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升级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城市是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载体,产业升级是否能够推动城市绿色增长,一个考察重点就在于产业升级是否促进了作为经济绿色增长主要动力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通过DDF-ML指数测度中国266个城市2006—2015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上构造产业结构升级指标体系,对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增长之间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10年间呈现上升趋势,且存在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产业高级化对于绿色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绿色增长的影响则因不同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有着明显差异:对于"领先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对于"追赶型"城市和"落后型"城市,合理化对于绿色增长反而有着负向的影响。因此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并且多管齐下,使各类配套措施与产业结构升级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最终推动城市绿色增长。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以来,线上虚拟集聚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组织新趋势。本研究探讨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程度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问题。基于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水平进行测度,通过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2)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改善技术效率的内在机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通过数字服务的“市场规模效应”“劳动力涵养地效应”与“隐性知识显性化效应”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加快产业数字化虚拟集聚进程,加强数字技术改造和人才培育,促进产业结构数字化升级,将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带来了战略机遇,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涌现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数字技术对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体体现为:数字技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1+1>2的乘数效应;创新要素结构优化是数字技术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机制,具体表现为研发人员结构优化、产学研投入和自主型创新投入的增加;数字技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在企业规模和行业间存在异质性,即在大中型企业、服务业中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农业部门、非农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多部门模型,通过反事实分析考察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动力。量化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是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原因,非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资本深化和财政支出扩张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贡献力度较小。内生性偏好变化等需求侧因素以及市场化改革推动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下降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不容忽视。全要素生产率上升、资本深化和财政支出扩张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和非农业部门资本深化是1978—1994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原因;非农业部门资本深化和非农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1995—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分区间的对比研究发现,资本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上升,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下降。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动能。文章基于2014—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够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且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2)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更为显著。据此,山东省应加快数字经济建设,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分析了31个省份2003-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发现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2%,技术进步是主导因素,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依次下降。进一步的面板模型回归显示,人才培养质量、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实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经费投入、教育结构、人口变迁、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
统计分析了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发展现状,漳州市装备制造业供给侧目前存在着结构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等主要瓶颈,根据漳州市产业结构特征,提出了利用智能制造提升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层次,创造新供给和优化供给侧要素配置等具体实践路径,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供给链高价值端延伸,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动力,文章运用熵值法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创新水平四个方面测算出安徽省数字经济综合指数,运用2010-2020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角度研究数字经济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数字经济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应加强数字技术水平创新、数字技能培训和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数字经济技术水平、培养数字人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徽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结论认为,安徽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明显波动但波幅趋缓,"十二五"以来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平均贡献率已超过资本、劳动要素的贡献率;转换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安徽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的1995—2012年度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 TFP指数,考察了各个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95—2002年,主要是技术效率推动了海西经济区各个城市全要素的增长;第二阶段2003—2012年,主要是技术进步推动了海西经济区各个城市全要素的增长。整体上看,海西经济区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已达到效率前沿,但从Tobit回归模型的结果来看,外商投资、产业结构调整、进口、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影响不显著。因此,海西经济区产业科技水平较低,整体经济还未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太原大学学报》2017,(3):27-31
在论述供给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从供给侧角度,实证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对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得出资本对于产出的贡献率一直加大,劳动力虽是主要动力,但近几年贡献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水平较低。由此,提出从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要素配置等方面促进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产业升级中的科技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并正确揭示科学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机理,对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本从科学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入手,探析了科技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强大驱动作用。科技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往往是用存在于生产力诸要素之中,并通过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兴起及产业部门范围的拓展等,促使整个社会经济所包含的产业群体越来越多,产业的深度与广度、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京为例,从综合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测算了结构变动在综合要素生产率中的贡献份额,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动力。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但其转型升级长期受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2008—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内陆省份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比沿海地区增长迅速,不同省份之间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是技术水平、技术效率、地区经济水平、交通水平、重大事件、政府政策和环境因素共同驱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尹宽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1):99-108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0-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16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态势,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进步率的提升;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是得到改善的,西部和中部下降的原因在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上看,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产业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绿色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衡量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环境污染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绿色发展背景下体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定量分析其绿色转型的方向和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高,在研究时期内呈上升趋势,制造业28个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仅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效率最优。制造业在附加值提升方向上的转型升级潜力较大,不同行业的绿色转型方向和潜力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化解融资约束、优化内部控制、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异质性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旨在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引导政府进一步关注数字经济技术。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以此为基础,利用“索洛余值”法对西藏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得出西藏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要素的驱动,尚未形成全要素生产率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西藏2000-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支持西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得出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西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主要路径为:降低金融杠杆率、加大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一带一路”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Malmquist TFP指数,基于海西经济区19个市(除抚州市)1994-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各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成因。在样本考察期间,海西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达到效率前沿面。1994-1999年间,主要是技术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在2000-2008年间,主要是技术进步的提升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正的增长。虽然总体上看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效率前沿面,但是从Tobit模型回归结果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外资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总体经济并没有向着真正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发展。人力资本还未达到促进技术进步的阀值。进出口、科学事业支出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方志玉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6):70-71,75
面对金融危机,福建省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外贸环境严重恶化、出口效益明显降低、就业环境恶化,只有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福建省经济的长远发展。通过优先发展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和引导水平,实现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