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娜 《东南传播》2021,(11):53-5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众多媒体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党史类节目的创作宣传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我党的百年历史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创作的百集系列专题《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为例,阐述在融媒体语境下,党史类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从党史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以及融媒语境下的叙事创新和传播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类型的节目创作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阮娜 《东南传播》2021,(11):53-54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国众多媒体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党史类节目的创作宣传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我党的百年历史呈现在公众面前.本文以福建新闻广播创作的百集系列专题《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为例,阐述在融媒体语境下,党史类节目的创新性表达,从党史类节目创新的必要性以及融媒语境下的叙事创新和传播创新等角度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类型的节目创作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原 《东南传播》2021,(11):43-45
主流媒体做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的宣传报道,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主流媒体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红色记忆"的主题宣传,关键在于主流媒体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业态,建构好"红色记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提早策划、谋篇布局,精心制作一系列分量足、品质精、形式新的优秀新闻作品,对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宣传好建党百年"红色记忆"进行多元化尝试和积极探索,通过宣传报道激发八闽儿女汲取百年党史精神伟力,为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广西 《新闻战线》2020,(5):105-106
柳州日报社整合地方红色资源,精心策划“地火燎原”大型系列报道。这组致敬英雄的红色报道用“新闻报道+史实考证”的方法,迫寻红色记忆,感受革命斗争的艰难与辉煌,生动再现理想和信仰的力量。部分章节和相关内容被改编成话剧和电视短剧等,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5.
孙平 《晋图学刊》2023,(2):37-42+68
公共图书馆是红色资源建设与开发的责任主体,从资源建设与记忆建构层面加强实践能够有效促进红色文化的推广与红色精神的赓续。本文以“上海支援全国”专题为例,在对其进行历史梳理与精神总结的基础上,从馆藏资源建设与知识图谱构建两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探索出对读者红色文化服务的应用升级。最终,以此案例为模板,总结出基于传统资源和媒体服务双向作用下的红色资源建设与红色记忆建构路径,可为图书馆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3月到福建考察时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福建红色资源、党史故事,推出一大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富有网络传播热度的融媒作品,有力有效推动福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六大百集系列报道重磅策划,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融媒体资讯中心开设专栏"党史学习教育在福建" "我为群众办实事",还策划推出六大百集系列:《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福建这么红》《主播说党史》《红色旋律里的百年芳华》《百年百人,誓言有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瞬间》。这六大系列以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突出红色血脉的赓续传承,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与积极作为。其中,《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聚焦福建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  相似文献   

7.
刘蔚然 《传媒》2023,(18):75-77
红色动漫是指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体现正能量的主旋律动漫统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媒体时代,红色动漫呈现持续发力之势,众多优秀的主旋律红色动漫通过新媒体平台完成内容的推广。本文结合融媒时代的背景,从红色动漫的传播特征、红色动漫的文化价值以及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省域建构红色英雄社会记忆和融媒体视角切入,提出河北省红色英雄文化传播应进一步创新多元化传播方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英雄内容事迹。受史态类新闻理论启发,将红色文化历史以H5形式进行展现,实现红色英雄文化传播与地域记忆建构,以及故土、家国认同的共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要在红色文化传播和弘扬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文章通过调研分析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2022年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活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红色记忆”网络空间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从建设、应用、互动、开发等环节,打造融红色文化资源供给、红色文化共享、红色文化思想交流和红色文化创新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记忆”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0.
政论专题片一直以来都是宣传主流思想重要手段,在融媒体时代,政论专题片也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表征。8集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通过图像修辞、声音修辞、宏大主题的个案切入、融媒体跨屏传播等路径,从视觉到听觉、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家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实现了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跨越全面再现,而受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记忆的参与、回顾和创造,国家意识形态得到深刻认同,这正是政论专题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玉姗 《今传媒》2020,28(5):35-39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重要议题,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发布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起着重要作用。主流媒体的新浪微博通过一系列话题讨论引发了网友们对纪念改革开放的回首与期盼。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博、新华视点微博、《光明日报》微博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帖内容较为丰富,互动内容引起受众共鸣,具有构建集体记忆的效果。三个微博不同主题的话语设置,多样的纪念视角共同形塑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公共记忆。本文将通过具体的话语分析,探讨主流媒体在微博领域建构改革开放集体记忆的文本策略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收视呈现下滑之势,也对电视这一传统媒体产生了深刻影响。基于对融媒体时代的解读,本文指出了新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困境和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媒体时代电视专题节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新主流电视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其中,《山海情》《觉醒年代》《人世间》《跨过鸭绿江》等剧突破了艰深的历史题材模式框架,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中成为“破圈”代表作。其成功之处在于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深层次挖掘与艺术化创作,通过电视剧这一媒介产品将过去的事件信息在现实中再现还原,并以此影响当下中国人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不过,无论是当下社会中“唤醒”的集体记忆,还是借用媒介记忆的机制来延续记忆序列,最终都是要经过不断沉淀成为底层记忆,发挥接续并完善记忆场域的作用,为“红色故事”的影视创作开拓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蔡蓉  莫岳云 《传媒》2023,(24):82-84
《红色印记》是一套发挥济南红色文化和党史研究成果优势,为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量身定制的主题教育融媒体图书,其创新了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的方式,实现了红色文化“全覆盖”“新样态”和“精准化”的传播。通过以《红色印记》为基础开展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可以“嵌入式”选读线上红色艺术作品,“情景式”走读不同类型的红色馆藏,“体验式”重读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沉浸式”参与红色文化互动环节。  相似文献   

15.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作为担负着深入宣传、阐释二十大报告任务的主流媒体,推出了系列融媒体作品并在人民网设立“党的二十大报道专区”和“大型融媒体报道专题”。从内容生产和知觉传播两个方面来看,《人民日报》的融媒体创新实践呈多模态报道模式。以《人民日报》对党的二十大报道为例,针对出现于文本和传播事件之中的现象,通过研究多种符号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新闻作品,考察多模态融媒体新闻的模式属性及传播潜力。  相似文献   

16.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征程.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既是主流媒体的使命,也是主流媒体的责任.讲好百年故事、传递时代强音,融媒正当其时. 用心锤炼精品力作赓续传承红色文脉 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思路,电视综合频道中心不断推进重点文艺创作,打造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六集纪录片《红色摇篮》,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创建、发展和走向壮大的历史过程,展现党领导人民所走过的奋斗历程,先后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纪录片目录.大型纪录片《闽宁纪事2021》、百集专题片《人民至上》、系列专题《党员调解在路上》、特别节目《我说新福建向人民报告》……挖掘福建好榜样、党员好故事,让深刻的思想、厚重的精神、不凡的人物以精彩的故事直抵人心.  相似文献   

17.
回顾2021年,在新政策、新技术、新应用的加持下,媒体融合纵横延伸,深融进入提速增质阶段。主流媒体重视融媒体产品的生产和多元立体式传播,建党百年等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宣传报道异彩纷呈,实现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展望未来,大数据产业将有更大发展,“内容+技术+服务”生产模式将持续发力,数字转型加速也将为媒体智能化发展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18.
“急速不宁”。这是元旦当日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人对2014传媒业的形容。的确,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传媒市场的优胜劣汰,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来得直接、残酷,广告业务大幅下滑,部分纸媒宣告倒闭,一些著名新闻人卷入敲诈贪腐也被解读为媒体变局下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碰壁……传统媒体要同时应对来自内部环境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激流、2014年,对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来说,同样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通过组建全国两会报道的全媒体矩阵、策划组织“全国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以及发起“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三次大的突破,很多创意堪称“惊艳”,在业界引发持续热议在新华报业向现代新型主流传媒集团的稳步跨越过程中,新华报人们也努力完成着全媒体记者的角色转换和观念蜕变。本刊在年首特推出新华报业“年度记者”专栏,入围者均由集团属下各媒体老总推荐产生。所谓“年度记者”,他们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对媒体变革的敏感者,是苦乐并作的实践者和耕耘者,他们所思所虑,也是整个转型中的传媒业之所想所忧。其间,他们既有急速不宁以变应变的一面,也有静水流深有所坚守的一面。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大势下,记者的喜怒哀乐,早已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他们用记忆为新华报业的2014精彩定格。  相似文献   

19.
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武汉各家媒体拉开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的序幕,形成了“建构辛亥百年文化”的集体报道行动.本文以现有的辛亥百年纪念报道文本为例,探讨此次集体报道行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本文认为,作为媒介关于辛亥百年的集体报道行动,通过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一一一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事件分析”、“主观想象”和“日常生活视野”的空间话语叙事,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寻求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融媒体是地市广播电视台的重要工作.媒体融合要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内容产品”,“扬优”是融媒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市广播电视台在发展融媒体的道路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在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