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平 《文教资料》2007,(4):138-139
本文在简要评述了现阶段机器翻译的种种不足之处后,认为词义歧义是阻碍机译系统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后,文章概括评价了现阶段机器翻译系统所采用的词义消歧方法,如基于语言学规则的词义消歧方法,基于大规模语料库中多义词与其他关键语境词同现关系的统计的消歧方法和基于不倚赖于语言学知识的翻译实例的消歧方法,并提出了尚存问题。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艺术、技巧、和科学的三结晶.转换手段是翻译艺术中的重要技巧之一.从词义的引申、抽象概念与具体含义的引申、概念大小的引申、修辞的引申、典故的引申、句义的引申六个方面探讨英汉翻译中引申译法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用转喻、隐喻等过程来集中分析和探讨不同词义之间的关联过程.本文将以表身体及表服装词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词为例,具体探讨俄罗斯民族与汉族人民认知方式的异同在多义词词义联结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之一体现在词汇的性质、功能与结构诸方面.一般来说,英汉词汇的语义关系主要表现在词义相符、词义交叉、词义空缺、词义引申、词义虚假对应和词汇意义与语境等六个方面.作者在本文中就英汉翻译中的词汇语义比较与翻译策略作了一些浅略的分析,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能够快速理解和准确掌握英汉词汇转换中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研究与翻译的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与语言学从一开始就有着难理难断的情结,本文根据个人理解,从国外翻译的语言学视角介绍入手,从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言哲学和语料库语言学几方面对中国的翻译理论与翻译的结合问题进行了梳理概括,从主要思想、研究现状、研究评介等方面对国内外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概括,以期为翻译理论的语言学研究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过程中,达到原语语篇同靶语语篇之间的对等是至关重要的.从语篇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翻译过程,并试图找寻有效的翻译教学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师生都应具备语篇和对等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西方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入手,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区别:英语顷向于使用抽象表达法,汉语顷向于使用具体表达法,并通过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了抽象与具体表达法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的失误往往是由于词义的选择错误所致.在英译汉时,词义的准确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处的语境.语境使词义的褒贬含义和词的搭配关系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更加明确.从而为译者确定词义提供了依据.因此说离开语境,翻译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张媛媛 《文教资料》2014,(11):26-27
“同居”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词语,早在先秦时期作为动词性短语使用,两汉时期逐渐用作法律名词,现代汉语中存在动词、名词两种用法。词义方面,秦汉时期,意义范围较宽泛,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居住。后来,词义有所泛化,指一般性的共同居住。现代汉语中,词义逐渐缩小,特指异性男女的共同居住。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中的失误往往是由于词义的选择错误所致.在英译汉时,词义的准确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处的语境.语境使词义的褒贬含义和词的搭配关系在具体的上下文中更加明确,从而为译者确定词义提供了依据.因此说离开语境,翻译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名词、名动转用中的隐喻思维过程,并以名词、名词动用的具体实例探讨其隐喻特点和语义理据,分析其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指出这是一种以词义的隐喻派生为中心的、有效的词汇加工习得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多类、多义现象,因此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是很必要的。在本文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机械对等式的翻译。或死套硬搬现象,给大家介绍两种基本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和词义的引申。使大家能根据原句基本结构、词的搭配组合、上下文线索来推敲关键词的词义及其定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就英汉互译技巧的一些技巧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主要介绍了直译法与意译法、正反译法(正话反说与反华正说)、具体译法和抽象译法、增词译法与减词译法等几种常用的技巧.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多类、多义现象,因此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是很必要的。在本中,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机械对等式的翻译。或死套硬搬现象,给大家介绍两种基本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和词义的引申。使大家能根据原向基本结构、词的搭配组合、上下线索来推敲关键词的词义及其定位。  相似文献   

15.
英语复合词法是重要的构词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几类英语合成名词的语义及其认知模式,指出它易于通过隐喻扩展词义,易于使学生培养在语境中理解此类名词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名词在日语词汇中占有很大比例,其中,相当数量的有汉字的日语名词从字形到词义都与汉语名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日语名词与汉语名词的字形词义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加快捷地记忆词汇并提高其日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名词词义辨析是每年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同类名词词义辨析及不同类名词词义辨析。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语境的逻辑关系把易混名词辨别清楚。下面精选几组中考中常出现且易混的名词进行辨析,供同学们参考。1. suggestion, advice辨析:suggestion是可数名词,表示“意见,建议,提议”,特指为了改进或解决某一问题而提出建议、办法等,但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在这一含义上,它和opinion同义,  相似文献   

18.
词义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语言学中最重要、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语言学中争论最多的理论问题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词义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仍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田晓敏  曹佩 《文教资料》2008,(26):50-52
新闻语篇是一种功能语篇,具有简洁和客观的文体特征:而名词化现象是英文正式语体的主要特点,在新闻语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回顾了名词化现象的研究历史,然后归纳了名词化现象和新闻英语的特点来强调其出现的合理性.最后从探讨实例的角度介绍了名词化的功能及其对新闻英语翻译的启示,在结论中概括一些规律性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教学中,翻译要做到译文的准确和流畅,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外,词义的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在其《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曾指出:“没有语法,意义很难传达,而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传达。”由此可见词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