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时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面对个别学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答案,我们的老师有时采取回避的态度,有时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不置可否。笔者认为,面对学生的发言,我们要正确、有效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时下,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面对个别学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答案,我们的老师有时采取回避的态度,有时对其他学生的评价不置可否.笔者认为,面对学生的发言,我们要正确、有效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课改是美丽的,也是艰难的。”当我们带着刚刚吸收还未来得及完全消化的新理念面对教材、面对学生时,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之间,有时,教师这个组织、引导、合作的角色当得好“尴尬”!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时摸不准新教材和学生的“脉搏”、  相似文献   

4.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在探索中前行。我们努力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渴望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智慧的课堂。可有时我们却很茫然: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却常常变得热闹有余,效果甚微;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却又发现小组学习的组织和调控很难让课堂变得井然有序;我们已经想尽办法表扬和评价学生,结果学生还是无动于衷。每天,我们都在竭尽全力,可为什么课堂还是没有我们想要得到的精彩呢?那么,如何构建一  相似文献   

5.
谈谈班主任的教育艺术赵毅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要花费很多精力,有时为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或学习问题,与学生谈话谈得精疲力尽;有时忍不住要来一番训话,这样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也有损身心健康。如果我们能利用无...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我校的学科评价能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我们注意对学科评价内容、形式、方法进行了改革,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互动化学科评价体系。 一、改革制卷——让学生轻松测试 案例:我校四年级有位学生,平时学习较认真,上课有时也能积极发言,就是怕考试,面对试卷就心慌,一慌就出错,往往是“不会也不会,会也不会”,结果可想而知。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制卷改革后,他的惧  相似文献   

7.
进行主体教育或是新课程实验的学校,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很活跃,但是纪律不好。如何看待这些评价呢?从本质上说不应该把主体教育和遵守纪律绝对对立起来,但是,实际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有时是有人用陈旧的纪律观,来非议学生的主体性表现;有时又是由于有人对主体教育理解得不准确,以为弘扬主体性就是废止纪律,因此“活”导致了“乱”;再加上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未成熟主体,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主体性不可能立刻完善起来。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这样评价是“对,还是不对”,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实践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时时处处体现在我们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之中,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美术教学,与学生共演"评价"的美景,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有时是主动合理采取的,有时是无意被动进行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通过学习《新课标》,为我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上有着大量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小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往往难以分清是非,有时会不可避免地迷失方向。因此,面对当前网络道德伦理的缺失,我们应从当前的小学计算机教学的伦理道德开始抓起,在小学的计算机课上,面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加以足够的重视,不失时机的加强学生计算机伦理道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在探索中前行.我们努力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渴望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智慧的课堂.可有时我们却很茫然: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却常常变得热闹有余,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1.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在探索中前行.我们努力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渴望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智慧的课堂.可有时我们却很茫然: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却常常变得热闹有余,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2.
谢爱芹 《考试周刊》2011,(91):10-10
学生面对政治主观题,有时无从下手,有时很难得分,面对考纲四种能力要求,引领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是有效提高政治主观题得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角色是随着身份的变换而变换的。面对学生,我是老师,面对老师,我是学生;面对父母,我是儿女,面对儿子,我是父母……面对家庭,面对社会,面对人生,角色支配着人的生活,角色决定着说话的角度。学生的主要角色是学习者,学习者又有多重身份、多重角色:有时会是读者,有时会是听众,有时会是研究者,有时会是实践者,同时还可进入教材中的特定角色。角色体验法就是通过学生模仿或扮演一些角色,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内心冲突等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机地让…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人至查则无徒。面对学生,我们不能过于"是非分明",有时还需要装点糊涂。所谓"装糊涂",就是要以民主和宽容的角度,去观察学生、教育学生,以最佳的教育方式,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任渝 《贵州教育》2012,(9):41-41
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然而要将这句话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时,我们面对一个个教育细节,有时却茫然不知所措,有时则干脆忽略不计,比如板书,经常被教师忽视。虽说在备课时就已经精心设计板书,但很多教师都只从美观角度去考虑,很少从学生能看清、看到、看懂的角度去设计。板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有利于师生、学生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进行主体教育或是新课程实验的学校,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很活跃,但是纪律不好。如何看待这些评价呢?从本质上说不应该把主体教育和遵守纪律绝对对立起来,但是,实际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有时是有人用陈旧的纪律观,来非议学生的主体性表现;有时又是由于有人对主体教育理解得不准确,以为弘扬主体性就是废止纪律,因此“活”导致了“乱”;再加上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未成熟主体,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主体性不可能立刻完善起来。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这样评价是“对,还是不对”,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主体教育过程中,在“遵守纪律”上的误区 误区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产生的: 一方面是由于教育观念缺乏深刻的转变,对主体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造物主创造人类的同时创造了白天与黑夜,丛林与荒漠。于是与阳光相遇有时,黑暗有时,遍生荆棘有时,绝处逢生有时。面对人生这个谜题,众生各显智慧。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生终究还是苦的,当我们历经万难来到世间,便已注定。作为学生,有人发愤忘食,有人唉声叹气。职场失意,悲观者失落如坠深渊,乐观者整理行囊重振旗鼓。对待死亡,有奇迹生还,亦有放弃治疗。面对空谷,有人想到悬崖峭壁,有人想到栈道桥梁。人生之苦杯滋味到底如何,全由酌酒的那颗心说了算。  相似文献   

18.
文科班的数学老师是很无奈的。面对一篇美文,文科班学生可以抒发几千字的感慨,而面对一道并不算复杂的数学题却要抓头半日。一道例题,老师总要重复几遍,我们文科班学生才能搞清楚--有时甚至更糟。我们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数学老师,姓王,其名不显,其貌不扬,最大的特点是爱笑。他总是笑,仿佛世间一切的表情,在他脸上都被笑所掩盖。当面对难题,很多同学想半天也想不出来的时候,他又笑了:"不要急,这些题目有难度,并不是你们笨,我有时做这些题目也会出错。"  相似文献   

19.
毛微 《成才之路》2009,(18):46-46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数载,发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思维不活跃。这源于学生平时多抄抄写写,忽略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挖掘。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及时扭转,让学生乐于表达。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自身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们有时唱独角戏,没有顾及学生的所思所想或随心所欲;有时问题单调,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反觉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20.
王岚 《考试周刊》2012,(68):178-178
教育的发展应与时俱进,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好学生评价标准除了需要体现多元评价,同时需将价值观要求纳入其中。学生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学生都各有所长,正因为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对每个孩子的要求也应该是不一样的.要善于发现其优点。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只是有时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走近学生,热爱学生,我们便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优点,而进一步发扬这些优点,我们或许就可以发现不少人才。对一些学生来说.老师的评价或许可以影响他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