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教育的目的是生活,生活的目的是幸福,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立足长远,努力争取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终极幸福,更应该着眼现在,让孩子们享受教育过程带给他们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2.
一、尊重人,理解人,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里所讲的尊严,既指物质生活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这个尊严是既有政府正确决策,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需求;又要让人民群众自觉感知、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无比的优越感,有良好的、较高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3,(8):75-75
幸福的老人不仅需要寿命长,更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和高质量的生活。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近日,英国《爱尔兰审查员报》载文称,具有以下八种特点的老人生活更健康、生命质量更高,这或许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指数,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关注,电力企业员工对幸福指数的预期也各尽不同,本文从漫谈幸福指数、到电力发展助推幸福指数,分析收入不能决定幸福指数,提出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育以人的幸福追求为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老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拥有更高的幸福力追求幸福更应是教育的题中之意。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远方,更在脚下。  相似文献   

6.
教育以人的幸福追求为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老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拥有更高的幸福力追求幸福更应是教育的题中之意。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远方,更在脚下。  相似文献   

7.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主张。教育幸福的源泉在哪里?本文主要谈如何让幼儿园成为幸福校园?如何让教师、幼儿、家长畅享教育的幸福,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社会的老年化让人类面临一次新的挑战,怎样的生活才能保证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人们在寻求,因为谁都有走向老年的那一天。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需要预防疾病。老年人更需要关怀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庞春梅 《大众科技》2013,(5):281-28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和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了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将食品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的全过程置于阳光下,让市民吃得更放心、身体健康、生活更幸福,所以,食品安全监管靠档案。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一个既简单又博大、既深邃又浓烈的感觉和感受。随着高校负性生活事件的增多,大学生幸福感缺失表现的尤为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待生活的心情、对待生命的心态以及对待人生的心境。从幸福的事件到幸福的感受、从幸福缺失到幸福的呈现、从幸福的被动提醒到幸福的主动享有、从面对幸福的主动抛弃到面对幸福的主动把握之中应浸透着爱和善,应体现朴素之美。本文探讨了主观幸福感缺失[1]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立英 《科教文汇》2008,(25):80-80
德性与幸福的疏离,造成了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偏离,道德教育步入困境。德性与幸福的整合是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幸福生活是合于德性的,幸福是最高的善,道德教育就是为引导学生在对生活整体的善的追求历程中理解人生的意义,达到生活的幸福目标。  相似文献   

12.
幸福     
什么是幸福? 一家人团团圆圆 安乐祥和地生活, 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3.
郝芳 《百科知识》2011,(4):42-43
80后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似乎与生俱来地更自我。他们一般不会墨守成规,遇到事情并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和原有的生活。他们会衡量利弊得失,如果爱情不在或者自己感觉幸福不在,宁愿不要婚姻。他们对离婚最看得开,6196的人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于是在极端情况下就会出现闪婚闪离。他们大胆、独立,但不想过早地承担家庭和养育子女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感悟。前几天从报上看到一篇短文,说现在的法国人流行一种新的生活,这种生活不是让自己如何更现代、更时尚、更奢华,相反,是让自己"清贫"地生活,他们的穿着非常简单,服装的面料甚至不如国内。食物餐点也更加简化,大餐出现在家庭餐桌的机率很小;而在德国,尽管奔驰轿车跟他们德国的名字一样值得骄傲,但他们的家庭用车大多是排量很小的车辆。再说美国,其宾馆里的电视机,大都要比中国落后10年。  相似文献   

15.
向阳 《百科知识》2007,(12S):51-52
讲究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过得快不快乐也成为对自己和他人生活质量评价的一种指标。但是,对幸福的评价也许因人而异,但心理学的调查却得出了一个比较硬性的指标:金钱不一定能为人带来幸福,但性却肯定能为人带来幸福。  相似文献   

16.
触摸幸福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竞争激烈,怎样让学生触摸幸福,笔者就"兴趣爱好蕴含幸福、嘘寒问暖创造幸福、自信乐观推动幸福、努力一搏拼出幸福"几方面展开论述,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享受生活,体验幸福。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们对“主观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新发现:幸福不分性别,幸福不依赖于年龄,财富不能创造幸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中,他提出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  相似文献   

18.
关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民幸福的内涵与理解“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通俗地可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况和生活”。与幸福相近的是“快乐”,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持续快乐亦可理解为幸福。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总之,幸福是人的一种心里活动,是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人对外界环境和个体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一种相对稳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的重要性凸显,幸福也成为人们生活所追求的,学术团队的幸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门话题。文章从人本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理论分析了学术团队幸福管理的基本框架,并对当前学术团队幸福现状进行分析,从团队目标、团队结构、团队激励和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的全面的幸福(PERMA).它包括丰富的积极情绪、高度的参与、满意的社会关系,生活的意义和不断的成就感。幸福是五个因素的集合、丰富的积极情绪、高度的沉浸体验、满意的社会关系、有意义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不断涌现的成就感.都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