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追踪实验研究的方式,以33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对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数学自我效能及其分效能即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分效能、数学相关课程分效能、数学学业问题解决分效能均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产生显著性影响,两者在影响效果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②实验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对数学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中数学任务分效能产生了显著影响,控制班则未产生显著影响,两者在影响效果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实验班、控制班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均对数学相关课程分效能、数学学业问题解决分效能产生显著影响,两者在影响效果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表现性评定可划分为大规模测验中的表现性评定和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两大类。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在校内学业成就评价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任务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在任务实施中须把握五个环节。将课程嵌入型表现性评定应用于教学过程,需要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共同变革,表现性评定任务应当及时进入学生教科书及教师指导用书,且其实施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因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验是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深入地研究学生实验的评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实验是一项复杂的的表现性活动,与之相适应,对其进行表现性评定成为可能。事实上,表现性评定以明确的评定标准、灵活的评定方式以及有效的评定结果逐渐为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和运用。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实验评定改革的要求学生实验是中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操作技能,但这并…  相似文献   

4.
表现性评定兴起于美国20世纪晚期,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提升评定标准促使课堂与教学获得良性发展。表现性评定可分为任务指向型和结构指向型,并具有真实性、整合性以及建构性等特征。不同于以往的评定方式,表现性评定有一套严密的评定体系,通过具体的构思、设计与测评三个步骤将评定任务逐步完成,最终达成了多元评定标准,评定兼顾过程与结果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功能和分析现存弊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课堂评估、表现性评定、考试等几种有效的学业评价方式,建议高校针对学生的学业建立专门的评价管理机构,对教师进行评价工作的专门培训,并形成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科学探究的表现性评价是依据他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的。为提高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可行性,利用表现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规范:要确定评价目的;要设计合适的表现性任务;要制定可操作性的评定细则;要客观记录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要利用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学业评价要加强对科学探究活动评定的实践研究;要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书面测验与真实性评定相结合;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评定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业成就评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性评定及其在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是北京市教科研“十五”规划课题之青年专项,于2002年5月立项。结合新课改需要,课题组成员主要由来自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人大附中、十一学校、中关村中学、上地实验学校、翠微中学、永定路中学、立新学校的教师组成。在新课程的学业成就评定观指导下,课题制定出与学科课程密切结合,具有较强操作性、创新性的表现性评定任务方案。阶段性研究表明,表现性评定方案对学生在学科兴趣与能力培养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学会反思,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课程的发展,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于表现性评定这一学生评价方式对于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利用表现性评定的作用集中学生的精力并让学生学会反思,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档案袋评定的电子化构架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表现性评定是近年来北美蓬勃开展的迥异于传统教育评价理念的一种新型的课程评价实践 ,档案袋评定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电子科技的介入使教育工作者采用这种评定形式时如虎添翼 ,目前这项技术日趋成熟。本文分析了电子档案袋与档案袋、表现性评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并且阐述了在电子档案袋的开发实践中影响较大的程序框架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认知实习是高职院校初始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表现性评定方式契合了认知实习这一复杂表现性活动的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评定过程中,可以从评定的目标、内容、主体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省四所高中782名学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英语学习适应性在具体维度上有显著的性别效应;人格特征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与英语学习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中的语言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数学学业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性极低且不显著;人格特征、学业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征与英语学习适应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在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境中掌握恰当而有效的交往技能,并达到一定交往成效的自我评价,是初中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体内在心理机制。本研究以初中三个年级的4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人际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初中生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性别与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年级的差异,初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与初三年级,初二与初三年级学生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效能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心理学中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从心理层面上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着手,并时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试、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在课堂上进行元认知自我监控策略训练对108名非英语专业高职大二学生英语写作和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训练对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自我效能有显著效果;训练对写作自我效能的提高是否有效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写作水平高和写作水平中等的自我效能提高显著,写作水平低的自我效能无明显提高;访谈则显示学生总体上对该训练持认同态度.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级示范院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478名学生为被试,探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的实施对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接受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和未接受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的学生进行测试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处理明显影响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法对于增强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梁山县780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测查了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探讨了不同性别、年级和成绩水平的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结果表明:(1)目前梁山县高中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2)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有效地自我调节学习依赖于学生在学习中持有一种积极的水平适宜的自我效能感。文章通过建构学生自我效能的四个信息来源,论述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并寻找出提升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普通高校中的数学学困生相当的普遍,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正确认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意义;注重对学生数学间接兴趣的培养;注重对学困生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转化学困生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师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渠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增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能为学生沟通创造有利条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沟通中发展;合理调控活动过程,能让学生在沟通中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择业效能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andura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采用择业效能感简式量表(CDMSE)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存在年级和专业上的显著差异,在年级上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择业效能感呈现出低—高—低的发展趋势;在专业上表现为文科学生低于其他学生;高职男女生在择业效能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男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显著强于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