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力因为实用,一直是古代一项重要的体育选拔运动,至今已经数千年的历史,现代摔跤运动就直接传承于角力,至今仍将自由摔跤称为自由角力。本文从摔跤艺术的最早专著宋代《角力记》谈起,考析这一古老体育运动的轶事趣闻。  相似文献   

2.
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类远离了原始的狩猎活动,投石运动开始出现在军事活动中,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和特殊的武功。在春秋战国时代,投石运动已演化成了一种力量性的投掷活动,开始带有体育训练的性质和角力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类远离了原始的狩猎活动,投石运动开始出现在军事活动中,成为训练兵士的方法和特殊的武功.在春秋战国时代,投石运动已演化成了一种力量性的投掷活动,开始带有体育训练的性质和角力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的摔跤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摔跤运动在我国起源较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名称也不尽相同,比如角抵、角力、相扑等。由于摔跤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因此是我国古代人们极力推崇和广泛参与的一种文化体育活动,渗透于古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层面,在古代社会活动中占有不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搏克运动孕育于原始草原和游牧生产方式,在北方民间原始舞蹈的哺育下,集草原各少数民族角力、摔跤精华为一身,历经蒙元、明清、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洗练,演绎形成为彰显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主要体育文化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6.
唐朝时期,军事和民间武艺获得了长足发展,朝廷施行府兵制和武举制,少林武术的兴起以及多种形式角力活动的开展,使得这个时期武艺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变化态势,构建了中国古代武艺技能演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搏克运动孕育于原始草原和游牧生产方式,在北方民间原始舞蹈的哺育下,集草原各少数民族角力、摔跤精华为一身,历经蒙元、明清、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洗练,演绎形成为彰显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主要体育文化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8.
读报三题     
五里 《新闻三昧》2004,(4):20-20
翻开5月16日解放日报国际新闻版看到一幅大照片“大选角力普京胜”(新华社/路透),报道了大选中稳获胜券的普京在大选还未结束时,5月14日参观了俄罗斯拳击队,并与两届奥运会冠军得主奥列格、塞托夫在角力,联想到大选也是一场角力,故标题一语双关地点明“大选角力普京胜”,很令人玩味。  相似文献   

9.
李显龙的台湾之行引起多方猜测。有学者认为,新加坡需要在大国角力、海峡两岸角力的缝隙之间求取生存之道。台海局势紧张甚至可能爆发的冲突,令李氏父子感到不安。但李显龙此行触及中国核心利益,北京作出强烈反应  相似文献   

10.
李慧 《出版广角》2019,(24):39-41
媒介多元化发展让文学创作者、传播媒介主体走向协同共进、多维融合与博弈角力。文学传播主体的这种融合与角力为用户的多元化阅听提供了丰富渠道,使得文学传播客体(受众)的消费行为随之产生视觉性偏好及互动性、娱乐性体验需求。伴随着受众文学消费行为的不断嬗变,文学传播客体亦开始对文学内容生产、传播媒介及消费服务产生了深刻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角抵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竞技综合形式,又被称作角力,其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着多方面的记载。颜师古引用古文对角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角抵者,乃两两角力,盖杂技乐也。"角抵活动承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角力,主要用于娱乐。角抵不仅在民间开展,而且进入了宫廷。"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为角抵。"[1]112—114秦代的角抵,只限于摔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曾断言:任何行业竞争发展到最后都会演变为资本的角力和高级管理人才的角力,广告业也不例外。1998年第一家户外媒体公司在香港上市,由此开启了中国广告业资本化的篇章。2008年中视金桥作为第一家本土电视媒体代理公司在境外成功上市,在国内广告公司资本化的进程中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到目前,资本已成为中国广告业  相似文献   

13.
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暴正在河南周口上演,似乎每个土生土长的周口人都被卷入其中。从2012年3月至今,周口已平坟246万个,其中9月底至10月末的一个月内,平坟多达一百多万个,力争3年完成的任务仅半年时间即完成大半,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人错愕。运动式的治理引发质疑,在平坟复耕政策与入土为安传统的角力中,前者成为强势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4.
陈雅莉 《新闻大学》2022,(9):60-72+119
近代中国的时尚传播场域充满了激进的民族主义色彩,无论是洋货时尚还是国货潮流,都充斥着时尚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角力。研究表明,洋货潮流在中国民族意识的生成过程中发挥了作为排斥者和参照物的双重作用;国货观念以及国货运动则体现了被排斥者对排斥者的排斥,负载在国货上的民族意识在这种冲突中得到了强化。国货运动基于对商品民族性和时尚性意义的双重建构,促成了宏大的中国民族意识的实体化与私人化。民国报纸对国货民族意义的建构是通过“爱国主义”“国民道德”“标准净化”“理性示证”等多元的话语来完成的;而将国货嫁接“摩登”,则融合了现代化与民族主义两大潮流,弥合了近代“爱国”与“摩登”的冲突与断裂。  相似文献   

15.
从标语到网络,从传统到现代,官方意志与民意的角力,在“南平事件”中留下了值得思考的一抹痕迹  相似文献   

16.
F16为中美角力的天平加上了又一法码,也在世界(?)激起轩然大波。这场中美斗法如何继续,又怎样收场?  相似文献   

17.
当“市场煤”与“计划电”共存、且政府无法理顺二者关系的时候.煤电角力不可避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终端的营销之战始终交织着不屈不挠的坚忍和不断妥协的无奈。在市场各环节的角力中,终端无疑最具话语权,尤其是垄断性特许性终端和连锁化经营的终端。  相似文献   

19.
在我看来,《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应该是部侦探书籍,因它的悬念,因它的许许多多我们特想窥探又无法了解的内幕、原因以及结局。谷歌员工站出来说话,对谷歌的许多事,自然也就击中十环。事件要从  相似文献   

20.
在英美文学的历史上,《觉醒》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因自身蕴含的伦理观念与不同时代的伦理环境之间复杂的角力而历经浮沉.文章以伦理为依托,对二者的接受历程进行爬梳,从而揭示伦理对作品接受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