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夏星火》2014,(8):9-9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2.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疆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战略选择,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玛纳斯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研究,边试点边总结,提炼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尝试打造具有自治区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嘉善县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制度规范;及时反馈,分级构建培训组织体系;区分产业特点,实行分类培训;择优认定,动态管理。从而建立了较完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体系和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体系。嘉善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浙江嘉善县为研究对象,借鉴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培训效果评价模型,设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评价量表,从农户特征因素、政策因素和培育过程因素等三方面调查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个体特征因素中,参与培育意愿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政策因素中,培育政策支持力度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在培育过程因素中,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符合度和奖惩制度合理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调查分析了浙江嘉善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体,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职业农民的关键.鼓励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农业建设,培育大批爱农业的社会公民,加强其技术教育培训,使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和土地股份信托公司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投入农村和农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切实共享现代经济的发展成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解决三农问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保证农民享有一个平等公民生存权的权利体系 ;营造农民作为一种职业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条件体系 ;培育高效农业体系 ;引导农民加强自身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破解西藏农牧业发展"后继无人"之忧,加快构建西藏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西藏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文章在全面分析西藏农村劳动力现状基础上,根据对职业农民的认识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认为在西藏加大职业农民培育极其重要和必要。针对职业农民特点,文章提出要从创新培育方式、明晰培育内容、科学确定培育对象、创设培育载体等方面加快推进西藏职业农民培育步伐。  相似文献   

9.
汪蕙 《华夏星火》2014,(1):37-3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0.
达川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必须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当务之急是尽快培育出与之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新型职业农民。基于此,笔者在总结近年来达川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就以后更进一步地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2)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关系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泛在学习背景下的河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当前此项工作的现状,发挥泛在学习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展远程教育,升华培训理念,完善教育内容,建设农村学习型社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立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农民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要有文化,更要懂技术,与此同时还能够进行良好的经营与管理,从而在创业过程中体现新时代农民的特色。更让他们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增收致富的先行者,那么培育教材的选用极其重要,本文就本土化特色课程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新型农民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文章简要分析了培育新农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保障粮食安全须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战略。当前,保障粮食安全迫切需要解决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农活"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种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因此,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业人才队伍;要确保财政支农投入保持较快增长,逐步增加对种粮农民的收入补贴;要适度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与专业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逐年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城市的繁荣与农村的萧条形成巨大的反差。将来谁种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以株洲市为例,分析了株洲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现状,提出构建"1+2"新型职业农民立体培育模式,并针对不同的产业领域、培训对象、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有效的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基础是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增强农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最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更新观念,首先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入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培育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夏丹 《华夏星火》2013,(2):20-21
综观蚌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其带来的最大的启示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要义就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焕发出更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蔡巧燕  张西华 《科技通报》2019,35(8):222-225,230
本文以"农资营销班"为典型案例,从学徒制的视角出发,结合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探索"定向培养、农学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一年中,赤峰市元宝山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工作,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核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进步,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农产品市场网络日趋完善,科技示范和服务步伐加快全区农业增加值实现9.28亿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91元,比上年增加88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