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柯尔律治的诗数量不多,但其被称作“魔幻三杰作”的代表诗作《古舟子咏》、《克里斯特贝尔》和《忽必烈汗》都脍炙人口,是英国诗歌中的精品佳作。他一生做诗不缀。中年时热衷于研究以康德、谢林为旗手的德国唯心论哲学。他的诗人气质、他的怪癖、他的个人魅力、他的吸食鸦片.尤其是他的文学理念,都使他成为文学史上极具人气的杰出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评论家柯尔律治的美学思想独树一帜,但长期为人忽视。由于其拥有独特的哲学观,从而直接发展出以有机整体统一为原则的崭新的美学思想。论文从考察柯尔律治的哲学观人手,通过对理性和知解力的重视和认识,对西方哲学特别是机械哲学的批判,探索其美学思想的起源与构成。  相似文献   

3.
柯尔律治作为19世纪英国文化意识形态和保守主义的代表,其思想丰富并影响深远.运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理论,解读他的诗歌《老水手行》可以探讨文学如何参与帝国越洋殖民扩张,可以梳理海外冒险与帝国主义、浪漫主义与奴隶贸易、基督教与废奴运动等纠葛,可以看到帝国主义的贪婪和残暴不仅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也给殖民者带来瘟疫和精神堕落.《老水手行》体现了诗人“同一”、“差异”和“大同殖民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西方通常都将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克丽斯塔贝尔》、《忽必烈汗》这三大诗作相提并论,称之为魔幻诗或超自然诗,对它们极力赞扬,推崇备至.布鲁克(Stopford Brooke)有一句常被人引用的名言很能说明这一点:柯尔律治全部美妙的诗篇可以装钉在二十页中,但是,应该全部用纯金.当代有影响的批评家奈特更是别出心裁,把这三首诗称为柯尔律治的“神曲”,认为它们分别与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神曲》中的《净界》、《地狱》、《天堂》相当.概括地说,对柯氏魔幻诗不加分析批判而一味颂扬是西方评论的通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和反思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在生态批评视野下,柯尔律治的长诗《古舟子咏》赋予了人们无限的空间去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倡导生命平等的生态伦理观,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暗示人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热爱生命,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歌德是举世闻名的德国诗人,是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文阐述歌德钻研东方文学中的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中国文学和波斯文学,编写12卷本的诗集《西方诗人的东方诗作》,尤其是他循着波斯诗人哈菲兹的足迹,创作哈菲兹式哲理诗,详细叙述他的人生观、宗教观和宇宙观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博尔赫斯通过分析西方的小说作品,总结出“柯尔律治之花”这一文学传统。类似的传统在中国小说史上也赫然存在,从班固的《汉武故事》到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白于玉》到曹雪芹的《红楼梦》,绵绵不绝终至发扬光大。仙桃核、樱桃核、金钏、宝玉、仙药、青鸟等,都是中国小说史中屡见不鲜的灼灼红花。分析这一现象,有助于明了中国文学大背景上的小传统,有助于透视中国作家代代相传、薪火永继的精神血脉。  相似文献   

8.
编者寄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不同年龄段的诗人曾群体性地崛起于中国当代诗坛:“归来诗人”、“青年诗人”、“朦胧诗人”、“新生代诗人”、“女性诗歌诗人”、“城市诗歌诗人”、“新边塞诗歌诗人”……诗坛真可谓风起云涌,引领文学潮头。但孰料仅仅过了十几年后,这一前呼后涌的文学大潮便沉寂了下来,诗歌在文学中的位置逐渐趋于“边缘化”,文学女皇风光不再,再不象她在黄金时代那样引人瞩目。我们认为,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要者有两点:一是相当多的诗人将自己的写作视野缩小到了只关注自我内心的狭小…  相似文献   

9.
世界十大文豪古希腊诗人荷马;意大利诗人但丁;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法国作家雨果;印度诗人泰戈尔;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  相似文献   

10.
翟士维 《时代教育》2010,(4):211-211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向来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中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阶段,最能发现自己体内的诗人细胞。可惜,由于枯燥的学习、残酷的升学竞争、死板的学校管理,那些诗人细胞过早的萎缩了,无形中,我们损失了很多诗人。没有诗歌的文学是苍白的,没有诗人的国度是可悲的。在商品大潮席卷天下的今天,呼唤未来的主人——中学生,让他们走近诗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文学大师。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政论家。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文学的最初形式,也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我们把文学达到的最高境界称为诗境,把阐释文学的各种理论称为诗学。虽然中西诗歌具有不同的艺术传统,但它们的本质特征却是大同小异,即诗歌的外形美主要表现在意象性、跳跃性、非常性和唯美性方面,而它的内蕴美则依赖诗人的自我之歌与理想之歌来呈露。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而读者要理解诗人的良苦用心,就必须具备诗人那样的眼界和情怀。无论是对诗人还是对读者来说,诗歌都是一条赖以跨越痛苦找到快乐、超越现实达成理想的最有效的艺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于诗歌,我一直是心存敬意的。在文学边缘化的时代,诗歌更是处于了文学的边缘。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之一的陈东东为我们描述了近年诗歌与诗人的处境:诗人们是自己来操办一切的,诗人既是诗篇的作者,又是  相似文献   

14.
一、课堂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属于文学范畴。我对文学和诗的感受是:文学是人学,诗学是情学(板书)。文要写出人来,诗要写出情来;无人不成文学,无情不成诗学。因此,表达诗人的感情是诗歌的核心内容。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一下鉴赏古诗怎样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去把握呢?我的观点是:意象传出诗人情(板书课题),即通过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寒族文学观"是指导钟嵘文学批评的根本性文学观念。《诗品》的"寒族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诗人的斟选、品评与审美情趣上。在《诗品》中,钟嵘斟选了大量的寒族诗人,使之成为一个文学群体,并对他们作品所体现出的"骨气""雅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寒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黄文军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4):45-46,59
"寒族文学观"是指导钟嵘文学批评的根本性文学观念。《诗品》的"寒族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诗人的斟选、品评与审美情趣上。在《诗品》中,钟嵘斟选了大量的寒族诗人,使之成为一个文学群体,并对他们作品所体现出的"骨气""雅怨"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高度评价,从而奠定了寒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161、7世纪是英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当时文人对诗人何为进行了严肃的追问。这种对诗人角色的追问规定了当时英国文学的诸种表现形态。文学的民族性、高雅性、娱乐性、宗教性,无不与英国文人对诗人的角色定位有关,体现了英国诗人力图通过文学参与政治、宗教、民族身份、个人生存诉求等诸问题的入世热忱,也彰显了英国诗人的艺术自觉意识,构筑了入世情怀和艺术自觉的英国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传播是文学经典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文学经典进入读者接受视线的纽带。唐诗的经典化与唐人文学传播活动密切相关,饮宴酬唱、相互寄赠、推赞等人际传播活动是唐代诗人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文学传播活动不仅在地域上扩大了唐诗经典的传播面,也促进了唐代诗人的声名远播,从而成为唐诗经典化过程中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生于莫斯科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伯父是当时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当时俄国著名诗人卡拉姆津等常来他家里做客,因此,普希金幼年时期就受到文学特别是诗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诗人和诗歌     
“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舒适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求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弗兰兹·卡夫卡《论众诗人——与雅诺斯谈话录中有关诗的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