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埃德温·缪尔的诗人之路发端于他的奥克尼故乡情结,也折射出20世纪初苏格兰社会的变迁以及苏格兰文学的复杂性和魅力。缪尔一方面对苏格兰社会的病态批判反省,另一方面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家园关怀。缪尔诗歌通过对记忆中的奥克尼不断回溯来展现一种自我激励、超越隔阂的生活,而作为一个将故乡视为“伊甸园”的诗人,缪尔的诗也传达了对人类返璞归真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詹姆斯·凯尔曼在《这是多么晚,多么晚》中呈现了当下的苏格兰和券格兰人。其中混杂性的语言、身份危机和工人阶级的被规训状态,分别从三个层面将苏格兰当下的社会状态和普通苏格兰人的困境表现了出来。这即是凯尔曼对历史境遇中苏格兰社会进行的小说性书写,是凯尔曼对当下苏格兰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一生共写了九部长诗、二十七部长篇历史小说,此外,还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传记、历史著作和文学评论,其中以历史小说的成就为最大。司各特出身于苏格兰世家,自幼喜爱民间歌谣,对历史和考古有特殊的癖好。早年以诗歌饮誉文坛,重要诗作有《苏格兰  相似文献   

4.
《英语沙龙》2014,(11):1-1
<正>苏格兰是一个独特的地方,自然条件虽然称不上得天独厚,历史的厚重感却随处可见。苏格兰的豪门望族的府第与城堡依然历历在目,仪仗队的士兵还穿着传统服装,斑驳的古迹也在诉说着苏格兰昔日的辉煌。有人悲观地总结苏格兰公投的无功而返意味着一个时代未开始就已经结束。扣人心弦的公投让苏格兰成为世界的热点话题,也让人们把投向大不列颠的目光转向了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作家沃尔特·司各特在《威弗利》中讲述了年轻浪漫的英格兰人爱德华·威弗利在情感的作用下逐步与苏格兰建立连接的故事。身体移动促发了情感,促进了情感的关联;对不幸事件的感受生成了同情,促进了社会关系的粘合。在后联盟时代,情感的连接与黏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格兰-苏格兰情感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代际关系书写是艾丽丝·门罗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艾丽丝·门罗以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为视角,由小见大,从19世纪中期移民代、末期新生代到20世纪初转型代、中期过渡代等四代家庭中的三类家庭代际关系为纵向线索,借助不同代群之间的代际关系勾勒出100多年间加拿大民族国家的社会建构历程。艾丽丝·门罗在小说中展现了英语裔苏格兰移民在北美新大陆殖民地文化传承模式下不同代际关系的时代性,揭示个体所处社会语境对于每一代群自身的客观影响,指出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代际冲突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伏尔泰的启蒙社会观蕴涵在他对人类历史演进的研究中。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深入考查,伏尔泰阐述了自己的社会理论及其理想。其社会观不仅塑造了18世纪法国的时代精神,还直接影响了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的名字,人们会立刻联想起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那段峥嵘岁月。的确,华莱士可以说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本期,让我们在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菜士的传奇故事中感受历史上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9月18里,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以决定是否脱离英国成为—个独立的国家。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围","大不列颠岛"上包括英恪兰、苏格兰、威尔士,历史上这三个地区都是独立的国家,1707年5月1日,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即使同为一个国家,苏格兰也一直保留着自己的迷人风情,他们最有名的就是格子裙和风笛。经过300多年的漫长历史,面对英国今天衰退的经济和话语权,苏格兰的"独立"选择,也让人对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从R·欧文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的教育实验以及英国1834年工厂法的实施结果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论”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扣人心弦的公投让苏格兰成为世界媒体的头条。也让人们把投向大不列颠的目光转向了苏格兰高地,人们开始对苏格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重新解读。风笛、格子裙、威士忌等这些高地特有的标志代言着苏格兰。公投的喧嚣过去后,苏格兰又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12.
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从行政区划上, 英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4个独立的行政区组成。历史上,英格兰与苏格兰各自有独立的王国,还经常发生战争。 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对国家体制、行政机构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变了英国传统上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1999年5月, 苏格兰和威尔士相继选举成立了地方议会。苏格兰议会在地方政  相似文献   

13.
廖志恩 《文教资料》2012,(15):13-15
壮族嘹歌和苏格兰民歌分别由壮族劳动人民和苏格兰劳动人民创作,充分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壮族嘹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平果壮族嘹歌》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苏格兰民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通过壮族嘹歌与苏格兰民歌中思维原型的比较,可以更清楚了解壮人和苏格兰人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为壮族及壮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8、19世纪是苏格兰大学的辉煌时期,此后苏格兰大学的声名逐渐衰微,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溯源苏格兰的大学在19世纪被融入英格兰模式的进程,分析其逐步盎格鲁化、摒弃自己传统的原因。政治经济上的依赖不能保证教育方面的独立,正是政治经济因素最终导致了苏格兰高等教育与英格兰的趋同。  相似文献   

15.
大不列颠群岛的最北边的地方,叫苏格兰。苏格兰因那优美的风笛,醉人的威士忌和销魂的格子短裙闻名于世。但对于我们来说,真正了解苏格兰,大概还是因为美国好莱坞那部经典的史诗般的电影《勇敢的心》。电影中的主人公威廉姆·华莱士在历史中确实领导了苏格兰人对抗英格兰,是其民族英雄,但在  相似文献   

16.
一、话题导读英国教育体制大致分为两类,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教育体制大致相.,苏格兰教育体制自成一派。1696年,苏格兰议会就通过了一项法案,决定在每个教区建立一所学校,从而使苏格兰成为历史上首个提出普及学校教育的国家。苏格兰教育的核心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苏格兰是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苏格兰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历史厚重。豪门望族的府第与城堡以及穿着传统服装的游行随处可见。它有些城市是欧洲最美丽的,诉说着苏格兰昔日的荣耀与辉煌。想体验和发现今日的苏格兰的真正灵  相似文献   

18.
苏格兰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历史的厚重感随处可见。豪门望族的府邸与城堡历历在目,以及穿着传统服装的仪仗队。这些全欧洲最美丽的城市,诉说着苏格兰昔日的荣耀与光芒。想体验和发现真正今日的苏格兰,追寻这里民族精神的源泉,就得去北部的格兰扁山区。格兰扁山区景色怡人,决无污染,曾一度不适合耕作,苏格兰人硬是凭着简单的锄头、铁锹和他们的双手征服了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作为女同性恋、苏格兰黑人,有一段被白人收养的经历,苏格兰诗人兼小说家杰琪·凯经历的文化移位和所遭遇的种族、性别及政治歧视,使她对苏格兰产生了一种疏离感。她的诗歌表达了对苏格兰合法身份的捍卫以及被边缘化的困惑。她的首部小说《小号》出版于1998年,该小说探讨了家园、文化、性别的归属问题,强调主体身份的流动性,揭示了血缘关系、文化和种族传统的复杂性,指出可以借助于想象和记忆来塑造个人历史,最终建立起心灵的家园。  相似文献   

20.
苏格兰的诗歌历史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能代表苏格兰诗歌传统的诗歌风格要迟至13、14世纪才得以萌发,其诗歌传统的确立则在15和16世纪,苏格兰的诗人们在乔叟和李德盖特等同胞诗人们的影响下,创作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上独具苏格兰特色的诗歌作品。他们创建的苏格兰诗歌传统特色有两大标志:形式上的乔叟派,内容上旗帜鲜明的苏格兰本土性特征与其形式多样的诗歌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苏格兰乔叟派诗人"将乔叟的真传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其独具特色的创作,为苏格兰诗歌传统的奠定和开拓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