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义务教育免费之后的考验:实践难题与现实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完善我国义务教育体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童大决策.在回顾中国义务教育百年梦想,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费目标的同时,剖析义务教育免费之后的三大实践难题一农民工子弟入学、城乡教育资源占有不均及学生择校三大问题,并通过"提供经费保障.消除入学心理门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强化政府责任,限期治理‘择校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免费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1日,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值得每个中国人自豪和祝贺。一个国家的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免费义务教育的实现,将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素质的结构。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是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的一次历史性壮举,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也必将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均衡发展是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力量,如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对邢台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邢台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其促进邢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免费后的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我国完善义务教育体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该政策能顺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正视义务教育免费后所面临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学生择校、城乡教育资源占有不均和财政支出的效率与学校规划四大实践难题.积极寻求对策、准备预案、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无论从统计资料中教育经费分配情况分析,还是从对城乡教育的直观感受,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它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产生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管理体制的不恰当、教育观念的偏颇。针对上述原因,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彻底扭转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无论从统计资料中教育经费分舀己I睛况分析,还是从对城乡教育的直观感受,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它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产生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管理体制的不恰当、教育观念的偏颇。针对上述原因,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彻底扭转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的各种公共资源(包括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呈现出向城市倾斜的特征,偏远的农村被边缘化,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的安排无差别地向城乡儿童进行免费提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8.
丈章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在城乡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实现城乡均衡是县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建议要搞好城乡间学校的合理布局及其配套工程,要把师资均衡作为实现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特别关注城乡特殊群体的义务教育均衡问题,要用捆绑式一体化战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动态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要求。信息技术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提升中国义务教育整体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辅助作用成效显著。基于此,文章在阐述信息技术赋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信息技术助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更好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是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而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虽然近些年我国在均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中作过很多积极的努力,但是在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仍存在非均衡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去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大程度地维护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我国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然而,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仍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而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通过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的探索,深究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实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以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合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是重点,省级政府是主体,合理规划是保证,而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在城乡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实现城乡均衡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建议要搞好城乡间学校的合理布局及其配套工程,要把师资均衡作为实现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特剐关注城乡特殊群体的义务教育均衡问题,要用捆绑式一体化战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动态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前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重点,提高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翟博 《陕西教育》2010,(1):29-30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起点、人才强国的基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石.2009年底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义务教育2012年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目标。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的“撤点并校” 1986年,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即85%的人口、地区实现义务教育,2006—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城乡免费的义务教育,新的目标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由国家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是特定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变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以可能.义务教育区域空间结构均衡的发展趋势是显性均衡和隐性均衡的统一,是要实现义务教育在特定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相对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组合形式的优化整合.义务教育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分解与重构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其实质是破解义务教育区域空间结构的结构惯性.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应该引导每一所薄弱学校办出特色,保障农村学校的交流话语权,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义务教育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免费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阻滞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要从以下方面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涵义;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分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等;适应学龄人口流动与城乡分布结构交化,实现校际办学资源均等配置;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确保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增加;颁布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制定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完善义务教育的生产和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9.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区域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可以做到的。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从智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人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加强城乡间区域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城市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颁布以来,我国政府积极作为,努力履行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全面免费义务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