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今学术界对诚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诚信的内涵、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当今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以这些研究为基础,深化对中西诚信对比问题的全方面考察,研究方法上支持跨学科研究,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中西诚信对比问题进行思考,推进了中西诚信对比问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诚信心理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对诚信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为我们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与科学资料.主要对于诚信心理问题做一个概括性综述,分别从研究诚信心理的意义、涵义、测量、心理机制和目前诚信心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对诚信心理进行探讨,为今后对诚信心理的研究工作做铺垫.  相似文献   

3.
随着博客技术的逐渐成熟,博客被引入到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师生交流不充分等问题,论述了基于博客的高校教学交流系统主要作用和优势,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和实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
学术博客中的创新知识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学术博客中的知识交流活动出发,对博客知识交流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学术博客知识转移的实现问题,包括知识转移的驱动、转移过程和转移途径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转移的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会计诚信的含义出发,经过对国内外会计诚信缺失案件的研究,找到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认为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监管的失效及会计和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在对会计诚信出现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家国 《情报科学》2008,26(1):49-52
综合对博客的多年研究,构建了博客运作模型,试图解释博客兴起的原因和博客运作的机理.本研究对于深入认知博客现象、理解博客兴起原因、探索博客发展规律、推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内容分析法为工具,对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2002年至2008年的有关博客的文献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从文献数量的年代分布情况、文献所在期刊的类别分布情况以及对文献关键词的词频统计三方面,对国内学者研究博客的现状和发展进程作出简要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目前人们关注的博客焦点问题并对博客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诚信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人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将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和地位,从而也会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探讨和研究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该文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并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当前诚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增强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于博客自身具有的开放、平等、交互以及博客作者身份隐蔽、虚拟等属性,传统的道德标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解决好博客与道德的矛盾问题,不仅需要博客作者的自律、博客服务提供者的努力,而且更需要政府加强监管,搞好法制建设,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保险业目前存在着承保容易索赔难、保险企业信用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保险行业的发展。本文在研究了保险行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的同时,对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树立诚信为本的良好道德风尚,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推动保险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博客在深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学科馆员工作的意义、起源和发展现状,针对目前学科馆员工作的不足从博客的特征出发,探讨了其在学科馆员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而,从提升学科馆员素质、丰富信息资源、虚拟用户学习几方面提出了利用博客深化学科馆员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燕  梁秋霞 《现代情报》2009,29(6):143-144,149
博客作为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这为图书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本文论述了个性化服务及博客的概念、特征,并阐述了博客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及博客在图书馆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玲 《科教文汇》2012,(29):17-18
高职院校应把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着力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Blogs have recently become an influential medium and have demonstrated enormous marketing power. Consumers can freely conduct ongoing information searches through this new channel. However, the credibility of blog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positive customer experiences that can shape consumers’ product/service purchase intentions and decisions. In light of this observa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at delineat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customer experiences, and purchase intention in the blog environment. Data collected from 468 subjects in specific corporate blog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oposed model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formation credibility is critical for facilitating customer experiences, which, in turn,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purchase intention. Additionally, greater involvement with blog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effect of customer experiences on purchase intention. The detailed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严浪 《情报探索》2014,(3):21-23,14
从学科博客概念入手,阐述学科博客服务评价的意义,分析影响学科博客服务质量的4个因素:学科信息建设、学科信息利用、学科信息交互和学科信息服务,并构建学科博客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求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海飞 《科教文汇》2011,(5):87-87,90
在互联网中学会用心学习和体悟他人的日志和博客,在日志中学会用心记录自己生活学习点滴,在博客中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生活点滴,从这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学生作文品质。  相似文献   

17.
张震 《科教文汇》2013,(2):200-20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在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汶川地震中,我们国家和政府的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政府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政府公信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的表现,我们对于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18.
张震 《科教文汇》2013,(1):200-20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的评价。在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汶川地震中,我们国家和政府的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政府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政府公信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的表现,我们对于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充满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何淑兰 《科教文汇》2013,(24):199-199,20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有效的公共危机善后管理能有效改善和提升遭遇危机侵蚀的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特征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意见领袖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个体或群体。互联网独特的环境、网民多元的需要以及普通网民对权威的依赖等是网络意见领袖产生的重要条件。网络意见领袖的主要类型有论坛版主、知名人物、网络写手、网络博客等。他们往往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较强的人际吸引力、善于进行印象驾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