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时代,数目庞大的网民群体倾向于通过参与有组织的"爆吧"行动行使言论自由权,这种虚拟社区的集合行为使网络民意表达与网络暴力的界限变得模糊,网民在网络匿名状态与群体感染机制的双重影响下,很难进行理性的表达,网络暴力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从"爆吧"现象着手,分析网络民意与网络暴力的本质、特征、成因等,以期找到网络暴力的治理方法,为网络民意的理性表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翟楠  耿越  吴霜  周文泓 《兰台世界》2017,(11):19-23
对美国公民档案员项目的实践与模式构件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档案机构实现公众参与提供借鉴和启示.对NARA的公民档案员项目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以及组成要素的调查,分析其呈现的公众参与模式.从美国公民档案员所形成的公众参与模式来看,我国应从公众参与意识、档案资源、信息与通信技术、制度保障等方面设计和开展公众参与项目.  相似文献   

3.
当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造成罕见灾害之际,在CNN的网站主页上,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增加了一个栏目——“公民记者(CitizenJournalist)”。CNN网站通过这个栏目向所有“公民记者”——普通网民发出信息,征集有关这次风灾的文字和图片,请“公民记者”们直接向网站贴送。  相似文献   

4.
微博环境下公民参与的成本降低,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便利。但网民结构和微博意见的形成都有其特殊性,带来了微博参与中意见的偏颇性和意见聚集爆发的不可预测性。也对政府和官员在理念、技巧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如何更好地平衡微博参与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需要对网络意见的运行机制有更为全面的研究,通过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的平衡机制实现意见聚集和传播的平衡,同时要提高政府以及官员运用微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众声喧哗于中国高速发展之际必须将反腐进行到底,加强公众舆论监督,中国已经不自觉步入了中国式的“后扒粪时代”.面对网络的辅助与冲击,全民皆成信息传递者,享有议程设置的权利,但在打造公民新闻与创造公共领域的道路上,践行“后扒粪运动”需步步谨慎,且不忘提醒公民自行小心.本文旨在讨论开创中国式的“扒粪时代”,致力于强化舆论监督的可行性,及其防范过激不当的后果,进一步为觉醒中的部分不理性公民意识设立防范规制.  相似文献   

6.
背景:从“史匕最牛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再到“周老虎事件”,网友的言论不断闪现在中国的舆论中。这些将自己所见、所闻提供给公众的网民,被称为“公民记者”。在今年的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反击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力量,“公民记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网络汇聚,  相似文献   

7.
吴丹琦 《视听纵横》2010,(5):99-101
“人肉搜索”是近几年在网络中出现并流行的新型搜索方式,主要指综合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及网民大规模参与等手段来搜索和共享特定信息的网络活动。“人肉搜索”的出现,一方面显示了网民在网络时代享有的言论自由权和信息传播权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在网络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所谓“公民记者”并算不上真正的记者,只是业界与学界对公民参与新闻传播、履行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一种鼓励。“公民记者”时代,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规范“公民记者”参与传播,是媒介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刘艳 《新闻世界》2012,(6):138-13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公民参与程度的提高,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化媒体和原有的论坛成为为公众提供新闻、分享信息的主要途径,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已初见端倪。普通公民逐渐改变“接受信息”的被动地位,转而主动制作与传播信息,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报道者”。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进行观察,分析当前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提出未来我国网络公民新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档案馆馆藏资源存在严重的单一化问题,尤其是在机构改革后档案馆公共文化职能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档案馆馆藏无法满足公众利用需求的现象愈发突出,因此档案馆必须探寻多元化的资源建设路径。文章通过对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公民档案管理员”项目的分析,发现公众参与式的档案馆藏资源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节约档案馆开发资源的成本,发挥档案价值。最后从公众参与模式的定位,馆藏资源构建以及参与者的素质三个方面提出公众参与模式的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网络“人肉搜索”是一种新型的搜索方式,它是依托广大网民自发、集体完成的搜索行动,“人肉”二字主要体现其与传统的机器搜索的区别所在.有网民形象地比喻道,“人肉搜索”就是“一只老虎,N个武松”.当你在网上发布一个问题时,会有很多人进行回答,最终你会判断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来,依靠大家的力量把一个事情的方方面面搞透彻,这就是“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12.
不论网民参与调查这件事存在多少不令人满意的情形,它毕竞带给我们一种欣喜,标志着我国在信息公开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其象征意义重大。对于云南的党政机关而言,这是一个创举,有助于增强党政机关的公信力。就网民而言,通过这件事也增强了公民意识,同时也维护了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同时,传统媒体也树立了负责任的媒体形象,让公众听到了来自媒体的真正声音。  相似文献   

13.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技术改变了过去社会精英垄断信息传播权的现象,赋予了普通网民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能力,使得他们自由表达和提出主张成为了可能。本文从赋权理论出发,以"昆山龙哥"事件所引发的网络热议为例,分析此事件舆论背后折射出的新媒介技术赋权下网络舆论表达及公众参与行为。主张政府要引导网民合理地进行舆论表达,多方一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建共治。  相似文献   

14.
在web2.0时代,人们通过网络不仅可以方便的浏览信息,而且可以快捷并低门槛的发布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微博作为web2.0的典型形态,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数量十分庞大,许多网民聚集在微博上,参与微博“热门话题”互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的形成机制有两种,一是基于网友参与度的计算机制排序,二是由管理微博的后台工作人员操控;一旦信息成为“热门话题”在网络上传播,将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大多数网民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借助网络传播平台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择取群众喜闻乐见的亦或有社会意义的话题加以推广,使其成为“热门话题”,便可以利用好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对网民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5.
潘建军 《新闻前哨》2022,(15):67-68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是一种执政理念,更是一种理性、务实的舆论引导方式。全媒体时代,公民表达对社会事务的关切和渠道更加多元化,同时也给政府革新旧有执政理念和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主动回应舆论关切,创新公民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和监督方式,能起到引导舆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双赢效果。本文以潜江市在湖北省首创公共资源交易市民监督员制度为例,从政务公开、回应舆论、把握民意代表选聘、公民深度参与、丰富社会监督渠道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传媒公众问责制可从“激励方式、问责内容、制度化水平、参与深度、参与者范围”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建构,其关键在于如何在每个维度的两极中找到适宜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实践》2010,(3):77-77
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推出的海南首档“公民新闻”档目——“网友写新闻·马上告诉你”近日启动。据介绍,该栏目主要是充分发挥网民无处不在的优势,通过全民参与、百姓发布、记者跟踪等形式,把最鲜活的新闻奉献给读者。网友可以在“我在现场”讲述亲历突发事件,在“社会红榜”上记录眼中的美好,在“在线求助”上发出求助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传媒公众问责制可从“激励方式、问责内容、制度化水平、参与深度、参与者范围”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建构,其关键在于如何在每个维度的两极中找到适宜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王琛 《今传媒》2013,(5):29-30
本文以宁波 PX 事件为案例,从传播学角度阐释公民参与.以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切入点,以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分析PX事件,建构了一个“公民—决策机构”的传播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分析了公民在PX事件中从大众向公众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公民的话语权是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以及公共决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也是推动公众自身权利实现的重要力量。网友对新交规中关于闯黄灯重罚的热议,到公安部宣布闯黄灯教育为主暂不处罚,微博这个平台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我国传统媒体及新型媒体都应以满足公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和表达需求为发展目标,使公民在媒体中有更多的声音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