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信赖教师、亲近教师,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教师的循循善诱也才能成为可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李万忠 《甘肃教育》2014,(23):17-17
正学生评价教师即学生评教是有政策依据的,在《教师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对教师的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由此可见,学生是有权评价教师的,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也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师生长期朝夕相处,教师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无一不在学生面前有所表现。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用亲切语言温暖学生传统的品德课教学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课堂主导。而新课改中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再进行权威性的"对子"交往,教师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变成了与学生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活跃,甚至教师的信息量有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落后于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配合,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愉快学习,真正打造快乐课堂。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以师道尊位、板着脸、端着架子和学生交往,这样学生会敬畏、疏远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代沟,他们不愿接近教师,不喜欢教师,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要主动地和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语文教师要毫不吝啬地、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表扬鼓励学生,通过表扬鼓励,让学生增强自信,亲近教师,亲近语文学科,这也是教师爱学生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其次,给学生以尊重。在语文课上,尊重学生主要是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阅读见解,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闪光之处和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文本展开的不同形式的对话。它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教师与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关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开始。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文本的读者,与文本的对  相似文献   

7.
栗阳 《河南教育》2007,(7):104-104
多边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关系,调动教师、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创新意识与行为.  相似文献   

8.
一个学校存在着多种形式的人际关系,如领导与教师、领导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关系组合。但在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吴迪 《上海教育》2008,(7):52-53
教师只有不断走近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熟知学生,学生才会和教师做朋友,让教师去分享他们的喜悦;也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教师才能够倾听他们的烦恼,分解他们的忧愁,消除他们的焦虑。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是最可信任的,他们才会把内心世界向教师打开。  相似文献   

10.
强化学生意识是解决实习教师自我展现、初任教师茫然失措、成熟教师自以为是等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学生意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信奉并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统一、自觉的心理活动.强化学生意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起点,使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动力,让教师专业发展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1.
有的教师,学生一见到他就围上去问这问那;有的教师,学生见到他便避而远之。这其中的原因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不同。教师的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那么怎样提升教师的魅力,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呢?一、优雅自己的仪表,提升教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徐卫 《海南教育》2008,(10):16-16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理解尊重是和谐教育的原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降为4.9%,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却达到15.3%。这说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受到严重的挑战,当今教师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育。教师要求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学生追求个性展示、想要特立独行;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与考试有关的书本知识,学生觉得看什么书是自己的事,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统一规范管理,学生想要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14.
正一、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其工作岗位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即教书育人。教书方面:韩愈说教师的职责就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即是教学生道德伦理、传授毕生所学的知识、替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理解教学过程中要讲述的道理,指导学生学习。育人方面:教师可以说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例如:如果教师出现打骂学生的事情,学生可能就会模仿,在学校与同学打架、斗殴,所以教师的形象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言行,教师应该对个人的仪表形象提高重视。  相似文献   

15.
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力因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五年制高职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比较复杂,教师人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比积极方面大。五年制高职教师人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态度、教师的性格和工作责任心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的。五年制高职教师要通过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积极悦纳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人格,发挥教师人格的积极教育力量,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是典型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无精打采,完全处于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的教学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与看客,甚至有些教师唱独角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那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师的学生观存在的偏差主要为重知识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制度轻情感等。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影响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其应对措施是倡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发展性的学生观、主体性的学生观、个性化的学生观和移情性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是指教师、学生、教材诸因素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的和谐气氛,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是其中主要的因素.为此,必须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教师所讲的知识与学生所需的知识、教师的讲课深度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及师生情感等和谐统一.教师与教材和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是实现课堂教学和谐美的前提.前者,要求教师把所讲的内容,所用的方法及所表现的情感与教材和谐统一;后者,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使之与教材初步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是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而且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得不到应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