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二十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二十四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梳理《法律典》编辑出版的进程,总结《法律典》编纂工作经验,对于推动《中华大典》这一伟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完成,指导今后类似大型类书的编纂出版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6年是《中华大典》的收官之年。历经20余年的辛勤编纂,《中华大典·法律典》已全部完成出版,献于世人。《法律典》作为《中华大典》24典之一,工程宏大,任务艰巨,编纂过程复杂且繁重、费时且艰辛,是一个重大的、系统的史料整理过程。作为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法律典》是一部中国古代法律史料的宝库,是一部中国传统法律的大型类书,它的出版具有史料保存、人才培养和工具书编纂等重大贡献,对推动法学理论研究、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建构中国现代法治图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历代林业典籍之大成当今环境保护之渊鉴《中华大典·林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集古代林业经典之大成的类书,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领域最重大的一项文化工程,它囊括了中国古代森林资源及林业科技与文化全部重要资料。全书分为:《森林培育与管理分典》,《森林利用分典》,《森林资源与生态分典》,《园林风景与名胜分典》,《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共五个分典七巨册。其编纂整理工作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教授担任主编,由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负责各分典的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法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其中的刑法观念与刑法制度更是中华法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曾以其独有的特色与魅力备受世人瞩目,也曾以其发达与完善的典章制度吸引万邦来朝,为东亚诸国树立了楷模和典范.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刑法法律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大典·法律典·刑法分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编纂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4月2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大典》中西部片区工作会议在重庆北碚召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承担法律典主要任务的出版社参加会议并承担会务工作。周安平社长向中华大典办公室领导汇报了法律典各分典的编纂出版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1,(11):F0002-F0002
《经世大典》系元代官修政书,又名《皇朝经世大典》。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编纂,赵世延任总裁,虞集任副总裁,次年五月,修成。全书880卷,目录12卷,附公牍1卷、纂修通议1卷。全书凡分10篇:君事4篇,即帝号、帝训、帝制、帝系;臣事6篇,即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各典复分若干目。是书编成没有刻印,只以稿本保存。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典·文学典》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是我国学术界前辈耆宿程千帆先生亲自主持、组织的项目,也是《文学典》最先启动,列为试点的部分。其中直接参与并作为具体负责人,有卞孝萱、郁贤皓、吴企明等,都是我们唐代文学界有卓越成就的著名学者。 这一有数百万字的大书出版后,我有机会通读,感到这一分典确符合“编纂通则”所说的,是对汉文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类整理,为学术界提供准确翔实、便于检索的分类资料。 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作品众多,文学体裁多样,并形成了不少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8.
黄光辉 《兰台世界》2016,(3):123-124
《通典》是第一部政书体史书。《职官典》作为《通典》九门之一,记述了历代官制沿革,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官制史料,是研究官制史的必读之书。本文主要对所见《职官典》的史事讹误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9.
《中华大典·哲学典》(以下简称《哲学典》)包括:《儒家分典》(共七册),《诸子百家分典》(共三册),《佛道诸教分典》(共六册),计3200万字。《哲学典》,是《中华大典》24个典中第一个完全出齐的典,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李宜琛早年学习法律和后来在民国任教、任官的重要经历,并对李宜琛编著《民法总则》的时代背景及此书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宣部,对《中华大典》座谈会的8开以及《中华大典》部分分典的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开好这次座谈会和做好今后大典工作,岚清同志、关根同志十分关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刚才,大典工委会主任李彦同志介绍了编纂出版情况,友先同志对进一步做好大典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几位专家和出版部门的同志讲了编纂出版工作中的体会和情况。今天座谈会开得很好,必将对做好下一步大典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中华大典》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项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了不起的文化大工程。中国有句古语,盛世修典,《中华大典》的编…  相似文献   

12.
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著,是一部公认的史学典范之作,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马端临著述《文献通考》时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书中讹误之处难免.本文对其中帝系考部分内容略作分析,以期为研读和运用《文献通考》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华大典·农业典》最后六个分典今年付梓面世.以古籍整理与数字平台编纂路径为创新点,借助当今媒介技术和数字化系统,打破传统编纂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科研立项、团队整合、数字平台、制度管理、编校合一、责任到人、快速推进的古籍整理新模式,对我国古籍整理科学化、系统化、数字化、抢救与保存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正式发行日文版《中国新闻周刊》的日文版——《月刊中国新闻》已于5月26日在日本正式出版发行。5月23日,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在东京会见了《月刊中国新闻》的主编张一帆和副主编赵允,对这本进入日本主流社会的首家中国时政杂志寄予厚望。张一帆介绍说,虽然目前日本各大媒体不乏有关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曹智 《兰台世界》2011,(6):75-76
中国“民法”的语源来源于欧陆,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当我们在凭借西方的法律概念来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时,应特别注意传统中国的法律环境,此乃正确把握传统中国民法的基本立场和客观态度。  相似文献   

16.
应用图书分类法的原理编制图书分类表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民法”的列类并不科学,不能满足类分文献资料的要求,并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法的语源来源于欧陆,并非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当我们在凭借西方的法律概念来了解中国传统法文化时,应特别注意传统中国的法律环境,此乃正确把握传统中国民法的基本立场和客观态度。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要用‘三个一流’来推进《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在长江出版集团最近召开的《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第四次领导小组会议上,集团总经理王建辉说,“《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是湖北承担的一流的大型文化项目,代表国家的水平,要承担一流的责任。在目前没有国家任何补贴的情况下加大对‘大典’的资金投入,全力推动这项重点工程尽快出版。希望各方面给予一流的支持,保证这一项目在‘十一五’中后期完成,达到一流的编纂出版水平。”《中华大典》是新中国最大的图书编纂出版工程,属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收录上自先秦,…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13日北京时间18时,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评选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卢广拍摄的《中国河南艾滋病村》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武汉晚报》摄影记邱焰拍摄的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了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对中国新闻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但是烦恼也接踵而来,《非典时期的婚礼》中的男当事人陈英和亲属获此消息后,以照片侵权为由向邱焰索要赔偿,  相似文献   

20.
前年我写了一篇《书太多了》,登在《读书》1988年第7期上,里边摘录两位英国作家的文章,其中第二人是G.C.Squire。最近在旧书堆里翻出他的一本随笔选集《美人鱼酒店里的生活》,重读了一遍,里边有不少篇谈到与书有关的事情,现在挑出三篇来给《读书》的读者做个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