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世间《书缘》知多少 前些年曾将自己的文章结集,以《书缘》(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为名付梓。后来在“孔夫子旧书网”同时发现了两本叫《书缘》的书,感到亲切,便一同买了下来,遂撰《(书缘)三种》一文,发表于湖南《书人》杂志,并贴在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后来有湖南“小源塘居士”跟帖说,他收藏了以《书缘》为名的图书和期刊共九册,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间书》,清人朱逢甲撰。 按《间书》朱启铃序,知作者为道咸间人,未进仕。中年受邀游黔中,参与编修《兴义府志》,后又参预剿平“苗变”事,其间,有感于时而作《间书》一卷。《清史》无传。 《间书》在朱逢甲生前未刊行,因而鲜为人知,其流播经由二途:一在黔中,一在沪  相似文献   

3.
许馨 《中国索引》2006,4(2):9-11
文章介绍了《鲁迅著作篇名索引》一书的编制基础及时代背景;评析了《鲁迅著作篇名索引》一书编排合理,内容翔实以及在同类书中的优势;阐述了《鲁迅著作篇名索引》的现实意义及不可忽视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4.
良师     
我爱书,常常与书相伴。在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讲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西游记》、《胡桃夹子》、《水晶鞋》等故事。在妈妈的嘴里讲得那么生动、有趣,就像一曲曲轻柔的“摇篮曲”,使我恬静地进入了童话般的梦……到上学的时候,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在许多如意或不如意的日子里,书给了我人生的力量和勇气。读书是非常愉快的事情,比三月里踏青、六月里喝雪水更加舒畅。它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撷取。忙忙碌碌了一天,步入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橘黄而温馨的灯光下,展开心爱的书,用心品读,陶醉于书的海洋中。不知不觉中,书的浓…  相似文献   

5.
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读了由陆坚、王勇教授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一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深层次反映中日文化交流的著作。 关于我国典籍在日本流传,自近代起就有人在做这一工作,例如清末杨守敬在日本访书,回国后曾辑刻《古逸丛书》。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为编纂《四部丛刊》亦曾去日本访书。傅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有关研究《周易》的书不下三千种,但由于《周易》时代久远,文辞简古,某些史实难明,还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各各相异,甚至大相径庭,莫衷一是。湖南师范学院教授宋祚胤先生对《周易》进行了长期研究和新的探索,写出了《周易新论》一书,并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先生在书中否定了历来许多学者关于《周易》是一部占筮之书的说法,认为《周易》是一部“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著作”,有它的宇宙观和政治观,而且在先秦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为探索《周易》的宇宙观和政治观之便,作者在书中首先探索了《周易》的写作时代和研究《周易》应当采取的正确方法。他征引  相似文献   

7.
陈骙的《文则》一书一直作为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范本而广为流传,书中《辛凡八条》一章对《左传》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左传》文体学研究的先河,而在《文则》创作的背后又隐含了陈骙深层次的文体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8.
朱岩 《图书馆杂志》2022,(5):128-135
现存韩国奎章阁的朝鲜王朝《书》学文献《书义》抄本,其本旨虽然是为了应对朝鲜科举中的“经义”考试,但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第一,体现出朝鲜《尚书》学的“性理化”特征;第二,较全面地展示出朝鲜王朝的政治伦理;第三,丰富与拓展了《书集传》的义理阐发。《书义》的作者题为朝鲜大儒丁若镛,但学界一般认为并非如此。根据《书义》一书的性质以及丁若镛本人的治《书》经历分析,目前学界判断《书义》是伪作的理据存在若干问题,《书义》的作者应该是与丁若镛一样曾经在成均馆读书以备“大科”考试的生员。  相似文献   

9.
浙江日报主任编辑林永年著的《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已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在1991年12月底出版。《新闻报道形式大全》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有关新闻报道形式大全的书。它系统地论述了60种新闻报道形  相似文献   

10.
肖虹 《兰台世界》2011,(10):6-7
陈骙的《文则》一书一直作为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范本而广为流传,书中《辛凡八条》一章对《左传》的解读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左传》文体学研究的先河,而在《文则》创作的背后又隐含了陈骙深层次的文体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孙承泽《水利书》是目前所知《水利书》的唯一传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提要》因"此书未见著录",以致误其为伪书,且误认与孙承泽所作《九州山水考》为同一部书。经我们研究发现,此本为孙氏后人所抄,且与《九州山水考》并非一书。《水利书》是孙承泽在水利建设方面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佳宇 《兰台世界》2017,(7):115-117
西汉刘向受诏主持中央藏书的整理工作,为各书写定叙录,而这些叙录被另编一书成为《别录》,时间应该在郑玄之前的东汉时期,原因有三:一者,距刘向时代最近的《汉书》并未提到《别录》一书;二者,阮孝绪《七录序》关于《别录》的叙述存在疑点;三者,《别录》一书在郑玄时才见录于文献典籍。  相似文献   

13.
峨眉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一部彩色科教影片《书的故事》。这部影片通过中国古代书的产生历史、一本现代小画书的生产过程和生动而奇妙的书等兰个方面,对少年儿童进行爱护书、爱读书的教育。《书的故事》共分三集,每集独自成章,又可连续放映。第一集《古代的书》,通过一个图书馆老馆长向孩子们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刻在甲骨、青铜器、石头上的书,写在竹木简、缣帛和纸上的书,以及用雕  相似文献   

14.
《资治通鉴》一书由宋神宗制序并赐名,但因神宗序在流传过程中佚失,后世有误认为该书定名者为宋英宗者。该书简称为《通鉴》,最初司马光拟定的书名为《通志》,也有学者将《册府元龟》异称《历代君臣事迹》误认为是该书的异称。在《资治通鉴》一书广为流传以后,后世依据同类相从的原则,仿照该书书名为其他典籍命名,出现了《通鉴外纪》《通鉴问疑》《汉唐通鉴品藻》《历代神仙通鉴》等大量与“通鉴”相关的书名,对后世书籍的命名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养生的书出了不少,有《求医不如求己》、《曲黎敏养生十二说》、《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不生病的智慧》、《养生的智慧》、《人体自有大药》、《从头到脚说健康》、《活到天年》、《上医治未病》等等,不少书一再加印,占据了图书销售排行榜的显著位置,有的书一年之中竟印了二十几次,很受读者的欢迎。养生书已形成了一个出版热点。  相似文献   

16.
“道”字是《老子》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在书中出現的次数多达七十三次。在每个章节中的意义不尽相同,在不同的层面上表达了《老子》一书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图通过“道”字在《老子》一书中不同的意义在各个章节中出現的情况,对形上形下两个层面的“道”作一个初步的简单的比较,借此得出一个关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简单结论。  相似文献   

17.
韩阳 《出版参考》2010,(9):23-23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瑞环同志《务实求理》一书,在书博会亮相。这是李瑞环同志在出版了《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两本闪烁着哲学智慧光芒的经典著作之后,推出的又一富有哲学思想、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力作。  相似文献   

18.
对明人刻书,后人多有指责。清学者黄丕烈在《校元宋提刑(洗冤录)》中说:“明人喜刻书,而不肯守其旧,故所刻往往戾千古。”叶德辉在《书林清话》卷七中说:“明人刻书,有一种恶习。往往刻一书而改头换面,节删易名。如唐刘肃《大唐新语》,冯梦祯刻本为《唐世说新语》。”明监本《史记》,  相似文献   

19.
《玉海》初稿是王应麟第一部学术著作,之后所作的《汉艺文志考证》一书与《玉海》在分类、内容上都有大量相同之处。由分析可得,《汉艺文志考证》的成书与《玉海》密切相关,是《玉海》的文献编撰工作为《汉艺文志考证》进行专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而《汉艺文志考证》又对《玉海》中汉代文献典籍资料进行了深化与补充。由于二书编撰体例、主旨不同,在相似、相同之处仍可明显见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二书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二百卷,它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总目》与《四库全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台湾学者杨晋龙所说: 《总目》和《全书》是连体婴,无法截然二分。同时《全书》的内容是一本一本成形的书,为何要著录或舍弃这些书?著录的书有那些版本、内容上的问题?存目的书何以不被收录等等及《全书》无法说明的事实,都得靠《总目》来说明解释;而且二者的弃取原则、评价标准,也并无差别……就书的内容而言,《全书》没有《总目》“存目”一类的书,所以两者有些差别;就其主旨而言,两书是二而一,《总目》隶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