇章,是一部值得选读的书  相似文献   

9.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之作,《阅微草堂笔记》劝惩的方式可分为宿命论和因果观。宿命论是唯心的,而因果观则含有唯物的成分在内。  相似文献   

10.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讽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讽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11.
道教的经典著作《太平经》是推动三教融合的主动力,承负报应是其中的重要观点。纪昀主张三教合一,故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众多的承负报应故事。但笔记的特点和纪昀注重惩戒的创作宗旨导致《阅微草堂笔记》和《太平经》中的承负报应又有不同:《太平经》认为承负报应一直可延续十代,而纪昀则往往只记载父债子还;《太平经》认为祖先行为的后果只能由子孙承担,纪昀则认为祖先行善,子孙能光宗耀祖,最终受福报者还是行善者自己。就劝诫百姓来说,承负报应比因果报应的效果更佳,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承负报应的重要性并不低于因果报应。  相似文献   

12.
从科技史角度,对素以志怪小说而闻名于世的《阅微草堂笔记》进行了初步探讨,阐释其中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等内容。认为著者纪昀对中国古代科技虽有了解,但并不精通。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既惊奇西方科技的先进,又担心传教士意图不纯。所以,纪昀对科技内容仅仅是谨慎地关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的科技内容虽然所占比例很小,但却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清中叶纪昀晚年为追述平生见闻而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研究者通常把它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对比研究,但在语言特色研究方面,《聊斋志异》的研究早已收获颇丰,而对《阅微草堂笔记》语言特色的研究却尚未出现系统性、专门性、建树性的成果,仅有一些零星的评价性说法。《阅微草堂笔记》的叙述语言简约、淡雅、冷幽默,人物语言质朴自然、娓娓可听等语言特色鲜明独到。  相似文献   

14.
死而复生是琐闻异事小说常有的文学主题,《搜神记》与《阅微草堂笔记》是中国古代两部不容忽视的志怪小说集,这两部小说中都有大量死而复生的故事,其主题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较大的区别.相同之处表现在因情复生和误死复生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类的辖制;不同之处主要是它们的创作主旨有较大的区别,而且《阅微草堂笔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并超越了《搜神记》。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晚年追录见闻的笔记小说,全书分《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五种,共二十四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阅微草堂笔记》,指出《阅微草堂笔记》在情节与线索方面表现出的非叙事性特点。纪昀按照自己保守的价值观和艺术观构建情节,将事件原有的线索打碎,最终走向了小说叙事良性发展的反面。  相似文献   

17.
纪昀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官员,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不仅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本文着眼于后者,对纪昀的亲民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阅微草堂笔记》中穷尽性地搜集了12 952个双音节复音词,并以此为讨论对象和讨论范围,首先根据构造方式系统地考察了《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然后详尽地分析了双音节复音词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阅微草堂笔记》中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和特点,折射出了汉语词汇发展至清代中叶时汉语双音节复音词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阅微草堂笔记》一书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书中出现的婚嫁类词语并对其进行分类.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婚嫁类词语主要分为五类,即嫁娶活动的词、婚后再娶再嫁的词、男子入赘女方家的词、女子婚后回娘家的词和婚后夫妻分开的词.对每一类词语进行实例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婚嫁类词语.  相似文献   

20.
《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笔记》共二十四卷,一千一百余则),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的遣兴之作。纪昀是清代乾嘉年间的一位宿儒,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而又聪颖博学,所以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器重。他临死那年加太子少保衔,管国子监事,得到协办大学士(副宰相)的地位。他从儒家正统观念出发,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达到“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的目的,才写了这部笔记。纵观《笔记》全书,其中封建糟粕实属不少,诸如封建伦理说教、迷信思想、因果报应等。但是由于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