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后表面的加工与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 《出版与印刷》2003,(Z1):11-12
就包装装潢印刷品的制作过程而言,设备性能优异的扫描仪、技能水准高超的操作人员、最新的制版工艺与设备如色度计、CTP直接制版、多色印刷是取得精美印刷品的先决条件,但必须用良好的印后加工设备对印刷品进行装饰,才能成为真正的印刷精品.所以,要想得到优质的精美的印刷产品,应该是在良好的印前技术与印刷技术应用之后,最终在印后加工技术应用中才能完美地体现.  相似文献   

2.
彩色电脑制版业在国内兴起从1994年开始,随着各地“彩色照排输出中心”的陆续出现,彩色电脑制版业正在国内悄然形成,这实际上是一场彩色印刷制版工艺从“手工”到“电脑化”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电脑技术和光电技术在彩色印刷制版领域得以充分应...  相似文献   

3.
凹版滚筒制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传统法、喷胶法、电子雕刻等方法。随着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新的科技在印刷行业中得到应用、继之新的凹版制版工艺也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4.
石版印刷术是清末到民国年间流行的一种重要平版印刷术,依照制版工艺的先进程度,又可分为绘石制版与落石制版两个阶段。其中,落石制版中的照相石印术又被称为影印,是民国年间应用最为广泛的古籍出版印刷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印刷业的技术改造,许多传统的工艺手段被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所替代,尤其是印前作业即传统的制版工艺,它的质量优劣,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印刷复制品的整体效果和总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喷绘·印刷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包装、广告、书刊等印刷质量愈来愈精致。同时,对印刷原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进的制版工艺运用电子扫描技术可对原稿进行拼接、变调和调整,更为先进的方法由彩色电视图像进行影像处理,之后直接制版。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一点缺憾都没有。众所周知,电子扫描或  相似文献   

7.
CTP以其简化的制版工艺、高速的出版效率和稳定的输出质量,受到越来越多报社印刷厂的青睐,引进何种CTP系统,如何挑选满足自身印刷工艺条件且性价比高的CTP版材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无软片雕刻及整页拼版系统”在清华紫光集团研制成功“无软片雕刻及整页拼版系统”是用于四大印刷方式之一─—凹版印刷中电子雕刻制版工艺的最新技术产品。该项技术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该系统已于1994年12月22日...  相似文献   

9.
CTP系统的引入,直接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使印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CTP系统的组成非常简单,只有制版机和冲版机两个设备,分别完成曝光和显影任务。与传统制版工艺相比,CTP制版减少了在胶片输出中的网点变化,提高了套印精度和制版质量。CTP印版的成像质量对印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CTP制版质量是印刷质量控制的关键一步。因此必须对CTP制版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以得到高质量的CTP印版。  相似文献   

10.
无水胶印技术产生于数字技术开始应用于印刷工艺的年代,其核心是计算机直接制版(成像)技术,因而海德堡公司将其描述为Computer toPress/Direct Imaging,意谓从计算机到印刷机加直接成像。可见,无水胶印概念的产生源于计算机直接制版工艺采用的新型版材,且印版的生产摆脱了原先的离线(脱机)方式而与印刷机集成为一体,但这需要直接成像技术的支持。 因此,无水胶印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 1.传统上的制版和印刷两个相互独立的工艺过程集成为一体化操作; 2.数字印前工艺初级阶段先输出分色软片再  相似文献   

11.
锌版制版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操作人员如果不严格按照制版工艺操作,就会严重影响印刷产品的质量,甚至造成废品,只有熟悉其工艺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才会避免产生质量事故。下面就其工艺简述如下:一、无粉腐蚀锌版的理论依据无粉腐蚀锌版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结果,原理是保护剂加在硝酸中,在机械搅拌下,表面活性剂把油剂以极为细小的油滴均匀分散在硝酸液里,形成乳化液,被乳化的油剂形成一层薄的保护膜,在版面上的附着力不同,通过机器的垂直冲力而达到腐蚀的目的。在腐蚀的过程中,腐蚀液恒温,锌版空白部分被腐蚀生成化学反应热,图线部分未…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从业印刷三十余年,从事制版工艺研究二十余年的老工程师,在刚接触到“印前彩色桌面系统”,感到新奇,并爱不释手。太棒了!在电脑显示屏前可以做出你以前想做而做不出来的图像和效果,还可以做出以前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神奇功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网点理论     
在印刷或打印过程中,由于设备的结构特点,使得彩色还原过程难以使用连续调方法,这是由于彩色图像原稿的彩色多是连续的,而印刷中能够使用的油墨一般只有黄、品、青、黑4色油墨,另外在印刷中使用的平、凸、凹、孔制版工艺中,只有凹印能使用墨层厚薄来再现色彩,所以印刷工艺中产生了半色调(Chalftone)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连续调而言的,相片、底片和手工绘画的作品都属于连续调的图像,形成这些图像的颗粒极其微小。    相似文献   

14.
直接制版材料中银盐体系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记录、舆速度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制版印剀系统的出现,是实现提破,为轻印刷和办公自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直接制版系统的实现使传统的制版工序从胶片摄影开始到PS版印相制版的全部工序步骤,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从版稿制作出可上机印刷的印版,省略了制作软片的工序,不但印刷质量好,而且印刷周期大大缩短。直接制版系统:从1995年5月在德国举行的第11届国际印刷.与纸张博览会(DRUPA95)可以看出,图文处理系统的开放式及数字化已成为印前电子系统的基本特征,而直接制版工艺已成为印前_厂艺的发展趋势。目…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初,中国标准出版社通过美国方氏兄弟印刷有限公司9;进了美RJOPtroniCS公;ill:1993年最新研制的Aurora计算机一6、接制版系统。同年5月开始安装、调试,8月份进入了试生产阶段,到[-1前为止已试运行了五个多月。这是我国首次引进这种品牌的直接制版系统,在国内出版、印刷界引起普遍关注,现将我们在实际使用中的一些体会和粗浅认识向厂一大读者作一简介。直接制版系统是将桌面印前系统中、照排机由输出胶片改为输出可直接供胶印机印刷用版材的一种图文输出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简化了传统的制版工艺,取消了图文数据与…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复制出更加精美的书刊封面、样本、挂历等印刷品,往往在复制品上加印各种金银色的文字及图案。这就要求我们胶印工作者具有熟练的制版工艺和印刷工艺的操作技术。现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谈一下有关印金、印银的一些操作技术方面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制版工艺,喷墨CTP系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1978年,德国赫斯特(Hoechsh)公司为其开发的喷墨制版技术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德国专利2806802号)。该专利使用经过表面粗化和阳极氧化处理的铝版基,用水基或油基油墨在喷墨打印设备上进行喷墨打印成像,在120℃下进行加热处理.再把空白部分进行亲水化处理之后即可上机印刷。  相似文献   

18.
《电子出版》1999,(8):50-53
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相应的信息出版领域也越来越蓬勃发展起来,纸质的印刷品成为人们日常信息交换的最常见的介质形式,特别是黑白印刷越来越普及,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做为信息媒体的出版行业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一直都是应用着传统的印刷制版方式:文章先进行编辑然后在电脑上进行设计排版、并通过激光打印机打样校对,校样之后,用磁盘(或MO)拷贝送主照排中心,通过照排生成胶片,核对无误之后再将胶片送至印刷厂制版,印刷厂通过晒版机的晒版冲洗工艺制成PS版,然后印刷成品。传统的制版工艺已经不…  相似文献   

19.
非彩色结构工艺是以黑版为基础,与黄、品红、青三原色组合完成整个印刷复制的一种制版工艺。它改变了以“三原色为主,黑版为辅”的传统工艺,不仅黑版是长阶调的主版,并且还作用于图像中的颜色,黑版统治了整个画面的层次、阶调。所以,不仅黑版层次丰富,阶调齐全,还直接影响整个图像颜色的变化,起到了确定整个图象阶调层次、色彩组合的主角作用。    相似文献   

20.
CTP(Computer-to-Plate)技术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是直接制版技术研究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设备制造厂商与印刷厂家密切配合,加速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到了成熟和工业化应用的程度,于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 这一举措立刻引起印刷业对这项技术的极力关注。在1995-1997年之间,就有许多大型印刷公司采用了CTP系统,实现直接制版工艺,但是由于直接制版机在此期间仍十分昂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