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测定分析了泰州地区荷花、山茶花、油菜花3种花粉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其中荷花花粉水分、灰分、粗脂肪和氨基酸总量最高;山茶花花粉维生素C含量最高;油菜花花粉水分含量最低,蛋白质、总糖含量最高。测定结果为花粉产品的市场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营养成分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鱼腥草中水分、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和维生素C共六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了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成分的含量,发现地下部分中的水分、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地上部分,维生素C和粗纤维的含量低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3.
野生柳叶蜡梅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野生香风茶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以及其他常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其中成分。结果为: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7.86%、31.2%,粗纤维、可溶性总糖分别为11.7%、7.26%,水分和灰分分别为7.467%、7.15%;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12%;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分别为0.1001mg/100g、1.301mg/100g、33.6mg/100g;矿质元素Ca、Mg分别为300mg/100g、340mg/100g,Fe、Zn和Se等分别为15.37mg/100g、8.11mg/100g及0.0135mg/100g。  相似文献   

4.
分析测定了三叶木通果中Vitamin C,精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100g鲜果肉中Vitamin C,粗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108mg,1.07g,10.2g和14.9g;所测17种氨基酸总量为818.5mg/100g,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为298.4mg/100g,占氨基酸总量的36.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测定皇竹草的营养成分及含量,为其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粗蛋白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含量测定采用国标《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 6433-2006/IS0 6492:1999)进行;粗纤维含量测定采用GB/T 6434-94方法;灰分测定依据GB6438-92进行;无氮浸出物%=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钠,钾,钙,镁等元素的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测得粗蛋白含17.96%,粗脂肪含2.74%,粗纤维含23.26%,无氮浸出物含45.19%,灰分占5.25%.结论:皇竹草营养成分含量高,作为饲料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PRAS)和池塘养殖模式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PRA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背部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PRA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背部肌肉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RAS养殖鳜鱼的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0.89% ±0.61%、29.11% ±0.18%、62.40% ±0.13%、10.15% ±0.24% 和14.93% ±0.58%,而池溏养殖鳜鱼的分别为71.72% ±0.78%、28.28±0.16、61.29% ±0.14%、10.30% ±0.25% 和15.05% ±0.39%.PRA 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肌肉均检出17种氨基酸,PRAS养殖鳜鱼的风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8.577±4.607)g/100 g、(30.870±1.855)g/100 g和(78.124±3.371)g/100 g,而池溏养殖鳜鱼分别为(35.750±4.120)g/100 g、(27.898±1.731)g/100 g和(71.954±3.064)g/100 g.PRAS养殖鳜鱼与池溏养殖鳜鱼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65.33% 和63.32%,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养殖前后鲫鱼肌肉均检出23种脂肪酸,PRAS养殖鳜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5.5147±1.3953)g/100 g和17.5915 g/100 g,而池溏养殖鳜鱼分别为(5.6267±1.4131)g/100 g和17.4796 g/100 g.鳜鱼经过PRAS养殖后其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得到了增加,其中C22:6n3(DHA)与C20:5n3(EPA)含量增加最明显.结论:根据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综合分析认为,鳜鱼经过PRA S养殖后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符合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红薯馒头的营养价值,测定并比较了红薯馒头和普通馒头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普通馒头的蛋白质含量为0.85 mg/100g,总糖为17.5 g/100g,还原糖含量为25.38%,水分含量为15.1%,多酚含量为0.295 g/100g。红薯馒头的蛋白质含量为3.75 mg/100g,总糖含量为38.1 g/100g,还原糖含量为31.25%,水分含量为17.2%,多酚含量为0.310 g/100g。红薯馒头中比普通馒头还原糖含量增加了23%,总糖含量增加了118%,蛋白质含量增加了341%,多酚含量增加了5%。由此可见,红薯馒头的制作不仅提高了普通馒头的营养价值,而且改善了馒头的风味和质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残次婆枣的总糖、黄铜、多酚、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枣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残次枣水分18.7%,蛋白质2.06%,多酚1.39%,总糖4.25%,还原糖15.21%,黄酮3.481mg/g,维生素C89.1mg/100g,铁86.9ug/g,与正常枣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残次枣依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水分含量、pH值、活性成分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等为评价指标,对4种食用菌干制品进行质量品质评价。实验结果显示:4种食用菌的水分、pH值、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差异显著,高山银耳的多糖含量最高为80.75±0.051(mg/g),原野茶树菇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4.29±0.26(g/100g)。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总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药用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鲜味/药用氨基酸分别与总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必需氨基酸与FAO/WHO模式值的比值RAA和RC等为评价指标,对4种食用菌蛋白质进行营养价值、药用保健和鲜味呈现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营养价值方面,原野茶树菇的品质最优;在生物活性保健功能方面,高山银耳的品质最优;在呈味功能方面,高山茶树菇的品质最优。4种食用菌均含有较丰富的矿质元素,且原野茶树菇的含量优于其它3种食用菌。4种食用菌样品均不存在重金属蓄积或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红曲霉发酵酿造茶酒的原料中添加制茶下脚料,实验对比测定了发酵前后各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物料中各营养含量分别为,总糖(302.2±3.29) mg/g,还原糖(126.3±7.46)mg/g,多糖(175.9±9.05) mg/g,粗纤维27.1%,氮(40.64±1.06) mg/g,游离氨基酸(47.04±0.75) mg/g。发酵后物料中总糖(199.1±1.64) mg/g,还原糖(29.07±0.34) mg/g,多糖(170.0±1.30) mg/g,粗纤维18.8%,氮(37.02±0.86) mg/g,游离氨基酸为0 mg/g。发酵前后物料总重量利用率39.4%,各营养物质的转化率分别为总糖60.06%,还原糖86.01%、多糖3.35%、粗纤维30.62%、氮8.91%、氨基酸为100%。发酵茶酒的酒精度达到13%。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6,(6):66-70
采用生化手段对香螺(湿重:136187 g)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灰分、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螺肌肉一般营养成分中水分含量77.56%、粗蛋白含量60.52%(干)、灰分6.27%、粗脂肪7.29%。共检测到17种脂肪酸和17种氨基酸,其中,17种脂肪酸中含有5种饱和脂肪酸(SFA)和12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在不饱和脂肪酸中有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DHA和EPA的总量为18.2%。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占总量10.82%,其次依次为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与精氨酸(Arg);色氨酸(Trp)含量最低占总量0.41%。呈味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54.33%和44.6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3.89。综上,香螺为一种营养丰富、价值较高的海味佳品。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中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食用菌样品经酸水解蛋白质技术预处理后,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总量达21.34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9.01g/100g,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1.77g/100g),以后依次是缬氨酸(1.43g/100g)、赖氨酸(1.21g/100g)、苯丙氨酸(1.18g/100g);用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达20.70g/100g,谷氨酸含量高达3.33g/100g,天冬氨酸达2.17g/100g,丰富多样的氨基酸的检出可为深入探讨食用菌独特的风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析芋可食部位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采用国标相关方法测定了芋荷及芋头的部分营养成分。结果显示,芋荷中粗脂肪和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1.49 g/100g和40.24mg/100g;芋头中粗多糖、淀粉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9.0 g/100g、13.3 g/100g和9.28 g/100g。说明芋的可食部分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芋荷有开发成功能性食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种苦荞茶进行粗脂肪、总灰分及维生素C的含量分析,结果发现,黑苦荞胚芽茶的粗脂肪和总灰分均高于黑苦荞全株茶中的含量;而黑苦荞胚芽茶的维生素C则低于黑苦荞全株茶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三叶木通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了三叶木通果中VitaminC、粗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 ,以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 .结果表明 :1 0 0g鲜果肉中VitaminC、粗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 1 0 8mg ,1 .0 7g ,1 0 .2g和 1 4 .9g ;所测 1 7种氨基酸总量为81 8.5mg 1 0 0g ,其中含有 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为 2 98.4mg 1 0 0g ,占氨基酸总量的 36 .5 % .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五种野生蔬菜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6-二氯酚靛酚标准溶"滴定法"测定臭菜、刺五加、车前草、枸杞、灰条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5种野生蔬菜在常温、煮沸15min和煮沸30min,维生素c的含量依次是:臭菜(284.50mg/100g),刺五加(81.10mg/100g),车前草(23.10mg/100g),枸杞(23.07mg/100g),灰条菜(20.67mg/100g).同时证实:5种野生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分解,在高温沸腾条件下剧烈减少.  相似文献   

17.
月亮湖是贵州省赤水市的天然水域,通过投入鱼种进行放牧式养殖。为了解月亮湖中放牧式养殖条件下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营养特点,采用常规营养方法测定了胭脂鱼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胭脂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69.40±0.29)%,粗蛋白含量为(16.66±0.69)%,粗脂肪含量为(0.76±0.02)%,粗灰分含量为(2.50±0.18)%。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总量为(84.59±2.955)%,其中7种必需氨酸(不含色氨酸)总量为(33.14±1.22)%,占氨基酸总量的39.18%。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3.35±1.09)%,占氨基酸总量的39.4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64.41%。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式养殖胭脂鱼的肌肉具有水分含量较低,蛋白含量适中,脂肪含量低,灰分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适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苜蓿人工种子转化苗在移植试验地3个月后割青草测定营养成分,表明青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含量与自然种子实生苗无显著差异。叶片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表明,人工种子转化苗与实生苗的蛋白质谱带一致。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野生猴头菌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几种主要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猴头菌中蛋白含量高达5.67%,是目前最畅销食用菌蛋白含量的4倍;粗脂肪含量为3.14%,属于低脂肪菌类;微量无素含量均高于当今市场畅销菌;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维生素C每百克中舍698毫克,远高于一般食用菌.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方法,对大鳍鱯繁殖期的性腺、肝脏、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鳍鱯雄性亲鱼精巢、肝脏和肌肉中,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90g/100g;其次是精巢,为26.38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8.38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精巢最高,占53.41%;其次是肌肉,占52.93%;肝脏中最低,占51.96%。雌性亲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0.61g/100g;其次是卵巢,为22.42g/100g;肝脏中含量最低,为17.04g/100g。从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来看,卵巢最高,占52.85%;其次是肝脏,占51.76%;肌肉中最低,占49.OO%。从脂肪酸组成来看,雌雄亲鱼均为MUFA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SFA,PUFA比例最小。雄鱼与雌鱼的三种组织器官中,所占比例较高的脂肪酸相似,它们是C18:1n.9(油酸)、C16:0(软脂酸)、C18:2n-6(亚油酸)和C16:1n-7(棕榈酸)。研究揭示了大鳍鱯繁殖期雌、雄亲鱼主要组织器官在物质构成上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