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调控训练进行了研究,根据赛前心理变化等特点找出对策;加强赛前心理训练、作好赛前战术心理准备和调节赛前各种不良心理反应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能否在现场比赛中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最佳效果,取决于比赛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进行研究,了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良、心理压力过大、比赛经验缺乏和对比赛环境的不适应等。提出:调节呼吸法、模拟训练法、表象再现训练法、语言暗示法和设定适宜的比赛目标等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有助于增强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为缓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体操运动员一般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心理训练特点,具体方法与手段,阐明了竞技体操运动员,心理训练实施的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反映,心理准备的主要措施,赛前、赛中心理的运用以及心理状态调节与控制的方法和赛后心理恢复的手段等,旨在为运动员心理训练以及竞赛的心理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跳高运动员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使运动员参加比赛时能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挖掘运动潜能,创造最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少年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有:平时的心理训练;训练中的说服诱导;自我的心理调节;赛前的强化刺激等。  相似文献   

6.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在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受内外多因素的影响常有临场发挥失常现象的发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怯场",所以加强冰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培养其临场自我调节能力和克服"怯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具有降低赛前焦虑水平、调整比赛的情绪状态、建立比赛的自信心、培养最佳赛前心理状态等作用,提出赛前采用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心理调节与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浅谈功能音乐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身心两个方面阐明了音乐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说明了音乐是调节赛前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过程分析,根据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变化提出解决赛前运动员的心理适应、心理调整和心理准备活动的方法,旨在为教练员进行赛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心理训练是影响运动成绩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为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针对少年短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得知少年短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有:日常的心理训练;训练中的说服诱导;自我的心理调节;赛前的强化刺激等。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比赛以及最终的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赛前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有效强化放松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使运动员状态恢复到稳定的心理状态。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受环境、裁判、比赛的规模等客观与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应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强化放松的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等关键环节,采用赛前的适应性训练、封闭训练、自信心强化训练、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法,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与情绪波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1.
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游泳运动员赛前压力的来源和表现形式。并通过运动员赛前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几种针对性强的心理调节方法,对游泳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东海  尚瑞花  刘思华 《精武》2013,(24):126-127,129
培养运动员心理过程稳定性,发展其在极端紧张的状况下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形成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对竞技水平的发挥与运动成绩的取得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运动员及教练员都需认识到赛前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并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里状态。旨在调查赛前心理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广州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运动水平越高、训练年限越长的散打运动员,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越强,更能保持赛前适宜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举重运动员赛前的四种心理状态,并对赛前、赛中不利心理状态的调节与控制提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准备与比赛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田径运动员竞赛的心理特征和最佳心理状态的表现及赛前心理控制与调节及促进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形成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通过对宋江武校参加22届省运会跆拳道运动员首轮比赛的赛前不同时间段,不同训练年限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调节最佳赛前心理的方法及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并期待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1结果与讨论1.1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所谓赛前状态是指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而进行一定的准备之后,在临赛前从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心理等方面所处的状态。最佳赛前状态也叫最佳竞技状态,应包括最佳技术状态、最佳机能状态和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探讨心理放松练习法对赛前躯体性焦虑心理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队员实验后400m自由泳成绩较实验前有较大的提高,其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放松练习对缓解或改变运动员的赛前躯体性焦虑心理,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赛前最佳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赛前音乐的目的 赛前音乐的目的是排除运动员赛前不良反应,激发良好情绪,促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乃至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同时可以间接地调节人体生理过程,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2.赛前音乐的分类 赛前音乐从结构上可分成三种相对独立的形式,根据各自的功效可以分为诱导性音乐、放松性音乐和鼓动性音乐。采用不同性质的音乐可以解决运动员赛前阶段所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赛前音乐的共性目的。 (1)诱导性音乐 诱导性音乐的目的主要是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使赛前沉重、烦躁的情绪转换为…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比赛前存在着四种心理状况,这四种心理状态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稳定性。因此,调整赛前心理状态,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就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在复杂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击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方法,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