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6-166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又有新举措。从2005年12月18日起,深圳市又有4个区图书馆加入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至此,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全部实行联网,深圳图书馆与6个区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通借通还”。读者持有一张借书卡,便可在市图书馆和6个区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图书,享受到一卡通行的便利。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是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2004年推出的方便市民借阅图书的一项新服务。2004年8月,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系统试运行,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加入该系统,三馆联合开展图书“…  相似文献   

2.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4,24(6):275-275
为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阅渎需求,深圳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宝安图书馆联手合作,推出图书“通借通还”服务。8月12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推进办公室在深圳图书馆举行图书“通借通还”启动仪式,随着深圳市文化局局长陈威在电脑屏幕上一记点击,深圳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深圳市通借通还业务问题的梳理、统一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引出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界目前正在进行的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建设和实施即统一技术平台搭建、读者库和书目库的合库、服务规则统一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工作,并对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建成后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州城域范围省、市两级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服务的障碍为切入点,探讨了城市大型图书馆在异构系统基础上实现通借通还服务的一般路径,提出了大型图书馆逐步畅通馆际间的文献流转渠道以实现通借通还的策略,即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和创新服务模式等,以期为构建全域通借通还服务网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穗深两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现状,总结了深圳市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图书馆之城”的经验,提出广州市在建设“图书馆之城”时,高校图书馆应借鉴深圳高校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围绕区域发展规划,联合公共图书馆,共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特色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余胜 《图书馆论坛》2004,24(3):188-188
3月10日,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基层图书馆建设现场会在龙岗区横岗镇西坑村图书馆召开,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以来第一个以贯彻“文化立市”会议精神、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为主题的现场会议,来自深圳6个区的文化局长、图书馆馆长和12 5名基层图书馆代表参加了会议。6 7家新达标的社区(村)图书馆在会上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隆重表彰。从2 0 0 3年8月开始,市文化局组织了第4次深圳市公共图书馆网络社区(村)图书馆达标评估工作,评出达标图书馆6 7家,其中福田区2 3家,罗湖区8家,南山区8家,宝安区4家,龙…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服务模式、管理办法及运行状况,分析了柳州市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优势,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佳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1):26-27,33
公共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配送服务旨在全面降低读者的借阅成本,提高阅读效率。文章阐述了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配送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建设该服务体系的先决条件,提出了建立统一的运行管理机制、高度智能的数据存储系统、完善的书籍物流管理体系等通借通还配送体系的建设方案,以期公共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多校区开展通借通还,能使读者不出校区便可完成对其他校区馆藏图书的借还,是图书馆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文章调查了多校区图书馆不能开展完全式通借通还的原因,分析了开展完全式通借通还的关键因素,并介绍了在新老两馆开展通借通还可行的模式案例。  相似文献   

10.
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发展目标,至2006年,深圳市已基本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网的基础建设。但现行的分级财政管理和行政管理模式不利于“图书馆之城”的发展。有必要借鉴香港和新加坡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争取具有合理配置资源的人、财、物、信息和制度的控制权和制定权,对各级图书馆实现有效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1.
结合由江西省图书馆牵头组织实施的南昌地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实践,分析"通借通还"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沈阳地区图书馆的基本现状,以及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情况,分析了几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的发展思路。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3.
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现状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沈阳地区图书馆的基本现状,以及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情况,分析了几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可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目前沈阳地区图书馆的基本现状,以及国内开展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的情况,分析了几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沈阳地区公共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服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借通还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础支撑条件。《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技术规范》(DB4401/T96-2020)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地方标准之一,该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广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促进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释了该标准的编制背景、意义、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设想在“文化立市”战略的指导下应运而生。文章梳理“图书馆之城”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勾勒出政府、业界共同筚路蓝缕、锐意创新、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奋斗历程。实践表明,“图书馆之城”的深圳模式具有普惠均等的价值追求、重视行业法制化建设、图书馆界通力协作、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等重要特征;展望未来,应以打造先行示范的“图书馆之城升级版”为目标,全面建设以区馆为总馆的垂直型总分馆体系,高标准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打造具有示范性的基层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全方位推进跨区域、跨系统的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构建高质量“图书馆之城”标准化体系和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形式,是延伸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文章就县域范围内实施总分馆建设.从整合资源、设立城市社区图书阅览室、实现全区域范围内通借通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在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的进程中,龙岗区图书馆为实现特区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向广大读者提供完全无障碍的普遍、均等化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市、区公共图书馆的聚合力作用,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在深化图书馆工作改革的实践中,大胆探索实现统一服务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形式,是延伸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本文就县域范围内实施总分馆建设,从整合资源、设立城市社区图书阅览室、实现全区域范围内通借通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概括了当前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工作的现状,结合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的开发实践为例,从系统流程、系统功能、模式选择、技术实现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实现通借通还服务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