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茨维塔耶娃是俄国白银时代重要的诗人之一。在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创作中,“天空”意象频繁出现,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天空”意象伴随着茨维塔耶娃诗歌成长的全过程,实现了从现实到理想、从迷惘到自由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茨维塔耶娃以其独特的个性,写下了大量新颖优秀的诗歌。茨维塔耶娃具有敏锐的感觉和奇妙的想象,诗中的语言灵活。茨维塔耶娃也非常注重诗歌写作技巧,她的诗歌具有一种陌生化效果,使诗歌与众不同。本文主要从诗歌的词语、标点符号、分行,探讨诗人独特的艺术手法,探究陌生化在其诗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茨维塔耶娃以其独特的个性,写下了大量新颖优秀的诗歌。茨维塔耶娃具有敏锐的感觉和奇妙的想象,诗中的语言灵活。茨维塔耶娃也非常注重诗歌写作技巧,她的诗歌具有一种陌生化效果,使诗歌与众不同。本文主要从诗歌的词语、标点符号、分行,探讨诗人独特的艺术手法,探究陌生化在其诗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审美意象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如果说古典诗歌创作就是诗人以独特的主体性编码运用语言符号建构审美意象的活动,那么古典诗歌鉴赏则是读通过对审美意象符号的个性化解码来领悟其审美意蕴的过程。本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古典诗歌中审美意象的建构与重建。  相似文献   

5.
正《手艺》是诗人多多开始诗歌创作不久后(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一首"和"俄罗斯诗人玛琳娜·茨维塔耶娃的诗。对照茨维塔耶娃的原诗《手艺》,多多在此强调的乃是两个文本之间的"互文"或共通。在诗坛上,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向来以"技艺"的丰富性为世称道。有鉴于多多对玛琳娜的这样一种"酬和",我们也可以界定多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将诗歌作为一门"手艺"来看待的。所谓"手艺",即匠人们用手工从事的技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自然观。用索绪尔的符号二元关系理论和洛特曼的结构文艺符号学理论解读他的著名诗篇《雪夜林边驻马》,深入诠释其意象符号的能指、所指的象征意义,以及诗歌韵律结构、句法结构和互文性特点,能够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人生启迪,亦为英文诗歌赏析及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茨维塔耶娃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亡欧洲的俄国女诗人,在俄国诗坛 上素孚众望,与安娜·阿赫玛托娃齐名。其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也曾对 我国的老一代诗人产生过一定影响。她的诗歌创作来源于对祖国的 爱,作品中有占据相当分量的祖国主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分析冯至在四十年代发表的以《十四行集》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旨在揭示出浪漫主义这一重要诗学要义在其诗歌中潜移默化的嬗变,并以此来说明外国诗人及其诗学理论对冯至的影响。可以这样说,1920年代兴起的中国新诗中的浪漫主义在1940年代并没有消失,而是隐秘地被诗人们以现代主义的技巧和手法表达出来。诗人冯至的现代主义诗歌就是一个蕴含浪漫主义因子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自在的诗歌批评史价值是:在一种平实客观的批评语境中,推崇儒家传统诗学思想与审美诗学思想的整合共融;对各种诗歌的体制、源流及艺术特征做了比较明晰的阐述;对历代诗歌的大体风貌予以观照;诗学辨证的内容丰富而精微.其潜在的诗歌批评史价值是:批评应回归文本;建构出诗歌发展史的雏形;诗歌批评应秉持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欧阳江河在诗歌批评中阐释了写作自省和语言自律的元诗歌观念,强调疏离现实而“站在虚构这边”,其诗歌创作渗透着诗人的写作立场,体现了独具一格的写作方式.欧阳江河的诗歌在语言修辞、排列、运用上无不表现出他的“元诗歌”倾向,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元诗歌所产生的对于现实的离心力.面对诗歌在当代的困境,欧阳江河选择“元诗歌”建构“最高虚构的真实”,其诗学体现了当代诗人对生存本身以及诗歌技巧的追问与焦虑.  相似文献   

11.
诗是有意味的生命形式,就是说,诗是借助审美对象蕴涵意味,具有生命意义的整体符号。缘于诗的以形传神,寄情寓意,象征符号。诗的结构是召唤受众填充的象征结构。审美意味是情感意味、人性意味、观念意味、美感意味的集合体。诗是生命形式的创造,缘于心灵体验,生命外化,生气灌注。诗是受众永远填充不完的、具有无穷魔力的、有意味的生命符号。  相似文献   

12.
《森林的沉默》是吴兴华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其内在蕴涵着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和充分的阐释空间,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成为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晦涩难懂而颇具歧义性的诗例,对之进行内部、细部的教学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从此诗所受影响的外部视角,从诗的结构、内涵、意象等方面对此诗进行文本细读,从诗的形式、技法、文本互释等角度阐释此诗的特征,都是对此诗进行教学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歌文化,唐传奇作为中国小说成熟的标志,受时代风尚的深刻影响,诗化现象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诗人入事、运用大是的诗赋词句,抒情化的叙事,意境化的描写,创作的主情性等。  相似文献   

14.
歌行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诗歌样式,属于七言古诗中的一类。黄遵宪在古体诗方面的成就可以他的歌行体作为代表。其歌行共33题35篇,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缘事而发和以文为诗是他创作歌行的主要手法。因此,他的歌行诗有着浓厚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面貌形式,从而开辟了晚清诗坛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5.
《路得记》是圣经文学中短篇小说的佳作,其严谨的结构和鲜明的形象历来被人们称颂。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结合了不同的叙事空间,它通过文本表层和深层结构展示了希伯来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显示出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象征与隐喻,从而体现出圣经叙事的历史书写与神性隐喻交织、文学叙事与伦理教化结合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作为其分支之一的诗歌传播学也处于发展阶段。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古代传统诗歌的传播研究对构筑本土传播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诗歌为切入点,试分析其诗歌在小说虚构语境下的传播类型及通过诗歌在现实语境下的文本研究探讨诗歌文本和小说文本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不平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歌意境是一个开放的整体,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由无限多相互作用的意境再生状态构成。意境再生状态即是读者在欣赏中生发的审美心意状态,以内视觉图景为标志。再生状态是诗人与读者的共同创造,由文本物理场与读者心理场相互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18.
学者任洪渊是当代诗坛中较为独特的诗人之一,其文本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观念的与众不同。在确认任洪渊的诗歌及其理论可以为当代诗歌带来重要启示的前提下,重新思考新诗与传统,语言的个性,语言与生命的契合,正是任洪渊诗歌及其理论的重要特征与组成部分.上述几个方面不但包括任洪渊诗歌观念的历史构成,而且,还在具体描述中,揭示了诗人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早期重要成员徐玉诺,深受小诗运动的影响,创作了近百首品质上乘的小诗。徐玉诺小诗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巧妙运用设问、象征、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真实反映了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的社会黑暗现实,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小诗意象丰富,意境凝重,意蕴深刻,语言简洁流畅,。呈现出沉郁简括的诗风。  相似文献   

20.
焦琳《诗蠲》是清末民国时期重要的一部《诗经》研究著作.以文学性的思想来研究《诗》学是《诗蠲》的一大特点,焦琳《诗蠲》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文本为主、以情论诗、以意逆志、以诗释《诗》上,以文学思想解读《诗经》打破了文学与经学的藩篱,使《诗》脱离了圣人之义的窠臼,重新焕发出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