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德育实效性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些年来,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不仅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讨论有多种观点:有的认为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无论从内容到方法都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要使学校德育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超越现实的德育,改革内容和方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认为我国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转变人们价值取向和德育评价方式,更多地追求德育的实际表现和效果;还有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学校重视德育程度及德育投入和学生思想品德生成现状形成鲜明的反差,出现“德”和“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过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原则、教育模式的整体性的变革和创新。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并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对德育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为德育自身的改革提供了机遇。 我们应根据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呼唤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德育的特点。这有助于我们对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模式产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德育已陷入困境,我们需要突围,以历史的高度、世界的广度和时代的深度,把握问题的本质,系统反思和批判旧的德育思想体系,建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现代德育体系.德育突围的核心问题,一是要研究现代道德,需要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者齐心协力;二是在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要深刻理解正在来临的个人时代,变社会本位为个人本位,积极引导和促进个人的追求与发展,培养个人的平等观念和利他偏好.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德育已陷入困境,我们需要突围,以历史的高度、世界的广度和时代的深度,把握问题的本质,系统反思和批判旧的德育思想体系,建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现代德育体系.德育突围的核心问题,一是要研究现代道德,需要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者齐心协力;二是在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要深刻理解正在来临的个人时代,变社会本位为个人本位,积极引导和促进个人的追求与发展,培养个人的平等观念和利他偏好.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一直存在实效性差的问题,导致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社会的变化无动于衷。要改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尊重学生的需要,改进道德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走向引导和共同构建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推进德育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以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为入口和龙头,全面推进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德育内容不断完善,适应学生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使德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德育形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使德育思路得到根本转变,实现了显性与隐性,他育与自育,学校、家庭与社会,知与行的结合;改进德育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辅导技术改进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它既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学校落实智育、美育等诸育的保证。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来看,德育总是被放在首位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德育是教育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对德育的要求也在变化,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就当前形势而言,坚持改  相似文献   

8.
王茜 《成人教育》1999,(6):10-11
终身学习要解决“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合作”的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也是解决如何学会做人的问题。学会做人在学校教育里主要由德育承担。本文即在以上三个方面发掘其德育价值,并在面向21世纪的德育目标选择中突现终身学习的德育价值,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工者密切关注,并适时调整德育内容,改进方式方法。未来社会将迈向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同构、双向运行的时代。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终身教育强调的是国家力量。政府行为,终身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的进取和努力,两者对人发展的促进作用是…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郭晓明中学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涉及到德育的目的、过程、结果。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德育的对象(教育者也是德育的对象)、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方法、德育的渠道、途径,但最重要的还是教育者的认识和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方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意识形态教育、轻公民教育,重谋生教育、轻人文教育.考察其原因,主要是由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和我国传统研究过于理性化所致.为地方高校德育课程解困,德育课程必须实现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转变,必须实现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必须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西部地方高校尤其要融入地方和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是新时期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二者可以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我们要在德育理念、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和德育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群体道德领域系列问题不断凸显,给德育工作带来新挑战。从高职德育工作的人性化向度入手,阐述了高职德育工作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养人之为人的事业,是人过有意义的生活的准备。但是,现代化的进程引起社会的转型,同时也赋予了教育以新的色彩。主要表现在社会的现代性挤压了德育的生存空间;学校道德教育的非伦理性淡化了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道德教育的敏感性降低弱化了道德教育的实施。也正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道德教育渐渐地失去了成长的土壤,教育也只是在灌输知识,物化人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社会化是社会处于转型期在教育领域的影射,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德育目标泛政治化;德育过程缺失主体性;德育方法的非人本性;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学校德育社会化是学校德育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和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社会化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德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借鉴国外德育经验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学校德育社会化可以从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两个方面入手,尝试寻找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日益深入,传统德育的合法性根基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德育的合法性成为当前急需回答的问题。通过探寻"合法性"概念的根源和发展,深入解读德育合法性的应有之义,进而审视新时期德育合法性的有效建构,使道德教育真正切合于现代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的环节,即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意志和环境道德行为。环境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环境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学校大力加强诚信教育,而且需要良好的外部德育环境的熏陶与滋润。家庭与社会应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青少年诚信品质生长的外部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道德讨论策略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是:学校道德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并注重实践;应充分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注意根据年龄差别而选择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必须进行以反灌输为特征的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看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全 《教育研究》2006,27(12):12-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市场经济的本质奠定了二者和谐共生的客观前提,德育与社会和谐共生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可能性、静态性和动态性,而且由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制度保障与经济伦理根源。为了实现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必须进行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蓝本,是课程开发的基础。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是系统层面的教学设计,需要科学、系统的方法。然而,由于目前远程教育领域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的缺失,导致了实践中“重视课程开发、忽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时简单、随意的现象。远程高等教育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对象为成人在职远程学习者。因此,针对远程高等教育、面向成人远程学习者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必须以成人远程学习者为中心,并坚持以“社会实践需求为主、能力为本,兼顾学科与学生需求”的开发理念。DECDA开发模式是针对远程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提出的一个完整流程和一套系统的方法,包括职业分析,学习者分析,实践能力需求分析,课程体系规划,以及实施、评价与修订5个阶段,不仅紧密贴近社会实践需求,还兼顾成人远程学习者的特点和学科需求,可以为我国远程教育机构开发有用、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方法指导。实践应用的案例也证明,DECDA模式开发流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