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语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导致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阻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有效进行。本文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剖析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如提高英语综合技能、传播中国文化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继而从文化平等意识、教学相关内容、教师作用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中国文化传播缺乏、文化失语现象,从而使得大学生难以用英语流畅地表述、传递中国文化内涵,极大地限制了跨文化交际,本文则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究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从而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英语人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何倩  李丽 《海外英语》2024,(2):119-121
在我国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肩负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使命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亟待提高。该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调查和测试,分析影响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学习成败的不同归因倾向,并在调研基础上探讨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学习策略,以期为大学生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内容传播欠缺,导致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且不能顺利地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因而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现象便随之产生。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来着重阐述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并就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但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此现象的存在状况等问题涉猎不足。本文意参照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中国文化概况》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着重对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态度和对改进这一状况的期望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较好,却难以用英语表达,而高职英语教师翻译部分中国文化内容等能力也略显不足。中国文化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涉猎不足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对克服这一状况怀有足够的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原本用于描述语言功能性障碍的"失语"一词,自上个世纪以来不断被移植到了文化与文学领域,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抽样访谈等方式,对铜陵学院2016级英语专业学生及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原因,分析和探究相关策略以有效缓解该现象发生。同时,呼吁地方高校重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关注中国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问题,实现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不再"失语"。  相似文献   

9.
英语在我国教学过程中存在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由于社会对当代学生的文化要求及社会对英语语言运用的追求逐步增高。然而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代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同步转化和中国文化描述的准确性。因此,对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结合中国文化,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任娟 《西部素质教育》2019,(4):178-178,180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然后阐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策略,包括在教材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元素;改革大学英语考试模式,促进评估体系的科学化;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质检验教学项目的针对性调整,将验证型实验拓展为综合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水样电导率、硬度、耗氧量、水的净化、水中微生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专业的教学目标的转变,提高与专业知识的契合度,发挥化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后的一门非实验实践课,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其教学方法必然与理论课程不同,更加注重课程的实践性。文章从石油工程专业钻井工程课程设计实际教学效果出发,提出改进措施,使该设计具有多样化、整体性的特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吸引学生的设计兴趣,加深其对设计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其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本科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配备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班导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他们和辅导员一起完成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指导。本文基于班导师工作的实践经验累积,初步探索班导师的工作职责和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庆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在直辖以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重庆的教育发展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尚存在明显差距,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城市 大农村"的二元格局还比较明显。通过对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分析及原因追溯,以期对重庆经济建设、教育发展及社会进步能有所参考和促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数控装备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对社会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的现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工学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了数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17级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进行质量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改革和考试命题提供依据。方法:对116份重庆市永川区某卫生学校2017级护理专业《药物学基础》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学生考试成绩为45.0—95.0分,平均(71.7±11.2)分;及格率87.07%;试卷总体信度0.79;试卷难度系数为0.72;区分度为0.31。结论:考试成绩呈近似正态分布,试卷总体难度适中,试卷信度和区分度较好,成绩的及格率高,但也存在学生成绩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来提高平均分。  相似文献   

17.
法医现场学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年来新开设的课程。本文通过分析法医现场学的学科特点,从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法医现场学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高法医现场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护理药理学》期末试卷质量,反馈教学效果,为教学改革和考试命题提供依据。方法:对231份重庆市永川区某卫生学校2016级护理专业的《护理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最高分97.0,最低分43.0,平均分70.9,及格率82.25%,难度系数0.71,区分度0.37,总体信度系数0.79,考试成绩呈近似正态分布。结论: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偏简单,成绩值得信赖,且成绩的及格率和区分度较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来提高平均分。  相似文献   

19.
《重庆儿童文学史》整体上比较好地把握了重庆儿童文学的空间维度、创作主体、客籍作家与创作载体的内涵及取舍尺度。它既填补了重庆地域文学研究一个方面的空白,全面展示了重庆儿童文学的艺术成就与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是重庆文学、当代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有意味的收获,特别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贡献了厚重的创获。同时《重庆儿童文学史》也为研究西南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20.
重庆设市以后,虽市政建设和城市经济均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抗战前的重庆,城镇化水平较低,而且城市发展水平不高。抗战全面爆发后大规模的人口内迁,陪都重庆也成为了内迁人口首选的聚集地和落脚点,给重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促进了重庆的城市规模扩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功能发展和卫星市镇兴起。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成为了世界驰名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