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教育教学论坛》2015,(10):145-146
针对石油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与油田生产实习相结合,研制以生产安全培训演示软件和开发动态综合仿真模型为核心的油气田开发仿真教学系统,包括井仿真模型、开采仿真模型和注采系统仿真模型。该系统具有显示直观、综合性强以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等特点,既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回顾所学专业知识,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石油工程岗位的任务和特点,为学生从事石油工程工作打下实践基础,促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油气田开发仿真教学系统对于拓宽专业实验教学思路、完善专业实验室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 G43-7井储层胶结疏松、注汽注不进、原油黏度高、易出砂等问题,利用 Meyer 三维压裂防砂软件对 G43-7井裂缝形态及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现场施工过程中通过小型压裂方法对泵注程序进行实时调整。压裂防砂施工后累积注汽量799 m3,初期日产液18.6 m3,日产油5.1 t,累积产油781.7 t,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井的成功实施为改善稠油热采井注汽效果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工业系统多存在非线性耦合、时变、滞后等特性,难以建立精确机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采集过程运行中的历史数据分别建立非线性系统的RBF、LS-SVM和KPLS 3种预测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所建数据驱动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被用于控制、预报和评价生产过程和设备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3623S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的采空区内煤炭自燃的问题,提出了对该工作面采取随采随注的采空区注浆工艺方法。介绍了注浆工艺方法过程,简述了注浆工艺过程的控制,总结了注浆工艺过程的注意事项,分析了随采随注采空区注浆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蒸汽吞吐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6个吞吐周期的最优周期产油量和周期注蒸汽量。与实际周期产油量和实际周期注汽量相比,均明显增加。得出累积注汽量和累积采油量关系曲线(注采关东,曲线)。将该注采关系曲线外推估算该井未来周期的累积产油量和累积注汽量,从而达到对蒸汽吞吐井生产能力音勺预测。  相似文献   

6.
混合遗传算法在供水管网优化调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混合遗传算法来求解供水管网的一级调度问题.主要采用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调度的历史数据作为模型验证.在遗传算法生成初始种群时,引入支持向量机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用较优的一类历史数据作为初始种群,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改进的遗传算法技术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证明,采用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提高供水管网调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现阶段基于多品种生产的预制梁厂设计和排产传统方法的缺陷,通过对预制梁厂设计和生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合优化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品种生产的预制梁台设计和预制梁厂排产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将优化方法同传统算法相比较,证明优化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辅助施工单位进行预制梁厂设计和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6,(12):28-31
针对某一注采井网,以管流公式、达西定律、势的叠加原则、多井干扰理论等为基础,利用储集层非均质性描述、吸水指数、采液指数、井底压力等数据给出计算大孔道位置分布和尺寸分布的数学模型,用随机模拟方法模拟显示大孔道的尺寸分布和位置分布.对某油田的复合驱试验区进行大孔道计算和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基本吻合,这对于油田堵水调剖,优化聚合物颗粒粒径级配,优化调剖剂强度、用量、段塞结构、注入速度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我国PMI的变化趋势,对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存在对历史数据的作用均衡看待的弊端和预测结果比较笼统的问题,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设置权重以及采用模糊数学处理预测结果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改进,然后应用改进后的模型对我国PMI进行预测,得到2019年4月我国PMI为50.365。  相似文献   

10.
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对某铀矿的原地浸出采铀中流动反应进行模拟,是一个动态的反应输运过程的模拟.在模拟中,把整个溶浸采铀过程分为酸化期、生产期和溶浸末期三个阶段.模拟采用某矿山的地质参数及生产中的抽注情况,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溶浸采矿过程中的地下水活动,对原地浸出采铀的生产甚至整个地下溶浸采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生物发酵补料生产中自动化程度低和补料量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GA-BP的微生物发酵过程智能补料控制策略。基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工艺特性,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发酵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并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AGA对BP神经网络动态补料控制模型的权值进行优化。将建立的AGA-BP智能补料控制模型嵌入到ARM11控制器中,计算出当前最佳补料量,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对补料执行模块进行远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菌体浓度在AGA-BP补料策略控制下,相比人工补料提高了8.62%,相比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提高了4.55%。因此,基于AGA-BP的补料策略具有更高的补料控制精度,有助于生物发酵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发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提出模糊时间序列预测的一种改进方法,重新研究杭州宋城主题公园旅游收入预测问题,历史数据的模拟预测时的AFER比应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时更小,因此就杭州宋城主题公园旅游收入预测问题的案例而言,模糊时间序列预测的一种改进方法比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应用该方法研究三亚市旅游总收入预测问题,不仅进行历史数据模拟预测研究,还进行未知年数据的预测研究。该方法预测公式结果简洁,计算方便,历史模拟预测误差率较小,是一种可行的短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度生成模型在非监督特征提取上有着优异的性能,在人工智能的很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无论在科学实验还是实际应用中,为深度生成模型设置合适的超参数始终是一大难题。传统超参数优化大多基于领域专家的经验或基于黑盒的贝叶斯优化策略。深度生成模型的超参数众多且训练所需计算资源大,传统办法无法胜任对其进行高效优化。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元稀疏度的超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模型在逐层训练过程中神经元激活的稀疏度,利用高斯过程实时预测最佳超参数组合,将其应用到下一迭代中。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明显提升深度生成模型的性能,在效率和精度上也明显优于其它主流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灰色预测原理,以中国总人口为例,进行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提出了中国人口动态模型;以城市的年供电量为例,利用历史数据,并对电力系统各年的日最大负荷的预测建立了基于残差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是一种基于残差CM预测法的改进灰色模型进行优化的组合方法,能够实现在线预测模型参数,最终的预测结果误差可基本控制在3%之内.经过实例计算,基于残差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在对电力系统的日最大负荷进行预测时,与传统的系统理论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计算简捷,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集及模糊区间的概念,提出一种动态环境模糊投资组合模型。设计的重点为:(1)投资资产的收益率设计为区间模糊数;(2)风险率设计为三角模糊数。将建立的模糊投资组合模型转化为清晰数学规划问题,并将免疫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数值实验中选取历史数据,将Lindo软件求解结果与免疫算法求解结果比较,充分表明免疫算法对模糊投资组合模型求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从STEM教育理念出发,结合现场工程应用需求,设计并搭建了水平井生产模拟实验平台。以一注一采水平井生产控制模拟实验为例,介绍了水平井筒生产调控方法。该实验平台可以直观观察油藏和水平井的动态生产过程,加深学生对水驱油藏水平井开采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同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水平井开采自主实验、探究实验提供了基础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锻炼了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与研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STEM素养,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生产工业过程中数据的非线性多模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动态核主元分析(GTO-DKPCA)的故障监测方法。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时间序列模型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构建DKPCA模型,对过程各阶段的批次数据进行DKPCA处理。通过正常数据和故障数据特征构建自适应度函数,利用人工大猩猩部队优化算法对DKPCA核参数进行优化,以发现最优的非线性特征;通过计算各时间点的霍特林统计量T2和平方预测误差(SPE)统计量进行故障监测。青霉素发酵过程故障监测结果表明,GTO-DKPCA方法比多向核主元分析(MKPCA)和多动态核主元分析(BDKPCA)有更好的监测效果,适应性和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信性理论和两阶段模糊优化方法,提出一类新的模糊生产计划模型.同时设计一个基于模糊模拟和遗传算法的启发式算法来求解模糊生产计划问题,并且给出一个数值例子来证明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石油行业七支个股的历史数据,本文测算了各个均线下移动平均线投资策略的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并得出结论,移动平均线投资策略是有效的,但没有一条均线对不同股票而言都是最优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上述结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股市不满足弱有效市场假说的相关定义。  相似文献   

20.
采油站缓冲罐自控输油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油生产过程中,采油站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油井采出的原油集中到采油站的缓冲罐进行油气分离、加温和外输等过程。针对计量接转站人工输油过程中,频繁启停泵,外输液量不均衡,能量消耗大的现状,通过开发应用输油自控工艺,实现采油站自动、连续、平稳输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