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蹬式与屈蹬式短跑技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屈蹬式短跑技术的支撑腿后蹬幅度小,膝角变化小,支撑时间短,向前水平速度大,蹬伸动作速度快,优于后蹬式短跑技术,有利于提高短跑速度。  相似文献   

2.
对短跑途中跑"屈蹬式"和"后蹬式"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分析了短跑途中跑“屈蹬式”和“后蹬式”技术特点,找出了“屈蹬式”技术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及时掌握、合理运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随着科学的发展,优质塑胶跑道的问世,短跑技术由“后蹬型”向“快速摆动型”转变。突出表现在后蹬技术由原来的充分蹬伸向不完全蹬伸(下称屈蹬式)的技术发展。此技术可谓短跑后蹬理论的一大变革。这一变化引起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中国和世界优秀运动员不同的后蹬技术相比较,对现代的短跑“屈蹬式”技术进行理论性分析和研究,试图从中找到迅速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几种现代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传统短跑理论强调“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阶段”,“后蹬力量越大,产生的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跑时要加大蹬地力量”。这种认识忽视了高速跑动过程中,人体各运动环节用力的共济性和系统性,缺乏对跑动中摆动腿摆动动作主导作用的深刻认识。有人把现代短跑摆动式着地技术看成是“屈蹬式”蹬伸技术,这种观点忽视了跑动动作协调配合的整体效益。我国学者王保成(1995年)提出,现代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这种观点与国外大量有关研究资料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现代短跑技术正朝着加快蹬提速度,缩短支撑时间,加快步频的方向发展。它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人们俗称“屈蹬式”蹬伸技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证明,由于“屈蹬式”技术的大小腿折叠较紧(29°左右),减少了前摆的阻力距,加大了前摆的角速度,因而是先进的;另外,从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分析,后蹬时膝关  相似文献   

6.
1 对后蹬幅度的认识1.1传统观点认为后蹬幅度小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后蹬幅度小,主要是依据在后蹬结束时,我国高水平运动员膝角大于外国的高水平运动员。如1996年的一篇文章《现代百米跑技术——屈蹬式》中这样说道“美国运动员后蹬动作幅度小,不充分,后蹬结束  相似文献   

7.
试论100m途中跑后蹬阶段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100m途中跑后蹬阶段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水平100m运动员在脚离地时相后蹬腿的膝关节没充分蹬直,是因继续后蹬所产生的后蹬力会使人体获得的有效支撑反作用力小于人体运动的阻力,造成人体作减速运动,后蹬阶段后蹬腿产生后蹬力的特点为由大到小,这是由后蹬肌群快速收缩过程中速度由慢到快的现象决定的;传统观点认为后蹬阶段后蹬腿充分蹬直能产生较大蹬地力的依据,有待进一步商榷;后蹬阶段后蹬腿的膝关节没有充分蹬直,是由膝关节肌肉的初长度、膝关节同髋关节和踝关节肌肉进行克制性收缩的初速度、缩短速度的变化及时间、肌肉收缩的力速规律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现代100m途中跑的后蹬技术是后蹬幅度大,而不是小。  相似文献   

8.
对短跑后蹬理论中几个传统观念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短跑后蹬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后 蹬力量对跑速的影响。因为“后蹬是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动力”,所以“后蹬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后蹬力量,获得较大的支撑反作用力”(《田径》上册,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年版,14页;1989年版,25页),“要提高后蹬效果,必须加大后蹬力量,增大后蹬腿蹬直的程度”(《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8页)。多年来,这些理论一直是我们短跑教学与训练选择或设计练习手段、方法和评价技术的主要依据。然而,随着现代短跑“屈蹬式”技术的出现,短跑后蹬理论中的许多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与后蹬技术的研究,认识了训练水平越高的短跑运动员的着地缓冲距离为什么要相对增长,论证了有人认为在脚着地瞬间,脚与地面的水平速度有可能大于人体运动速度的不存在性。质疑了"屈蹬式"的后蹬技术特点是支撑腿后蹬动作幅度小的现点。  相似文献   

10.
一、技术分析 随着短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技术特点也由原来的“摆动式”发展到当今的“屈蹬式”,在技术上更加强调高抬大腿、积极送髋、快蹬快摆、积极扒地,后蹬瞬间支撑腿膝关节不完全伸直的屈蹬技术。随着塑胶跑道的广泛应用,在跑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高重心、高摆大腿和短促的后蹬动作的跑法,形成更加适合快速跑的技术。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通过大重量、大强度的深蹲练习来增加腿部力量。这种训练方法固然可以增加腿部力量,但是这种训练侧重于发展股四头肌和髋屈肌群的力量,会造成肌纤维缩短  相似文献   

11.
对短跑后蹬技术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短跑后蹬要求膝关节不充分伸直的技术 ,目前已被我国短跑界所接受。但是 ,对于后蹬不充分伸直的技术概念以及训练的方法手段 ,尚存有诸多模糊认识。这在客观上影响着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此 ,本文就现代短跑后蹬技术的概念及其“屈蹬式”技术的关键因素 ,试析一二以作引玉之砖。1 短跑“后蹬膝关节不充分蹬直”技术的由来关于短跑后蹬膝关节不充分蹬直技术定论的概念 ,目前在国外权威性田径书刊中尚未有详细报道。只是在 80年代初期 ,我国的一些科研人员在进行短跑技术分析时发现 ,世界优秀短跑选手的后蹬腿膝关节的曲屈度 ,…  相似文献   

12.
施宝兴 《体育科研》2010,31(6):40-43
采用测力、高速录像及特殊的数据平滑处理方法研究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田径技术原理的探索。结果表明,支撑时期可以分为着地阶段和蹬伸阶段,蹬伸阶段可分前蹬,后蹬前段,后蹬后段。途中跑前蹬段是人体重心垂直方向向上加速的重要时刻,前蹬时下肢一定程度的垂直加速用力虽影响水平速度,但对提高垂直速度有积极意义,前蹬和后蹬前段是身体重心垂直向上加速运动的阶段。着地缓冲后的前蹬用力也是实现良好成绩的技术之一。途中跑着地和前蹬阶段失去的水平速度损失完全可以从后蹬中得到补充。着地点过近对前支撑阶段获得重要的垂直速度不利,支撑阶段离地前的20ms身体重心速度已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3.
短跑技术要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是不容易的,然而,我们必须力求做到这一点。技术上的完美应该以人体运动力学为依据,片面理解或满足于一知半解,往往把事情弄坏。中外资料和教科书中常常谈及: 1、“蹬地腿的力量越大,则人体前进的速度越大”。于似乎有些人就不遗余力地着眼发展腿的后蹬力量。 2、“减小后蹬角度,不仅有利于增加水平分力,而且能降低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程度,运动员必须根据自己素质发展的水平,采用最合理的后蹬角度,并使后蹬用力方向力求与前进方向一致。”于似乎有些人就照此办理,使上体前倾角度加大(上体与垂线的夹角)以此减小后蹬角度,增大水平分力。  相似文献   

14.
“后蹬跑”是传统的跑的专门练习之一,要求后蹬腿充分伸直,是传统上改进跑的技术和提高后蹬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屈蹬跑”是新式短跑技术,其后蹬结束时不象传统跑那样后蹬腿完全伸直,而是在膝关节处有一定的角度(膝夹角为150度-156度)。世界短跑名将刘易斯等都采用“屈蹬跑”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对现代短跑“屈蹬式”技术与“蹬直式”技术作了比较。指出“屈蹬式”技术更具有经济性和实效性。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该项技术的理解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股后肌群专门练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奔跑和跨栏过程中,当人的重心移过支撑腿后,向前的动力来源除了惯性、后蹬产生的角分力之外,主要是支撑腿向后扒地产生的水平推动。可见,股后肌群是产生跑动加速的动力主肌群,但又是很易拉伤的部位。 在训练中安排一些股后肌群的专门动力性练习,不仅可提高其力量,预防其损伤,而且其动力轨迹上有利于形成步频损失小的“屈腿蹬”跑步技术(有利于折叠小腿,向前摆进)。以下简便易行的练习可一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博尔特在百米途中跑过程中技术动作,结合“屈蹬式”技术特点进一步阐述“屈蹬式”技术优势,探讨其对百米跑运动成绩的影响。对我们研究短距离跑的运动技术,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技术教学训练能力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田径运动的发展,塑胶跑道的使用,器材设备的更换,短跑技术的改进(加快蹬摆速度,缩短支撑时间,加快步频),传统的后蹬型技术已不能适应短跑技术的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屈蹬式技术,即短跑后蹬阶段支撑下肢三关节(特别是膝关节)不充分伸展的后蹬技术。该技术已被世界大多数优秀运动员所采用。本文根据屈蹬式短跑技术的特点,对跑的专门性练习进行分析,探求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跑的专门性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屈蹬式”短跑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支撑腿蹬伸太直、前摆速度过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小腿折叠的时机过晚所致;大小腿折叠不紧,与平时的专门练习不正确有关。并对由“后蹬型”转变成“快速前摆型”的观点,提出议意。  相似文献   

20.
刘建平 《体育学刊》2000,(1):113-115,1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塑胶跑道的出现,短跑技术的发展已变“后蹬式”为“屈蹬式”跑法。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动作的纠正,需要设计相适应的跑的专门性练习,对现代短跑专门性练习的改进与短跑技术对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