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冰球运动是一项极为激烈的对抗性运动,两队队员相互频繁接触,难免身体受到损伤。积极预防冰球运动员的运动性损伤,以及伤后的心理训练,对促进运动性损伤的恢复和提高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正确的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是预防冰球运动运动性损伤的有效措施。想象训练、念动训练是运动员伤后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时应注意排除杂念、放松身体、较好的身体条件与环境等,只有持之以恒的心理训练才会对运动员伤后恢复与技、战术水平提高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冰球运动是世界上对抗最激烈的运动之一.良好的体能水平是冰球运动员合理发挥技术,巧妙运用战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良好的体能训练方法对训练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总结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冰球运动员体能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冰球运动体能训练采用功能性训练这一新型体能训练方法.阐述了冰球运动员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内容和具体训练方法.在当前的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功能性训练是一种新型的体能训练方法,希望能尽快应用于冰球运动体能训练之中.为我国冰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冰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影响冰球运动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战术意识的内容及影响战术意识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时间模式与血乳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血乳酸检测和训练录像分析等手段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比赛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冰上训练中常用训练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出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冰上训练采用的技、战术和部分体能训练运动时间较短、间歇时间相对较长 大部分训练密度相对较小 训练累计负荷量与比赛累计净运动时间相比略少 技、战术训练和部分体能训练后血乳酸值较低。说明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较小,尤其是训练负荷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在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受内外多因素的影响常有临场发挥失常现象的发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怯场",所以加强冰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培养其临场自我调节能力和克服"怯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具有降低赛前焦虑水平、调整比赛的情绪状态、建立比赛的自信心、培养最佳赛前心理状态等作用,提出赛前采用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心理调节与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现代冰球比赛充分证明团队凝聚力对战胜对手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培养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尤为重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对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培养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青少年冰球运动员中存在着不断增强的自我意识导致团队观念淡化、团队合作意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在冰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强协同配合能力的培养,在激烈的比赛中通过提升技战术水平培养默契配合的精神,构建良好的冰球运动队体育文化氛围等提升途径,为有效提升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团队凝聚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谈冰球运动员冰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车毅 《冰雪运动》2005,(1):27-29
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冰球运动员冰球意识的概念,从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冰球意识的构成要素.对冰球运动员在冰球技术战术训练中培养冰球意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冰球运动员进行战术意识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冰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身体素质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身体素质不是相辅相成,而是高低相错的,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冰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影响运动员战术意识水平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战术意识训练的具体方法,并在中国青年队、哈尔滨体院队进行了测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耿华  关晓波 《冰雪运动》2009,31(4):29-3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儿少冰球运动员的特点入手,指出儿少时期培养冰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儿少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因素、身体素质训练因素、技战术理论知识及技术训练因素、文化素质因素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据年龄敏感因素进行培养、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理论知识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对抗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具体训练方式、方法,为广大冰球教练员、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是一支冰球队伍形成灵魂人物、核心团队,形成自己独特战术风格的中心训练环节。冰球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是影响战术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接球意识、传球意识、带球意识、无球策应意识、整体进攻配合意识、防守意识、区域攻守转换意识等构成了冰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组合;良好的大局意识、积极向上的个性意识、主动的团队协同配合意识、临场战术组织能力是评价战术意识的重要标准。系统的理论学习,模拟实战训练,提高运动员观察、判断能力的专项训练是培养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子冰球战术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君  李克良 《冰雪运动》2010,32(2):25-27,61
冰球战术训练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建立积极的比赛战术意识,在比赛中能够积极滑跑、策应,主动制造突破、射门机会少,高水平的战术训练对提高在女子冰球队的整体战术素养与水平具有重要的道作用。提出在战术训练中应遵循先进攻、后防守、先个人战术、后集体战术和队战术的这一重要原则,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战术训练的内容和比例应进行区别的对待,合理运用战术训练的原则;把握战术训练的形式和方法,注重战术训练结构的合理性,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防守战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减少比赛犯规行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凯  李庆明 《冰雪运动》2010,32(1):30-34
正确认识比赛中运动员犯规带来的危害,对加强和规范技术动作合理性,强化合理阻截意识,减少比赛中运动员犯规行为,提高比赛的胜出率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世界女子冰球运动员犯规的特征,我国运动员犯规与失分的关系,提出采用强化针对性技战术训练、加强心理训练、学习现代冰球理论、提高抗裁判员失误判罚的能力等措施减少与预防比赛中运动员的犯规行为。  相似文献   

13.
马驰 《冰雪运动》2007,29(6):13-15
针对冰球战术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对运动员或学生掌握及运用战术的能力缺乏全面、客观和透彻的了解,对战术方法学习效果评价比较困难等问题,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冰球战术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冰球战术概念、战术方法理解、战术运用和战术意识等方面直观、形象地表达冰球战术变化的时空特点,使冰球战术教学客观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季伟光 《冰雪运动》2008,30(4):29-31
如何振兴我国冰球运动是广大冰球爱好者最为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需要我国冰球行业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学者和科研人员去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分析我国冰球运动发展的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对解决相关问题的观点与建议,提出扩大提出采取政策措施,设立冰球运动发展的专项基金,扩大冰球运动基点校数量,增加冰球场馆对基点校和业余冰球俱乐部免费开放的时间,使我国冰球运动的人口数量得到有效增加;深刻认识冰球运动制胜规律,更新训练理念,创新训练方法,提高冰球运动员体能、技能训练的质量与实效性,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特点与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陈晓华 《冰雪运动》2008,30(6):28-30
冰球比赛新规则中对比赛中在队员犯规后的处理上和解除的顺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对冰球运动的技战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着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并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全面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自动结束处罚”的概念进行剖析,并采用归纳法将其分成6种类型,并结合实例对每种类型进行深入研究,为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能切实把握规则变化的实质,改进训练工作和裁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晶  李煊  孙春雨 《冰雪运动》2010,32(5):24-28
只有不断提高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我国才能迎来冰球运动的又一个春天。提出把握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生长发育的规律,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同时,注重骨骼、内分泌、神经、内脏器官等各个系统功能的提高;加强文化知识与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荣誉感、责任感和凝聚力;加强心理训练,培养良好战术思维能力、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从实战出发,注重传、接、运球技术训练,攻、守技战术训练,多组织各种类型的比赛,在实战中积累比赛经验和培养良好的战术意识。  相似文献   

17.
麻正茂 《冰雪运动》2009,31(3):20-25
通过心率团队系统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负荷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比赛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冰上训练中常用训练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出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技、战术训练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80%;体能训练Ⅰ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85%;体能训练Ⅱ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90%(前锋)、70%~85%(后卫),体能训练Ⅲ的强度为最大心率的70%~90%。说明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冰上训练中运动员处于极限心率状态的时间很少,运动负荷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李建民 《冰雪运动》2010,32(5):20-23,28
为冰球攻防战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上保障,深化现代冰球战术理论研究,形成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冰球运动战术的理性认识。运用系统论的理论观点与方法,对冰球运动攻防战术系统构成的因素,战术系统的结构和战术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和认识。认为冰球战术系统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战术系统的结构决定着战术系统功能的特性;冰球战术系统功能的优化体现在系统因素的优化和系统结构的优化,两者缺一不可。提出优化冰球技战术系统是国内冰球技战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