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是产品营销的重要媒介通路,营销成败取决于内容汇聚受众注意力的效果。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媒介技术的变化发展,受众的媒体消费选择、使用行为都随之变迁,直接影响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促使电视媒体进行节目编播的调整与革新。为在日趋激烈的注意力争夺中获得更有  相似文献   

2.
张培宇 《青年记者》2008,(10):87-88
活动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对电视媒体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获得竞争优势作用明显,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普遍采用一种的竞争手段、取胜之道。  相似文献   

3.
电视媒体活动是电视媒体为了赢得受众的注意力,抓住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潜在社会影响的人物和事件,通过媒体的策划、组织和报道,鼓励受众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以实现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一种方式。依据这一界定,香港回归大型电视直播、“神六”升空直播是媒介事件,而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则是电视媒体活动。加强对电视媒体活动的探讨,对当前处于超常规发展中的电视媒体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视购物频道是一种充分利用电视媒体、产品型录以及互联网等媒体的在线营销形式,相对于电视直销来说是一种创新。本文试图利用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来分析长沙地区的受众对电视购物频道的认知度和采纳率。  相似文献   

5.
罗志芬 《声屏世界》2004,(12):39-40
电视媒介市场是一种独特的“二元产品市场”。电视媒体只创作一种产品,但却活跃于两个市场中:其一,受众市场:其二,广告市场。这两个市场以注意力为纽带联结,是一种“双重出售”的方式,这也就决定了电视媒体必须关注受众的行为,以发挥“注意力经济”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6.
高速发展的新媒体不断挤压着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使其在受众数量、广告份额、内容资源等方面不断流失。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为电视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新闻网站上市、多屏融合等变化也为电视媒体提供了拓展的多种可能性。如何借力新媒体,谋求新发展,是电视媒体面临的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本文从困境与机遇两方面,描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生存状况,以此为基础从而探寻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营销时代带给电视媒体的是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各种变数的不断增加,注意力成为当代电视竞争的稀缺资源。在注意力稀缺时代,电视媒体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还要维持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电视人认识到电视媒体不能再充当“说教者”的角色,应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建立起与受众友好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已经意识到自身品牌打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电视媒体通过公关以塑造良好形象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一、公共关系及电视媒体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指导社会组织,通过信息的传播和…  相似文献   

8.
张培宇 《青年记者》2008,(15):87-88
活动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对电视媒体短时间内聚合受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提升品牌美誉度、扩大影响力、获得竞争优势作用明显,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普遍采用一种的竞争手段、取胜之道.广播媒体便于携带,网络媒体便于互动,平面媒体便于深度介入,电视媒体便于直观接收.  相似文献   

9.
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络,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兴起,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迅速膨胀,使受众完全置身于多信息渠道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选择对媒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如首次提出“注意力经济”概念的学者高海伯所说”在信息时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0.
刘悦 《声屏世界》2014,(2):50-52
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白热化的竞争之后,大家越来越认同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电视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受制于注意力,电视品牌的经营实际上就是注意力的经营。一言以蔽之,这是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于是,不管是卫视还是地面频道,大家的目光都在整齐划一地直指“注意力”。在炒作“注意力”概念过程中,往往还连着诱人的“经济”二字。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力,争夺到足够数量的“眼球”,也就是所谓的注意力营销(Attention Marketing)成为关系到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么,电视媒体要如何做好注意力营销?  相似文献   

11.
提高收视率是媒体走向市场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对农村受众很少读报的现状与新兴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出现的强大攻势,电视媒体在肩负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在城市受众基本被履盖的现实面前,如何进一步获取受众的注意力?走向广阔的农村是前景看好的趋势。本试图从解剖农村受众的特点出发,围绕着注意力资源的获取与维系这一中心话题作出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传统电视媒体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受到巨大的挑战,包括受众和广告主的流失以及人才的流失,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只有坚持电视媒体为主,新媒体为辅的战略,打造电视融媒体才能实现较好的转型。从目前的电视产业发展上看,我国电视融媒体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电视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以电视媒体为主导,同时融合了其他媒体形态。《中国舆论场》是中央电视台的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本文分析了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应增加现场互动与对舆情把关来提高其收视率以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电视活动营销,从供需角度研究其不同发展周期特征,从与传统电视节目比较验证其盈利逻辑,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解释其对企业、媒体和受众的经济福利影响,以期为中国电视活动营销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互动营销虽然还面临很多困境,但是在营销活动中,参与和互动成了电视媒体一直追求的潮流,能否遵循互动原则进而实现创新成了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大数据背景下,电视媒体整合开始朝社交化、移动化、开放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电视媒体营销互动要积极与不同类型的媒体展开深入合作,科学制定最为合理的互动策略,加强受众互动质量的维护,构建全台一体化的云计算平台,扩展电视媒体营销的空间,并通过与受众的互动,提升电视媒体营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09,(3):66-66
电视的口碑营销是指电视媒体在确保自身品牌质量的基础上,把品牌内涵与信誉进行有效地整合,然后传播给目标受众,使观众形成对电视媒体品牌的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并由此产生形成与他人分享的愿望和冲动;而且进一步通过口耳相传把这种愿望和冲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它具有四种功能:一、电视媒体的口碑营销能够体现诚信的市场经济主题。  相似文献   

16.
胡鑫  刘平  李侠 《新闻传播》2007,(8):16-16,30
现在电视媒体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电视节目创新成了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邢军  邢海峰 《青年记者》2006,(12):85-86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经济市场化的发展,无论纸质媒体或是电视媒体都面临着自身转型,特别是电视媒体,在电子科技迅速发展与节目制作面向外来对手竞争的背景下,迅速确立了频道专业化、栏目品牌经营等电视媒介经营模式。而制播分离的实施,更使得电视媒体经营内部存在着不断细化的走向,而且不少电视媒体已经分栏目经营。媒体经济的发展对电视栏目营销的要求逐步提升,一个电视栏目只有在有效的管理经营下才能在媒体市场上立足乃至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本质是对受众的“吸引注意”、“引起认同的变化”过程。本文从电视播出机构的社会属性和受众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电视媒体影响力的发挥状态和作用的优劣,是直接影响电视媒体产业经济发展中最本质的问题。电视媒体产业经济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电视媒体节目对受众的“吸引注意”、“引起认同的变化”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影响力经济”。  相似文献   

20.
裴兰 《传媒》2021,(22):53-55
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在内容、渠道、介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电视媒体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受众的大量流失、广告收入的锐减及媒介权威话语权的让渡和收缩等.电视媒体需在传播内容、传播模式及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实行变革,才能赢得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青睐.对此,电视媒体应抓住全媒体时代庞大的客户和信息资源及潜在的技术、多年积累的经验等优势,促进内容、播出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