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捞月亮     
目的:锻炼追逐、躲闪的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玩法: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小河。选一个幼儿站到圈中当月亮.另选两个幼儿站在圈外当小猴子。前奏时,游戏开始,大家作好准备。第[1]小节起孩子们唱着歌按逆时针方向,伴以舞蹈动作转圈跳(动作可自编)。一遍唱完,幼儿停下面对圆心,第二遍前奏时,两只“小猴子”钻进圈内手拉手去捞“月亮”(捉扮月亮的幼儿),圈上幼儿继续唱歌。“月亮”在圈内灵巧地躲闪,若被“猴子”捞到,要说一句带“月亮”两字的话或表演一个节目;如果歌曲连唱三遍而“猴子”还未捞到“月亮”,可由两只“猴子”表演节目。然后“月亮”和“猴子”退到圈上,另请幼  相似文献   

2.
轻信的松鼠     
在一次小动物赛跑中,兔子夺得冠军,松鼠只得了第三名。松鼠很不服气:自己身小灵活,又常在树上练习跳跃、跑步,怎么跑不过兔子?于是就去问猴子。猴子说:"你的尾巴太大,阻力也就大;兔子的尾巴  相似文献   

3.
别哭了     
某日,茹茹哭个不停,恰好月月拿着图画跑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手帕。”于是,我笑着说:“这手帕画得真好,是送给茹茹擦眼泪的吧?”月月点了点头。然后,我对茹茹说:“月月对你多好!”没等我说完,又有两名幼儿送来“手帕”,  相似文献   

4.
一、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现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幼儿园开设的科学探索课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案例来找出目前幼儿园在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都是谁的尾巴?幼:有金鱼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小燕子的尾巴……每个幼儿都从教师出示的图片中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尾巴。师:还有些动物有尾巴呢?  相似文献   

5.
谁是新猴王     
老猴王生病去世了,谁来当新猴王呢? 在所有的猴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就是“短尾巴”和“亮眼睛”了。“短尾巴”说:“咱们打一架吧,胜者为王。”可“亮眼睛”却认为还是由大家选举最公平。一共有80只猴子,每只猴子都要投一票。于是每只  相似文献   

6.
猴子尾巴长不长江苏张卫东近日,笔者在江苏省南通市某小学观摩了《比尾巴》一课的教学。课上,学生齐读:“猴子的尾巴长。”一位学生质疑:“我曾和爸爸在上海动物园见到过短尾巴的猴子。”教师凭其“教学机智”顺利解决了这个难题:“短尾巴的是猩猩,(作者注:其实猩...  相似文献   

7.
电风扇     
目的:练习走和跑的动作,培养平衡能力。玩法:10~12名幼儿手拉手围成圈为“扇罩”,再请3名幼儿在圈中扮“扇叶”,左手相握,右手伸直。老师说:“天气真热,快开风扇。”于是“扇罩”顺时针转动,“扇叶”逆时针转动,边转边念儿歌: 电风扇,转呀转,天热有它就不怕。转呀转,快快转,风儿  相似文献   

8.
5月5日(星期四) 昨天“手帕商店”里顾客较少,营业员的兴致也不那么高了,刘思、陆英杰小朋友还为借用“手帕商店”卖棒冰与营业员季琪争吵起来。这一争,启发了我,今天我们就带幼儿去了胥门商场。在参观前,我要求幼儿: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计算教学与其他教育的横向联系谈点做法与体会。一、计算与生活卫生习惯的联系如在小班教幼儿学会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点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取出相等的物体时,我们不妨以幼儿身边携带的手帕为计算对象。教师设问:“当小朋友流下了鼻涕该怎么办?”小朋友一定会说:“拿出自已的手帕来擦去鼻涕。”接着问:“那么今天小朋友有没有带上手帕?带来了几块?请数一数。”小朋友会天真地告诉老师:“今天我带来一块手帕(或者两块手帕)。借此通过数数,认识数1和数2,并教育孩子们要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还可让孩子们计数一块手帕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发展幼儿的快跑能力和平衡能力。准备:结着响铃的绳子(绳长约90厘米)、独木桥。过程:1.会响的长尾巴将结着响铃的绳子塞在幼儿后面的裤腰内作为“长尾巴”。幼儿四散奔跑时,“长尾巴”就会不断发出响声。教师在幼儿快跑时,做似揪“尾巴”的动作,但并不去揪掉“尾巴”,主要是锻炼幼儿在躲闪时的灵活性,并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教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巩固幼儿对牵牛花的认识,知道它是缠绕茎;通过游戏学会曲线跑;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玩法: 1.把全班幼儿分成人数相等两队,队员之间拉开一定行距站好,脸向前,队尾的小朋友拿一块手帕。2.游戏开始,小朋友一齐拍手,一齐念儿歌“牵牛花,向上爬,迎太阳,吹喇叭,嘀嘀哒,嘀嘀哒,嘀嘀哒哒嘀嘀哒!”念到最后一个“哒”字,队尾拿手帕的小朋友沿曲线绕过前面每一个小朋友向前跑,跑到  相似文献   

12.
空调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是个温度调节器,在炎热的夏天,猴子的尾巴有散热祛署的妙用,在寒流滚滚的隆冬季节,猴子尾巴的体温下降一点,而保持了身体其它部分体温不下降,这样猴子就不会感冒生病了。老鼠也是靠那又长又细的尾巴在夏季来散热的。  相似文献   

13.
游戏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班)目的:练习说连贯的句子:从……来,到……去。准备:玩具汽车头一个,硬纸制作,可以挂在脖子上;车票若干。玩法:请一名幼儿当汽车司机(把车头挂在胸前)。司机:“笛笛笛,汽车要开啦,谁上车?”幼儿甲:“我上车。”司机:“你从哪里来?”幼儿甲:“我从杭州来。”司机:“要到哪里去?”幼儿甲:“要到北京去。”全体幼儿:“请你快上车。”甲幼儿上车,做一投币动作,按顺序站在司机后面。乘客满了(可规定人数),司机宣布开车。司机带着乘车人跑一圈,说:“到站了,请下车”乘客们就回原位,游  相似文献   

14.
案例1:30米加速跑(二年级) 一上课我就带着学生先做“抓尾巴”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带的废报纸折成纸条夹在各自裤子后面做“小尾巴”,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先让学生体验想抓住别人的“尾巴”是要加速的;然后我再让学生把废报纸展开,各自贴在胸前跑,要求是不让报纸落地。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玩得十分高兴。他们在玩的同时知道了加速跑的道理,同时也做出了各种加速跑的动作;最后我让学生交流加速跑的方法,学生们个个抢着发言,并且还做了示范。  相似文献   

15.
采蘑菇     
玩法:全体幼儿围坐成圆圈,请四个幼儿分别扮公鸡、白兔、黑狗、花猫(可戴上头饰),其余幼儿当蘑菇。游戏开始,全体幼儿边唱边按词意做动作:【1】~【4】右手五指并拢放在头顶上做鸡冠,左手放在身后做尾巴,头随节奏一拍一点头。“公鸡”边做动作边走到圈中。【5】~【8】两手胸前交叉向上打开,手掌相对。【9】~【13】“白兔”、“黑狗”、“花猫”先后按歌词做动作走到圈中:“白兔”做兔跳;“黑狗”做  相似文献   

16.
某些游戏,我不按其规则结束而是适当地引导幼儿再思索,再创造,添加有趣的尾巴。如:跑的游戏《麻雀与汽车》(教材p21),“麻雀”与“汽车”分别出场数次后,游戏可到此结束,但我又启发幼儿:“麻雀和汽车同时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汽车与麻雀赛跑。”“汽车请麻雀上车。”“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辨别高低音的能力。准备:在场地上放六张小椅,每张椅上放“孙悟空”头饰。玩法:请六名幼儿戴好头饰做“孙悟空”,坐在小椅子上,其它幼儿分组围着“孙悟空”做小猴子。前奏:“孙悟空”站在小椅子上,自选一个猴子动作亮相,其他幼儿拍手。①——④“孙悟空”从椅子上下来和全体幼儿一起做猴子爬树动作:两手模仿攀树状,交替由低向高爬。⑤——(20)听音乐自由做动作(猴子玩、搔痒、吃东西等) (21)——(22)一拍一次做爬下树动作。(23)做快速滑下树动作。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张林小朋友跑来交给我一块花手帕,说是拣来的,我当场表扬了他,他显得很得意。我问班里小朋友:“这是谁丢的手帕呀?”没有回答声。我就请小班长把这块手帕拿到别班去问问是谁丢的。这时,敏敏突然站起来从小班长手里夺过了花手帕,嘴里还叽叽咕咕地说些什么。看来这块手帕一定是敏敏的,可她为什么刚才不认领,拿回手帕后还叽叽咕咕的呢?我就批评了敏敏,还要她向张林道谢。敏敏听了火更大了,说“我就不谢他!”我又批评她不讲礼貌。敏敏的小嘴翘得高高的。敏敏为什么不谢他呢?经过调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敏敏从口袋里掏出手帕要擦汗,不注意手帕掉地上了。敏敏刚想弯下身去拣手帕,张林抢先一步拾到了手帕。张林就不肯还给  相似文献   

19.
某幼儿园举行了这样一次“整体教育实践”的观摩活动:先是教师组织幼儿早锻炼,跑步,做操,自由活动,这时不少幼儿出了汗,个别还流着鼻涕,就自然地用衣袖、手去擦汗和鼻涕。但老师没有去理会。接着是主题综合活动——“认识手帕”。老师运用谜语、提问、示范、儿歌、图画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手帕的形状、颜色、用途、用法等作了详、尽的介绍,并对擦汗、擦鼻涕的手势以及手帕的放置  相似文献   

20.
笑话收购站     
果然老师:亮亮,你用“果然”造个句子。亮亮:我去买水果的时候,抓起芒果然后就跑……老师:哎,这可不行!这个词不能这么用。亮亮:我还没说完呢,抓起芒果然后就跑,果然被抓住了!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小学王奕供稿猴子亮亮:我爸爸说人都是猴子变来的。小红:不对!亮亮:书上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