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七世纪西方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表明了人们对兴趣这个心理现象早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当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何现实意义?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作 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要组织好教学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让学生想学、乐学 ,使他们时刻作为课堂的主人公去参与教学 ,发挥主体特长 ,达到优质高效完成教学的目的。在这其中 ,我认为创设合理的情境 ,将大大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老师在课初要精心设计导语 ,使学生随着导语所创设的情境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并使文章对学生产生大的诱惑力 ,如我在教学《与妻书》一文时 ,将孙中山先生在《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中的“草木…  相似文献   

3.
华丽 《阅读》2014,(44):16-17
<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是很有学问的。作为教师,脑海中首先要浮现出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要有大语文观、大视野,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因此,强调学生学习中的自觉性,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将阅读和学生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好。对学生来说,兴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的教学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农村初中,常常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学生经常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什么兴趣。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背诵的课文、知识点等,更觉得是件苦差事。那么,怎样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语文呢?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5.
寓教于乐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课堂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是英语口语学习的加速器。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人的大脑中都有愉快中枢和痛苦中枢,如能在上口语课时,创造一种祥和欢乐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愉快中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感到开口说英语,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教师的一颦一笑是学生情绪的调节器,从老师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起,他的情绪就感染着学生,老师亲切和蔼的面容可以保证学生开口说英语时,不胆怯,不感到拘束或沉重;上英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愉快氛围,寓乐于教,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内部学习动机,以最大的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全神贯注地进人情境,在和谐的气氛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积极主动学好功课。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愿学、好学、乐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数学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教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先叫5名同学到讲台前按顺序站好,其它学生从左到右依次反复默默地数这几个同学,只要他们报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几位同学了。如学生报9,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4位同学。这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喜欢文学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了解它,熟悉它,学好它.古人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说;“乐此不疲”.我们也有这样的切身感受: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只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无兴趣、兴趣大小.兴趣浓淡,其心理状态与实际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可以说,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仍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仍因循守旧,一味照本宣科,“死教书”、“硬灌输”,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有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充分说明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而地理作为一门“豆芽”学科,长期以来不受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地理知识,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下面是我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探索: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的前提,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老师在教学中应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11.
快乐数学源于创设情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乐学的重要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一经养成,那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点尝试:首先,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促进创新意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感驱使下把食物吞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若是“乐之者”,作文就能事半功倍。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这是对激发兴趣的精辟阐述。这两位教育家的论述充分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对于写作文就更应该培养写作兴趣。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因为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偏重于形象思维,想象正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成功的真正奥秘在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这里以我十年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初浅的认识。一、强调历史学科的重要,以欲望激发兴趣要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使他们认识到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人类只能透过历史创造更高的文明,不能白手起家。老师可选取一些名句,如德…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课堂激趣6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可见,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才的起点,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甚至恐惧之中时,它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了智力活动,破坏了学习的向心力,更谈不上学习的效率了。所以,只有学习对其所学课程产生兴趣时,就会兴致勃勃地去学习,调动自已内在的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所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就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以使学生在兴趣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乐趣。所以,做为教师,…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9.
高三历史复习内容很多,头绪纷繁复杂,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文化的、艺术的、思想的等等三年的知识都必须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复习完。每到高三复习学生都叫苦连天,如何做好高三历史复习,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反映学科内和学科与学科间的系统联系,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十几年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结合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方面的工作很多,总的说力争要:“授之渔,不授之鱼”。首先要培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各科教学中都有笔记本,唯独体育课设有,体育教师一般也不要求,体育教学只是把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练习练习也就行了。可是体育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有它特有的规律,也就是应该符合生理卫生要求,应该是一个身心健康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树立“育体”、“育心”新目标的过程。从人的生涯体育角度说,应该是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