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数学的眼光或数学的思维模式认识现实社会的各种事物,并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处理相关问题,这是数学素质教育所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让学生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参与问题推广的研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让学生参与对错误解法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让学生参与对问题解法的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要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适时的指导和总结,能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新的课程观告诉我们:能够让学生参与的课堂,能够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课堂,能够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课堂,能够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课堂……我认为要想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关注以下三个"度".一、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新课程一直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让他自己说出来;学生自己能动手实践的,让他自己动手操作;学生自己能观察  相似文献   

4.
体验学习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亲身体验.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尽可能多地把学习知识转化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合作中交流,在创造中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双边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其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是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认知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做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促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理解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内涵   1.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 ,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主体参与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 ,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学会合作。2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必要性从教的角度看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 ,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为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从学的方面看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会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 ,有益于学生学会学习 ;从教…  相似文献   

7.
文本阅读一只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阅读课变成了阅读题,如何重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成了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让学生重新爱上语文,爱上阅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学着放下教参,进行个性解读;教师解读时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较难理解的篇目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深入课文,提升思想境界;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在为学生做职业指导时,学生问的问题中有些让我很愿意一起参与探讨,一些却是深恶痛绝得要崩溃的。如:刚讲完如何做简历,就有无数人发一堆的简历要我帮忙修改;如讲完国家的职业资格制度就有人问我想考XXX资格证要如何开始准备;讲完职业世界与求职,便有无数的学生问: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诸如此类……让我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学生们的懒惰和依赖!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有些学生不太愿意去启动脑筋思考自己的事,一味把希望寄托在老师或其他人的身上,有时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造成的,在家有父母指挥说怎么办,到了学校也有老师…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让教师和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师轻松教学,学生愉快学习,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地达到高效呢?下面我就此谈谈一些浅见.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难免有打瞌睡、开小差、思想溜号的学生;也有经常玩小物品、做小动作、不集中精力听课的学生。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课堂呢?1.让学生找错发现有学生走神时,我常常用让学生找错这一招。具体是:我立即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出一道有错误的题或写出一种错误解法。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这道题是不是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应怎样改正?然后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这种方法使用的次数一多,同学们就知道有的学生开了小差,便忙着去思考,尤其是走了神的同学,生怕被叫起来出洋相,这样不知不觉地学生又兴奋地参与了进来。2.给学生讲故事爱听故…  相似文献   

11.
翟海英 《考试周刊》2012,(77):158-158
“兴趣”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往今来不少教育大家对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见解颇多。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我认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投身课堂,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英语教师,鉴于英语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生活中人们进行交流的必需,更应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所学。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方面和大家分享我是如何进行生活式英语教学的:1.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2.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3.让学生在活动中联系学习,感悟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变质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吸收消化知识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因此,学习的过程要让作为主体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即学生的努力程度越深,教学的成功性就越大.也就是说,教学的成功系数是和学生的主观努力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4.
正《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以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郑健忠 《教师》2014,(4):94-94
正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其自主参与学习。下面就具体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1.巧设问题情境,增强问题意识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指出:"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好  相似文献   

16.
<正>一篇好的习作,往往要经过反复修改、提炼才能最后成文。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我在日常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让学生互批、互改的几点做法。1.学会修改,提高能力教师要把作文修改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修改的全过程,教师还可以教给一些具体的修改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17.
数学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比较认同叶澜教授的观点: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数学专家的好课标准往往是宏观而抽象的,如斯苗儿提出的数学好课的四个特征:能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能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因此,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就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体验.让每一个学生灵动起来,我想应该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做到:激趣导入,让学生能够参与;指导学法,让主体善于参与;实行分层教学,让主体全员参与;加强反馈调控,让主体有效参与.使学生整堂课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