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正确评价两汉经学与文学的关系,这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原因至少有两方面:一是经学和文学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两者之间的关系决非简单的学术思想和外在表现的关系,而是有着深层文化背景下的互动关系,即两者常常相互接触,虽可分离而又有渗透,虽可辨析而又不易把握。况且两汉历经四百余年,不同时期的经学与文学各自又有不同的演变状态,两者的关系更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二是前人的比较研究虽有点线之功,但并无既定的准的可寻,所以研究者须用才胆识力去梳理有价值的文献,以便较公允地观照经学与文学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文艺接受思想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子>的接受思想与它前代的接受论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淮南子>演化着新变.其理论创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知音有关的接受话题经它的阐发愈来愈显出独有的价值;二是对接受者的差异性问题颇有见解,并对差异性呈何种发展态势与建构形式用例证作了有开拓意义的解说.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学史的叙述在吸取前代和前期学史写作得失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着对学史的认识,以多元化的姿态不断丰富着学史的存在。他们的进步值得肯定,而困惑之处也值得反思,要改变困惑的局面,须求新“变”。求变的因素很多,我们的视点有三个:作方法论上的更新,学本位的回归,读接受的纳入。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自在的诗歌批评史价值是:在一种平实客观的批评语境中,推崇儒家传统诗学思想与审美诗学思想的整合共融;对各种诗歌的体制、源流及艺术特征做了比较明晰的阐述;对历代诗歌的大体风貌予以观照;诗学辨证的内容丰富而精微.其潜在的诗歌批评史价值是:批评应回归文本;建构出诗歌发展史的雏形;诗歌批评应秉持客观和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骚赋是我国战国、两汉时期重要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自从二者出现以后,论者层出不穷,如刘安、班固、王逸、挚虞等对其源流及艺术特色都有或详或略的论述.而刘勰对骚赋的论述则更为详切、完整,在继承前人批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回族作家李万成的草原背景小说是其草原情结的一种情感宣泄.在对立叙述中表现草原地带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揭示坦荡而粗放的风俗民情,彰显蒙古儿女自然磊落的情怀,蕴含着作者对这方土地深沉的眷念之情.对立叙述的深层美学意蕴体现在对悲剧美和崇高美的定格上;深层文学意蕴则主要表现在文本的气力充沛和浓郁的“草原味”两个方面.立足草原文化的底蕴,他能否开辟新的叙述境界还需读者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主要不是靠他的文艺理论上的提倡,而是靠经学语境下创作本身的示范力量。这一个案表明,有时候,文本创作与文学理论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双向关系,而是由中介——文化心理在发挥作用。董仲舒文艺观是寻常的,但创作范式的影响却是非凡的。  相似文献   
8.
张贤亮的小说为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及意义提供了多样性和可能性;张贤亮的小说评论也为文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阐释空间。张贤亮小说评论浩繁的成因主要表现为:评论者醉心于探究作家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之间存在异质同构的关系;现代传媒有力地推动着张贤亮小说评论的发展;读者的热情参与和理性反思是重要因素。张贤亮小说评论所蕴含的文学意味既是功利的,又是审美的、艺术的;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并由此延伸出文学评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充的艺思想的实质是边缘化的艺现。他的“痰虚妄”恰恰弱化了艺的审美性;他反对模拟、主张创造的原旨含义与艺思想的发展并没有直接联系;他对“”和“质”关系的理解有局限性,同时又是泛化的。因而他不足以称为是一个艺思想家。从学理上讲。现代人夸饰他的艺思想,乃误读所致。  相似文献   
10.
王士稹一生诗学著述极富,有诗话著作、笔记著作、选本著作、序跋著作等类型。这些诗学文献是研究清代诗学思想演变的重要依据。将这些诗学文献一一叙录,不仅具有文献学价值,而且具有诗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