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安徽农产品出口的概况。然后利用区域比较优势指数(RRCA)对安徽省和周边农业大省的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安徽主要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2001-2014安徽农产品RRCA指数平均值为1.64,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周边省份相比,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处于中游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出口结构上来看,安徽的园艺类产品和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而畜饮料及烟类的国际竞争力最弱。最后提出了强化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加强质量监控和注重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8—2012年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结果发现虽然河南是中国第一农业大省,但其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很弱。根据决定农产品竞争力的四个因素——质量、价格、信誉和营销,提出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和积极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着手,提升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促进河南省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国际农产品市场中贸易量最大、贸易区域最广的一种农产品。我国是世界上小麦产量和销量最大的国家,其供给关系的平衡和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地位是实现我国国家稳定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及竞争力现状,以及影响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小麦储备体系、优化小麦产业结构、完善政府支持作用等建议,以提升我国小麦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安徽、广东两省均为我国农业大省,但是两者农业发展轨迹却存在差异.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种国际竞争力指标对安徽、广东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同时结合波特的菱形理论来具体探究影响皖粤两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数三种方式对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有所下降。为了提高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增加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头企业,以及加强出口质量安全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5,(5):39-42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安徽农产品出口亟需从依赖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资源密集型的产品的数量扩张式发展,向着以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内涵提升式发展进行转变,加强竞争优势。选取河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5省份作为对比样本,对安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及比较。发现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出口贡献率、出口增长能力指数等为衡量指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安徽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处于优势地位,应以提高发展质量为重心,应进一步构建以增强产品竞争力、有效应对非关税壁垒并最终提高出口质量的安徽农产品出口特色发展路径,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棉花生产出现较大波动,导致中国棉花出口与棉花国际竞争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总体较弱,棉花出口不具有优势,最显著的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别是劳动力系数、棉花出口价格、棉花产量以及汇率。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净产值系数、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等指标入手对河南5种主要的农产品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并把其与周边几个省份进行了比较。因为这几个指标的分析结果可能会不太一致,本文用因子分析方法把这几个指标结合起来对河南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以及给出了提高河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营销。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提高农产品行业协会水平以及加快农业信息窗口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选取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10个世界人造板强国作为比较对象,利用FAOSTAT的1961—2004年期间的纤维板统计数据,首先对中国纤维板的生产和贸易状况进行国际比较,然后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四个指标分别对中国纤维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国际比较,结论表明:在2004年,虽然中国纤维板产量高居全球第一,但是其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远远落后于德国和加拿大等国;不过,中国纤维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表现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加强,但同迅猛发展的货物贸易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深入剖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积极发展特许和专利使用服务等一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衍、李玉静、房巍、程宇、张祺午在<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撰文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竞争力水平进行度量,比较分析了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该研究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各权威机构,在比较对象上涉及了37个国家.在度量上,课题组采用了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改进钻石模型,并基于这一改进模型设计了具体用于度量的职业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4个硬指标(结构、质量、效益和规模)和2个软指标(机会和投入),共6个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成熟,中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根据最新数据利用产品相似度指数、市场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泰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泰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强于中国,而且两国农产品差异性很大,竞争程度低;从双边贸易看,中泰两国间农产品以贸易竞争为主,贸易互补为辅.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大陆、香港地区与台湾地区创意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三个方面对它们的创意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大陆创意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创意产品贸易在香港地区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台湾地区创意产品现阶段国际竞争力较弱,但朝着更强方向发展。应该刺激大陆消费者对创意产品的需求和加强两岸三地间创意产品贸易合作,以增强中国大陆创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2008年服务贸易的数据,采用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对中、美、印三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印度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强,中国和美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一般,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对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农产品是否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环保要求、质量、规格以及低成本要求。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主要是由于出口农产品难以达到国际技术标准要求。利用生物科技做强农业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竞争的一种趋势。我国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并充分利用现有生物科技取得的成就和我国利用生物科技的优势,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G20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前景进行探索展望。首先通过引力模型对中国与19国在2011-2020年间的农产品贸易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贸易空间;接着计算各国农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并对农产品竞争力与贸易空间进行交叉分析,最终探索出中国与G20其他国家的贸易前景。通过全面分析可知,中国需要科学开拓贸易市场,发展优质贸易伙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采取进出口相结合的贸易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日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在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却与日本连年保持着巨额的贸易逆差。通过对中日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研究,并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小于日本,中国应继续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品的对日出口,加快调整对日出口的贸易结构以扭转贸易逆差局面。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国际化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中国农产品贸易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贸易额高速增长,但是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分析1990-200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得出结论:在农产品出口数量增长的背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运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框架,从要素条件、国内需求、支持和相关产业、经营主体竞争状况、政府的作用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职业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对37个国家的职业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排名,瑞士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排名第26位,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对世界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变动特征与主流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认为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