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龙山是古代石家庄地区著名的文化名山,自汉唐至明清,封龙山书院林立,其书院教育颇具特色.尤其是知名教育家主持或主讲书院,造就了封龙山书院教育卓越的办学成效,从中展现出书院教育个案历史阶段性的内容及特色.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对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中国古代书院不仅注重平时的理论教学,更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这对中国古代教育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学习和了解古代书院的德育模式,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代书院秉承儒家"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有效且独具特色的个体品德培育模式,即通过挖掘经典著作道德内涵、强化社会游历道德功能、深化书院祭祀道德意蕴,最终促成生徒个体自觉道德践履。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的德育理念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心性主体论和以韩愈为代表的文化传递论都盛行一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教育理念、哲学基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这两种德育理念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阐释其进步意义和弊端,以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 国古代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 ,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而且也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美学思想 ,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里面 ,包含着丰富的美学观点和美学理念。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 ,随着文化、学术的空前发展。古代的教育体系也逐渐形成。周公旦“制礼作乐” ,礼乐密不可分 ,既是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 ,又是提高社会统治阶层文化修养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中就包含着审美的教育内容。孔子作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以“六艺”教授弟子 ,这“六艺”实际就是古代的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6.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系统中独树一帜的教育组织形式,虽历经千年兴衰浮沉,但书院教育家始终把进德修业作为书院教育的价值旨归,逐渐形成了以“德智并重、育德为首,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环境浸润、潜移默化”为显著特征的德育体系。古代书院的重德传统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一致,为改进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的不足,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即加快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授课方式、提升实践教学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古代池州书院的发展及其对池州地区教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州书院的发展状况,总的来说与全国书院的命运大致相同,形成于北宋,昌盛于南宋和明代,终止干清末,历时近千年.池州古代书院对当地教育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书院的讲学活动和讲会制度以及养士课艺制度方面.书院的讲会制度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为池州获得"千载诗人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8.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和组织形式,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宋代书院对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大致在同一历史时期,近代意义的大学在中世纪的欧洲应运而生,为现代大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图对宋代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比较,探索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书院自产生以来,就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书院作为一种十分成熟完善的文化教育组织,是中国古代教育高度发达的象征,其对学术自由的倡导,道德教育的重视等,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办学模式、教育精神等方面对书院教育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池州书院的历史文化考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自唐宋以来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教育组织形式。池州是安徽最早建有书院,也是书院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池州书院,兴起于南宋,昌盛于明清,终止于清末,历时近千年。池州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很多特点,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为池州获得“千载诗人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