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微博作为依托信息网络的平台,在新媒体发展中发挥着其自身优势。"ElopingKarRoy"是一个粉丝数量大、活跃度高、互动性强的粉丝微博,其微博内容的设置及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微博"ElopingKarRoy"的内容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粉丝微博传播的内容特点,进而探讨粉丝微博的传播力。本文认为粉丝微博的内容传播受到频率、内容、形式、特色等综合作用影响,粉丝微博通过内容的传播达到了粉丝用户的内容需求和心理满足,从而产生了一定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2.
黄鑫 《东南传播》2018,(5):70-72
互联网时代充斥着权力符号与商业逻辑话语的语境下,网络粉丝社群日益表现出商业化与产业化的趋势."粉丝经济"这一视域有助于对2017年B站"萌战"活动所引发的系列事件进行分析,并探讨数字媒体产业中网络企业如何将用户转化为粉丝群体,创造出虚假的"荣誉感"以鼓励用户的参与和活跃,使用户成为生产数字内容的劳工.本文将分析商业意识形态是怎样通过建构"粉丝经济"以进一步把握互联网粉丝社群的生成和演化的机制,渗透互联网领域,对用户的意识形态加以操控.  相似文献   

3.
晏青  杜美玲 《新闻记者》2022,(12):53-66
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成为粉丝文化生产、传播与治理的重要场域,其中粉丝文化治理是理解此场域的关捩点。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微博平台将法律、社区规范、算法技术等统筹起来进行粉丝文化治理,国家、社会与用户三者之间共同构成了平台治理的主体框架和逻辑秩序,并生成“正能量粉丝”与新粉丝文化逻辑。研究揭示了我国社交媒体平台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逻辑及其互动结构,为理解我国平台社会中独特的治理模式与粉丝文化趋势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闫宝  畅榕 《东南传播》2016,(12):90-92
本文以媒体赋权为视角,对偶像产业的最新发展进行了分析。全文从偶像塑造、粉丝参与、IP运营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偶像塑造方面,本文讨论了"网红"式的偶像生产,直播化的"偶""粉"互动,众筹型的推广营销、跨界式的多元经营等问题。在粉丝参与方面,本文讨论了粉丝自组织应援,粉丝全程参与偶像养成及粉丝创造虚拟偶像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偶像与粉丝之间直接的、深刻的、多维度、多元的链接构成了"互联网+"情境下偶像产业的核心,偶像产生的过程由传统的"单向、受控、一味接受"转变为了"互动、自由、自我创造",这进一步促成了偶像、粉丝、经纪公司之间权力的重新分配和关系调整。偶像与粉丝正逐渐摆脱经纪公司的控制,成为了各自有权的个体,相互作用,而偶像产业的一切都正在或将要为之转向。  相似文献   

5.
王志爽 《东南传播》2020,(10):12-16
2019年9月16日23时,台湾地区流行歌手周杰伦发布单曲《说好不哭》,一度引发粉丝"朋友圈屠屏"现象,其中"青春"成为粉丝中最具现象级的关键词。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粉丝文化创作空间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青春叙事",集中构建了一种属于"青春"的集体记忆。粉丝个人的成长、21世纪初期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其中媒介流变的复杂性、以及时代的总体印象是粉丝记忆的主要内容。在记忆建构上,周杰伦粉丝的青春记忆可以归纳为"情景记忆框架"与"语义记忆框架"两类叙述框架。在饭圈文化变迁与现代性困境来袭的宏观社会背景下,"青春"反复被粉丝提起,因为它承载了美好而温暖的回忆。粉丝在记忆的搜寻与提取中缓解了现实压力,在互动中获得了情感共鸣,以此应对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裂痕。  相似文献   

6.
黄瑛 《新闻世界》2014,(9):137-138
粉丝作为一种特殊的受众,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兼具生产者的角色。粉丝往往会根据共同的爱好在互联网上自愿组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并利用这个共享的平台进行粉丝文本的生产。本文选取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百度贴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分析粉丝们在百度贴吧里的互动交流以及他们生产出的各种粉丝文本,从而对他们的文本生产行为进行归类梳理,并试图探讨粉丝从事文本生产的意义与动机。  相似文献   

7.
伴随互联网蔓延,社交媒体的泛化,逐渐衍生进化出粉丝营销,即基于人-人的朋友关系的粉丝社群间的营销模式。粉丝营销模式中不再是以消费者的名称、会员卡号或者手机号码作为惟一识别,海量涌现的数据信息为品牌营销带了机遇和挑战。纵观业界,小米、亚马逊等粉丝营销成功案例借助大数据应用"科学化"地提升了品牌与粉丝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度。本文基于对大数据本质及其蕴含的营销价值的深度剖析,契合业界粉丝营销中大数据应用案例,以粉丝定位、产品定制、品牌传播和粉丝管理等为角度,总结提炼大数据变革为粉丝营销带来的五大利益,高度概括大数据应用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丝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代称,更是一类社会文化的表征。在当今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网络媒介对于粉丝队伍的壮大以及粉丝文化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三个层面探讨新媒介时代中网络为粉丝积极参与媒介内容作出的贡献,网络对粉丝团内外权力运作的影响,以及粉丝在网络上构建的阐释性社区及其对集体身份的想象。  相似文献   

9.
电视竞争日趋激烈,各省级卫视都在抢拼市场份额。纵观整体形势,可以将现在的电视媒体竞争归纳为:找准定位,确定目标受众群,将之培养成为稳定的"粉丝",并利用新媒体的各种新技术、新平台,不断巩固、发展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与之形成有效的互动,达到良性循环,从而提高自己的媒体竞争优势,在新形势的电视媒体竞争格局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用"粉丝效应"来拉动"粉丝经济"。  相似文献   

10.
音悦台是一个专注互联网高清MV的视频网站,从2009年上线以来,依靠精准的品牌定位,成为音乐市场中的翘楚。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等方法,对音悦台的依靠"粉丝经济"运营策略进行分析,运用粉丝受众的细分调查,借此了解当下高清MV播放网站的受众特点和发展现状,为依靠粉丝运营的媒体提供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世界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信息交互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2004年蒂姆·奥莱利提出了"Web2.0"的概念,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就正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依靠新的技术与理念,旧的商业模式开始被颠覆。"粉丝经济"作为网络经济中的新的经济形态,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因素。由此,给予关系创建与维护的新的营销模式正在改变着世界。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调查法和观察法,从粉丝经济的背景下,对"罗辑思维"的商业与营销运营模式进行介绍,试图总结"罗辑思维"的粉丝运营经验与规律。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时代,面对诸多网络"大V"、舆论领袖的言论,V粉丝们如何能够快速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合理运用媒体提高自我,服务社会呢?本文试从理性选择、加强质疑、全面理解、把握底线四个方面来解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媒体的角度探讨"粉丝"出现的历程及其影响.文章认为,作为一种新兴的流行现象,"粉丝"及其繁衍出的一系列现象对当代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粉丝文化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势态,产生年均数万亿元产值的平台化“粉丝经济”效应。论文考察粉丝数量暴增现象的辩证性反面——粉丝分化、迁移和抵抗,为粉丝群体与平台资本之间的关系提供解释。基于日本虚拟主播社团“彩虹社”的粉丝调研,指出:网络亚文化粉丝个体间的言语摩擦与利益纠纷不足以解释整体性的粉丝区隔;而平台在市场战略层面的“出圈”,在日常实践层面的数据化运营,在文化塑造层面的主流化生产逻辑,是造成粉丝群体迁移的直接原因。在平台迁移过程中,粉丝群体虽遭遇了不可弥补的文化折损,但他们仍通过在线抵抗、边界守护和符号创造,抵御来自商业逻辑的侵蚀,维持文化认同,并表达对平台内容“去二次元化”的失望。  相似文献   

15.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微博,并成为庞大的微博粉丝群。本文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分析粉丝行为的一些特征,并根据研究结论对想要增加粉丝及影响力的博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的自媒体人,他们依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和流量,实现变现.然而,在如今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仅仅以文字等内容实现变现的微信公众平台早晚会被消耗殆尽.专业的运营团队、多元的盈利模式、打造品牌化传播策略才可能在自媒体时代占领新的制高点.本文将基于微信公众号"胡辛束"这一个案,探析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型,看胡辛束是如何实现以品牌化取代个人化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意图在连接着媒介资本逻辑与粉丝自我呈现双重动力的网络空间中,探究"他建"与"自建"相结合的粉丝媒介形象呈现现状,并对粉丝形象的形成进行思考。研究发现,"他建"粉丝形象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博弈的结果,粉丝"自建"形象则以流动性的行为逻辑为特征,并由于话语体系差异、受"他建"形象牵制等问题固化了原有刻板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环境当中,"粉丝"文化已成为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分析了粉丝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实质,从认同的角度探讨了粉丝的几种身份及心理认同,粉丝是消费者、制造者和偷猎者。他们在追星行为上也表现出"追星"的心理特征。从个人情感投射、个人期望、新型双向陪伴三个方面,分析了粉丝身份建构的社会影响,指出了粉丝文化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社交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成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自媒体账号,自媒体营销也应运而生。随着资本的注入,这些自媒体本身也成为了消费者的关键意见领袖(KOL),与明星、名人不同,自媒体博主由于更贴近消费者生活,他们的意见会显得更为真实可靠,于是他们开始更多地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粉丝经济"宣传品牌方的产品,甚至是自己的产品,从而获取利益。以Bilibili弹幕网UP主"纳豆奶奶"为例,总结其自媒体营销策略,并分析其背后的受众心理,为品牌的社会营销以及社群经营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社群娱乐性更强。他们借助媒介工具完成了粉丝狂欢,也带了从未有过的文化新景象,使粉丝文化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粉丝容易聚集,也更容易解体。这种不稳定性的产生与不同社交媒体产品的交互设计带来的信息传播效果不同有关。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粉丝社群的网络民族志研究,发现网络粉丝社群的新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互动和冲突,而对粉丝仪式的合理运用则可以使社群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