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高考进入倒计时,考生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复习准备,此时,家长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有些家长比孩子更紧张、焦虑;有些家长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该如何来帮助孩子;有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非常敏感,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2.
德龙 《家长》2001,(Z2)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常常会因紧张、困惑等而产生心理压力。问题是,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地找到自我调节的方法,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呢?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许多家长让孩子业余时间学画画、学唱歌、学外语、学电脑等等,这些活动大量占据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会感到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独处,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家长不要去干预。  相似文献   

3.
1.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应使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健康心理是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由于竞争日益加剧及沉重的学习压力,青少年面临种种困惑和烦恼,心理压力极大。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家长不容推卸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4.
由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方面的压力增加,家长、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给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初中孩子造成很多心理压力,尤其是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尤为突出。如何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是我们教师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让孩子不怕学英语 在孩子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一位智慧型的英语启蒙教师,会在期初新生家长会上,告知家长朋友不要无谓地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还孩子一片宁静而明亮的天空.  相似文献   

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超长假期线上上课模式,给中学生及家长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人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地在家中上网课,这本是促进学习的途径,但却让学生们有了正当玩手机的理由,亲子间的矛盾冲突也主要集中在手机使用上。那么,复学后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摆脱智能手机成瘾?本文分析了青春期的孩子手机成瘾及戒断的不同阶段性心理特点,探讨如何在手机戒断阶段避开孩子情绪管理的雷区,预防出现极端行为,引导家长帮助中学生顺利摆脱假期网瘾。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成千上万家长的心。许多家长都把高考看成是改变孩子命运,甚至是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在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家长们往往比考生还紧张,从而人为地(虽然并非故意)制造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考生的情绪,不但未能帮助考生安心备考,而且还加大了考生考前的心理压力。心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上珠,承载着父母所有的爱与希望。父母从本意而言永远不想给孩子带来一丁点儿的伤害,只想帮助孩子得到最完美的幸福。然而,美好的初衷却不一定代表正确的行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把沉重的心理压力转嫁给了家长,父母们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生怕自己的孩子成为人生竞技场上的失败者。因此,有的父母会把几乎不近人情的严格要求当作驱使孩子前进的鞭子,又用“爱”作为掌控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睡眠对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睡前教育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睡前教育好处多◆帮助孩子放松身心在静谧、安逸的氛围中对孩子进行睡前教育,能够让他忘记不愉快的事情,缓解心理压力,带着愉快的情绪甜甜地进入梦乡。◆增长孩子的见识,  相似文献   

10.
期望值的冲突家长的期望值使孩子身心疲惫。当家长的心愿超过孩子本身的能力时,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专家认为,每个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有差异,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也正趋向多元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切合实际。保护溺爱孩子的冲突过度保护与溺爱导致孩子的无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高考时,我们夫妻俩及早请了假.制定了接送、营养、休息等多套方案,如临大敌般拉开了架势,准备全方位照顾参加高考的儿子。儿子却不乐意了:“爸妈,你们干吗搞得如此紧张.弄得我心里直发怵。是我高考。又不是你们……”的确.家长的过分紧张和不当言行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积极备考.甚至会影响孩子临场发挥。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与父母得当的感情投入能够帮助孩子从容应对高考,取得佳绩。那么,孩子高考,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中国大多数孩子都缺乏挫折教育,使得一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即便有些家长意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放手",客观评价孩子,及时舒缓孩子的心理压力以及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李亚男 《家长》2016,(4):10-11
高考日益临近,为了给备考的孩子帮忙,家长们又开始忙活起来了。可是家长如果帮忙帮过了头,就会好心办坏事,加剧孩子的心理紧张,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妨碍孩子的正常发挥。据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马志国分析,家长帮忙帮过头有这样几种表现:期望过高、关注过度、管束过严、唠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生厌学现象分析1.家长期望值过高,学生心理压力大,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素质教育的口号提了多少年了但不少教师,家长传统的应试教育认识并未彻底根除,有的学校为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学生在学校时间长,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不准适当的  相似文献   

15.
“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这是不少教师以往联系家长的一种常规方式。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学校、家庭“面对面”地协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家长工作、增加孩子心理压力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家长陪读ABC     
家长陪读,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是有好处的,现提出以下几点陪读意见,供家长们参考。一、要耐心,不要急躁。有的家长在陪读过程中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孩子,有的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些做法,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厌烦学习。孩子掌握  相似文献   

17.
(1)孩子偶然考了不好的成绩,家长的反应?A.安慰孩子,帮助孩子找原因,适当补课。B.漠然处之,淡化紧张空气。C.惩罚孩子,责骂孩子没出息。(2)孩子期末考试不及格,家长的态度?A.很难过,决定假期帮助孩子补课。B.很严肃,把孩子叫过来,让他写检查,找原因,订计划。C.很生气,连打带骂。(3)学校都是请家长,说最近孩子学习有退步,家长回家后的表现?A.冷静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B.对孩子责骂,告诉他今后一定要努力,再退步决不轻饶。C.不以为然,反正孩子也没有什么出息,没放在心上,或把气全撒在孩子身上,惩罚孩子。(4)发现孩子作业答错了…  相似文献   

18.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如何帮助你的孩子提高考试成绩,下面是一些教育专家为家长提供的几项有效方法。一、查明考什么和成绩怎样用。要求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向家长通报考试的时间、范围,以及考试后成绩怎样用。这一方法对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提高考试成绩是有帮助的,家长可以根据学校宣布的考试范围督促和帮助孩子学习。而且成绩下来以后,家长可以找出孩子存在的差距,及时采取措施。二、教你的孩子“考试精明”。1.计算时间:如果你不能很快地回答一个问题,不要延误。在你快速地完成了你能轻松回  相似文献   

20.
要教育好孩子,老师或家长首先要真正了解、理解、尊重、爱护孩子。因此,我们只有深入孩子的心灵,才能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帮助其排忧解难,化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有效地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将教育的要求有机地内化为孩子的自觉行动。孩子们年龄小,正在成长变化,虽然日趋成熟,但终究不是成人,出现差错是难免的。而且一般来说,出现行为偏差大多是一时冲动控制不了自己。故而,教师与家长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认为孩子的一切行为偏差皆属于思想道德败坏。有一个名叫倩倩属马的女孩,平时热情大方,特别喜爱小玩艺儿,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