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中存在着"激励过度"和"激励失灵"双重困境,后者表现为部分教师长期科研投入和产出不足,并且运用底部权力阻碍绩效管理的良性变革."底部沉重"导致了高校基于创新的各项职能发挥不彰,侵蚀了高校教师的学术价值观,形成了高校内部治理的困境.历史与现实原因导致的当前高校部分教师学术训练不足、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漏洞、传统"单位制"在高校系统中的遗留,以及线性对立的教-研观念蔓延等都是导致"底部沉重"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治理高校科研绩效管理中的"底部沉重"问题,需要提供配套制度,有序停止高校教师单位身份供给;重塑高校教-研文化中的科研价值观,强调以研促教;改变科研绩效管理的单一结果导向,注重过程管理;对科研弱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针对性的补偿,提升其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权力重构与高等教育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从统治走向治理,是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趋势。为此,必须改变政府公共权力对大学超强控制的局面,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权力进行解构与重组。重构政府公共权力包括政府权力的弱化、分化、转化、强化以及法制化等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公共品供给中,农民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而且这种依赖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农民对政府的高度依赖一方面反映了农村公共品需求与供给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公共权力从基层上收之后乡村社会越来越散,农民对政府"输血"式的援助产生了供给依赖,失去公共权力的乡村干部也难以获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去行政化”的讨论中,基于权力角度的分析遭遇到政府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理论与实践困境,并忽视了“社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与扩大应当立足于政府与大学问互利的交换关系,而非对立的权力关系。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关于公共领域的交换的思想,构建政府与大学问三类交换关系模型,由此表明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实质,在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由政府单方垄断走向政府、大学、社会共同参与的平等竞争格局的结构性变革。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与自然人等行动者对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参与,是政府与大学间权力结构与交换关系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则是这一变革过程的主导者与竞争格局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在自主招生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难题,包括自主权无法扩大,自主招生积极性不高,培养意识不强,自主招生工作缺乏系统的组织、研究和评估,政府过于重视对权力的控制,但忽视对权力的监督,自主招生效率低,规模扩大存在困难等.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造成我国高校自主招生难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成了招生、考试和录取这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忽视了自主招生的制度建设,在公共管理中出现了角色错位.今后政府在自主招生改革中应转变职能,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间接提供公共服务,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规模,加快专业考试机构和招生机构的建立,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放松规制,赋予高校在一定范围内真正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多元化的公共教育需求,解决公共教育产品短缺和公共教育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有必要从治理的视角重新思考政府在公共教育产品与服务中的角色和作用,运用治理的理念和精神变革公共教育服务体制,实现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公共教育治理权力的多中心化和公共教育服务结构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证,实质就是农村公共权力运行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农村基层组织是基层公共权力的代表,将农村公共权力置于民主运行的框架之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一种广义上的公共权力,由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及其内在规律所决定,这种公权力具有自治行政、国家监督的特性。法律授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容和范围,实质上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规律的确认,政府不可以任意予夺或僭越。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落"到"实处"是多重因素的结果,就民办高校而言,在法律层面失之具体,规章层面管控过多的制度安排下,既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权力边界限定缺位以及政策与法律抵牾、行政治教一以贯之有关,也与对现代大学制度本质认识滞后及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有关。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道阻且长",其主要障碍是:教育政治化的意识形态依然存在;行政管理惯性力量强大;控制型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缓慢。  相似文献   

9.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共治理理论,对政府管理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政府本位”观念仍未改变、高校自主权有限、中介组织发展薄弱等问题,对此,依照公共治理的理念,必须重新定位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公共治理理论因多元、民主、平等、合作的特征影响高等教育管理,以此发展出高等教育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念带动高等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进程,改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本质诉求,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和转换政府角色,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保证多元主体依法有序参与高等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走向"善治"的变革,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单向驱动关系,正在被政府、市场、社会与高校之间更加错综复杂的多向互动关系所取代。政府通过政策制定、绩效拨款和质量保障等方式实现职能的转变,逐渐从微观管理转移到宏观调控上来;政府体制内部实现了垂直分权,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权责有了进一步划分,邦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和地位有所加强;市场力量已经渗透到供需关系调节、院校结构调整、院校资源配置中;社会参与扩大,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得到加强;大学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少量学院摆脱了对大学的依附地位,同时政府对所有高校的问责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新公共管理"是政府公共部门运作的世界趋势,作为公共部门之一的学校应如何适应"新公共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组织是学校管理的存在形式,要使学校适应"新公共管理"首先要变革学校组织.学校组织变革为矩阵型组织是符合"新公共管理"要求的,而在组织变革中很重要的是人与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强调去中心、去权威,下放权力,强调在公共管理领域引用市场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改革给当时英国和美国的公共管理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高校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部门,行政泛化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试图探讨高校行政泛化所带来的影响高校管理的问题,从政府、高校管理者、教师、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找到理顺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关系的对策建议,以期还高校本来面目,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教育管理",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新公共管理实践和理论的推动和观照下,教育领域中产生的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范式.它涉及从制度文化到管理方法的变革,关涉政府角色以及政府、学校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汤茂买  王标 《文教资料》2011,(33):184-186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西方政府治理变革领域兴起的重要理论。它强调用企业家的精神来重塑政府。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变革,从而克服传统政府官僚体制的弊端,无疑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并提供借鉴。高校管理工作应注重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责任意识和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学术共同体是以教师(含研究生)合作为基础,旨在研讨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的无行政级别与权力的学术组织.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对高校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及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高校内部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亟待管理层面的变革.文章从理念、文化观、途径、方式四个方面对治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学术共同体管理的适切性做了概括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代建制"是我国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不同模式的异同,提出应在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中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并为政府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同形与路径依赖理论是理解高等教育变革的有力工具。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扩张,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民众对政府管理方式的质疑以及市场化办学意识盛行。为了面对新的高等教育环境,德国大学引入了新的治理手段,如签订目标协定、引入绩效拨款、加强大学校长权力、设立大学理事会等。综观德国大学治理制度改革,其存在着向新公共管理制度靠近的趋向,也存在着明显的改革路径依赖,即沿着传统的洪堡大学模式在缓慢前进,国家和教授的权力依旧在大学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将"公共治理"理论引入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对于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分析"公共治理"理论的内涵、城市土地资源的公共属性,及"城市土地资源公共治理"实质基础上,确定城市土地资源治理中政府的角色为"治理型"政府,并分析其与社会、市场、市民公众之间的关系,从政府执政理念、职能和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型"政府角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贯彻"三个代表"推进依法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的政府,其拥有的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公共管理就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就应维护人民的利益.建设法治国家,推进依法行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