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中化学第三册(必修 选修)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以铝屑为原料制备Al(OH)3方案的设计”,教材重点讨论了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全面介绍了一个完整实验方案所包括的要素(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和实验结果处理).显然,教材例题的“教学”功能还远远不局限于此,下面通过对这则例题的延伸和创新改编,探讨如何挖掘教材例题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牛顿运动定律》一章,有若干欠妥的例题和练习题,以第52页例题为例子以辨析。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二册(上)(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六章(不等式)第三节(不等式的证明)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已知a、b是正数,且a≠b,求证:a3 b3>a2b ab2.教科书上采用了作差变形来证明,这里不再叙述.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四章“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节中例题2如下:  相似文献   

5.
读贵刊2005年第5期第52页的文章《对〈牛顿运动定律〉一章有关例题和练习题的意见》一文,颇有异议,提出来商榷。两位老师对教材(必修)《物理》第一册中《牛顿运动定律》一章的几道题作了如下修改(加点字为修改内容):第52页例题:一个物体,质量是2kg,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水平力  相似文献   

6.
高级中学课本第一册(必修)第二章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有这样一道例题(88页):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五节在研究两个力合成时采用了一个演示实验(详见课本第12面),在教学中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和学生、同事进行了探讨,得出两点粗浅体会和看法,提供给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第7.4节介绍了简单线性规划有关问题,并通过例题讲解了图解法求最优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七章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练习五第(1)题的第e种情况(第130面)是这样的:“用细绳拴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问该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吗?  相似文献   

10.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牛顿运动定律>一章,有若干欠妥的例题和练习题,以第52页例题为例子以辨析.  相似文献   

11.
打开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必修和选修)第214面插图和第二册(必修)第122面插图或彩色插图9,可以看到:发电站巨型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往往也是超高压输电的起点)每相采用两根并联的导线,并且每隔一定距离,导线间还要装一个间隔棒.这种每相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导线的输电线称为分裂导线.又如大亚湾核电站的超高压输电线就是四分裂导线.  相似文献   

12.
高二《物理》(必修)第164面练习一第3题有一实验(图18—6)可昕到声音的干涉现象,笔者设计了一个声波干涉实验既可闻其声还可见其“影”.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加选修)(人教版)第二册第12页例题2原题及分析解答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181页例题是丹普斯特(Dempster)设计的质谱仪的物理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54面中有一道习题,题目的内容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题根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2,-3),求α的6个三角函数值. 思路 1)这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下)(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同)第16页的一个例题.很简单,直接利用三角函数定义计算三角函数值.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六章电磁感应中练习三的第(6)题(第204面)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下简称《必修5》)进行教学时,也仔细研读了该书,现对该书提出几点建议,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1 部分题目没有指定精确度 《必修5》第3~24页的例题、习题中有部分题目给出了精确度的要求,但也有一些题目没有给出精确度的要求,比如第15页练习2、3题,第19~20页习题第3~6、8~10,第24页第6题,而与《必修5》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下简称《教师用书5》)给出的是精确度不一致的近似数.  相似文献   

19.
初中《代数》(必修)下册第12页有一道例题:例8 求证2~(1/2) 7~(1/7)<3~(1/3) 6~(1/6)。与一些“典型”例题相比较,它似乎很普通,难以在教学中加以发挥。然而,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审视、深层次地思考,就会发现这的确是一道浅显易  相似文献   

20.
一、课本例题的再研究案例:写出求两个正整数a,b(a>b)的最大公约数的一个算法.这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26页上的一道案例,其算法的设计思想是利用欧几里得辗转相除法,找出a,b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