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日记     
写作文已经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可是妈妈还规定我写日记。她说,写日记可以帮助我把作文写得更加好。我不明白,连写作文也没有能帮助我把作文写得更加好,写日记怎么会帮助我把作文写得更加好呢?就好比,如果我练跑步没有能帮助我跑得更快,那么练游泳反而会帮助我跑步跑得更加快了吗?大人发明的事情总让我们不懂。而且,我们班级的同学,他们的妈妈或者爸爸几乎都要求他们写日记。原因嘛,猜也不要猜的,肯定是因为写日记可以帮助他们把作文写得更加好。我每天写的日记,我妈妈都要看一遍。看一遍不算,还要告诉我哪儿写得不好。现在,我就要让你们看…  相似文献   

2.
说起我和作文交朋友,还得从6岁的时候说起。有一回,妈妈对我说:“宝宝,你都上学前班了,表达能力也很好,就每天写一篇日记吧,也好给写作文打基础。”从此,我就坚持每天写日记。妈妈还给我定了几条规定呢:必须把一件事写完整;不能像记流水账;每天的日记必须有题目。从那时起,日记  相似文献   

3.
妈妈在山冈     
我10岁的时候,妈妈开始督促我写日记。我12岁的时候,妈妈让我读《西游记》。同样是12岁那年,妈妈教我“反叛”老师:“老师让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为什么不能写得和老师不一样?”我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次“反叛”:用一首诗去完成了一篇作文,结果我得了2分。“如果我是你们老师,我就表扬你。你不是偷懒。  相似文献   

4.
日记苦海     
有一首歌唱得好:“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当然人人都会有烦恼,可我的烦恼不是最近的,也不是曾经的,而是从小到现在一直没摆脱过的,那就是——写日记! 记得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就要求我每天写一篇日记,还向我列举了写日记的种种  相似文献   

5.
家人中,就数妈妈对我的关心最多。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星期天常常带我外出活动,生活上照料得无微不至。我常常想,该怎样感谢妈妈呢?送一份礼物,心有余而力不足;说声谢谢,太简单了吧;写一篇表达对妈妈感激的作文,又不知从何写起;写首诗,又写不好……  相似文献   

6.
我是从二年级开始就接触到了《小学生·快乐新读写》。那时,我还不能完整地读完整本杂志,但很快就被其中一个栏目吸引了。那个栏目里有不少小哥哥和小姐姐的照片,我和妈妈说:"我也想让自己的大照片放在杂志上。"妈妈说:"这个栏目叫‘非常学生’,是写作文写得特别好的孩子才能刊登作品的地方。"于是,成为"非常学生"就成了我的梦想。我每天都认真地写日记,同学们问  相似文献   

7.
我的妈妈大约(yuē)30岁,长得有点瘦(shòu),脸像(xiàn0)梨(lí),眼睛像两颗葡(pú)萄(táo),脸上经常带(dài)着微(wēi)笑。她虽然长得一般(bān),却(què)有一双(shuān0)勤(qín)劳的手。她每天做饭、洗衣服,早上叫我起床上学,中午下班回来给我做午饭吃,可辛苦了。到了晚上也不闲(xián)着,既要煮饭、炒(chǎo)菜——她炒的菜可好吃了,又要拿碗去洗、整理房间,还要拖(tuō)拖地板(bǎn),一直要忙到晚上8点才得休(xiū)息(xi)。我想“对辛苦”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辛苦”妈妈@蒙飞仁…  相似文献   

8.
妈妈经常对我说:“青出于蓝(lán)而胜于蓝。”我知道妈妈的意思,她是希望我长大了一定要胜(shèng)过她。妈妈为我操(cāo)尽了心。看着妈妈每天接送我上学,从家到学校,又从学校到家里,要走几里路,有时候我会情不自禁(jīn)地流下眼泪。妈妈的工资(zī)不过几百元钱,可妈妈为了我的健(jiàn)康(kāng)什么都舍得买,她说等工资发下来给我买蚕(cán)蛹(yǒng)吃,蚕蛹可贵了。妈妈为了我学习更好,花了100元钱让我参加辅(fú)导班。有一次,妈妈严厉(lì)地对我说:“你必须考进前三名!”我深深地体会到妈妈是想激(jī)励(lì)我好好学习,将来能…  相似文献   

9.
妈妈的"作文天地"很多人都盼着过周末,可是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因为,周末的我反而比平时更忙。瞧,一清早老妈就过来了,手里拿着作文本和日记本。"淘淘,你今天写一篇景物描写的作文怎么样?还有,别忘写日记!""知道了!"我没精打采地说。怎么样?唉,我能怎么样,还不是乖乖听话。其实学校每周都有写作课,已经够练习的了。可是老妈认为,多练习就能写得好,所以每周再多布置一篇给我,还要我每天写一篇日记……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外孙女,只要是课本里规定的作文,每次她都先写给我看。我提出意见,她再作修改。目的是为了到老师那得个“高分”。有一天,我对她说:“以后你不要再让我看作文了。作文由老师来看就够了。还是经常写日记练笔好。你先每周交给我两篇日记,以后逐渐做到一天写一篇。”(这里指练笔的写作,不包括个人的隐私)她立刻噘起小嘴,喃喃地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4,(3):51-51
生:说到写作文、练笔,老师经常说“关注生活点滴”。对此,我理解不深。师:生活里有很多我们在作文中能用的素材,只是我们在乎时没注意到这些,写作文要用时就想不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老师一直要求大家写日记的原因:通过写日记记录下我们平时经历的点滴小事以加深印象,记在脑子里,这样写作文时就不会头脑一片空白,没有素材,没东西可写了。如,小学时我们老师常让我们写人物作文,比如“我的妈妈”,我们写时能记得妈妈的样子,却不知道怎样描写,所以写出的作文总是泛泛的,空洞的,  相似文献   

12.
我的写作感想刚学作文时我不知从何(he)下笔,妈妈告诉我: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要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不要凭空编(bian)造写假话、空话。妈妈还帮我订(ding)了好看又实用的《新作文》,让我学习哥哥姐姐们写的文章。取到了这些“真经”,我就好像悟空有了金箍(gu)棒,每天将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3.
长字的叶子     
2006年9月3日星期日晴半个月前,我和妈妈在国商大厦(shà)买了一颗魔豆,那颗魔豆的一边写着“老鼠爱”三个字,另一边写着“大米”,我可高兴了!回到家,我马上给魔豆浇水施(shī)肥,把它放在有阳光的阳台上。我每天都要去看看它,过了七八天,我发现小魔豆开始饱涨(zhàn)得裂(liè)开了。我继续给它浇水施肥,不久,它裂开的豆瓣(bàn)里冒出了嫩(nèn)芽。过了几天,嫩芽长成了两片肥肥的叶子,上面写的“老鼠爱大米”几个字也随着魔豆的生长慢慢变大了,好有趣呀!我问妈妈:“它长出来的新叶子上还会有‘老鼠爱大米’这样的字吗?”妈妈说:“我想不…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生对作文充满着厌烦、畏惧的心理。写日记是实现从生活到作文的最佳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而许多学生一方面由于“三点一线”的生活空间有限,无材料可写;另一方面由于自己被动地写,  相似文献   

15.
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师。我第一位老师是母亲。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学校是个好老师,也给了我最深的母爱。学龄前,我是在北京和爷爷生活的。那时爸爸妈妈还两地分居,没有房子。等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才来到妈妈的身边,上学也就在妈妈的学校。那时,我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是妈妈手把手教我写:“横竖撇……写得好!”过了些时候,我高兴地喊:“妈妈,我的字进步了,可以临字贴了!”  相似文献   

16.
我来到电视机前把电视机打开了电视机!一同学在作文里写道:“国强(我的一个同班男同学)坐在凳子上,大大的屁股就像地里的南瓜,衣服下面露出一大截内裤。”老师在上课时读了出来,还说这位同学描写得生动。下课后,这位同学被国强追着打……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里的蝌蚪在晒太阳。某位小学生被要求写三篇暑假日记,他的三篇日记是这样写的:第一天:“今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好高兴呢。”第二天:“昨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好高兴呢。”第三天:“今天我又想起前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得很高兴。”同学的名句:天上大雁miemie(咩咩)地飞过;…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你的老师是不是又让你们写日记了?她是不是又在说,不管(uǎn)怎样,一定要动笔,哪(nǎ)怕写一句话也可以?哦,老师说的没错,写一句话也可以。因为,我们的作文就是从这一句话起步的呀。想一想,再长的文章(zhān)不也是由各个不同的句子组(zǔ)成的吗?所以,只要能认认真真地将(jiān)每一句话写好,你的作文就一定O K!不过,要把一句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有标(biāo)准(zhǔn)的哟,到底是什么呢,快来看:一、句子要完整一个完整(zhěn)的句子,一般都会说明“谁(shuí)在做什么”。比如:“我一个人去商店买小卡片。”如果把这句话…  相似文献   

18.
李翠 《广西教育》2008,(28):43-43
作为语文老师,我总觉得要求学生写作文、写日记,而自己什么也不写,是件很尴尬的事。为了激励学生课外练笔,我和学生进行“同题”作文,即学生写我也写,并将写好的文章或是发表获奖的文章给剪下来贴在教室后面墙上,让他们确信我这个语文老师不仅“动口”,而且还真“动手”。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曾说他写作的三大秘诀之一就是“勤练笔”。而“勤练笔”不可能每天都作文,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日记。很多新闻工作者、作家、诗人的实践证明了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1.明确目的,教给方法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都是为了作文而作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是个独生女,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家中的“小公主”给我吃好穿好,我上学后,爸爸妈妈夸我聪明、乖巧、漂亮,决不让我受半点委屈。可是,自从去年有了个弟弟,我再也当不成快乐的小公主了。每天做完作业,就得陪弟弟玩。如果有半点差错,他就“哇哇”大哭。因此,妈妈常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