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宓作为南宋中期的理学家,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的文学作品,他的文学创作理论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有道者必有文,注重明理与思悟;关注道德修养与创作主体内心;风格兼采众长,注重师法。他的文学创作理论在当时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厘清陈宓的文学创作理论思想对深入研究陈宓文学创作实践、南宋文学创作风格的流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南宋时期党争活动频繁、激烈,朱熹作为南宋道学党魁,其毕生亦深陷党争旋涡之中,党争活动对其散文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从朱熹党争时期的散文创作中,可见南宋衰世之中党争乱局的激烈复杂;二是在"以文为器"的散文创作观念下,朱熹党争时期的散文创作服务于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三是朱熹在不同党争时期的散文创作受其心境影响,有着不同的书写内容和情感基调;四是可从其党争与散文创作中见其多层次的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3.
南宋散文是古典散文研究中一个容易被边缘化、实质却很有研究意义的领域。倘若要深化对南宋散文的认识,进行一番学术史的梳理必不可少。《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一部优秀的目录学专著,同时又具有珍贵的文学批评史料价值。四库馆臣在批评南宋散文时坚持的批评观念视野和所使用的批评方法乃至一些具体的批评意见和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后人对南宋散文的观念和评价,客观分析他们的洞见和不见对当前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陆游作为一个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无可争议的地位,他的九千二百多首诗,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可在宋代乃至中国诗歌史上名列前茅;他又是个词人,词的数量虽少(一百三十首左右),然“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刘克庄语),在南宋,人称他的词几可与辛稼轩并驾.然而,人们似乎很少注意到,陆游其实还是个成就杰出的散文家,其散文绝不在所谓的“唐宋八大家”之下,完全可与“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四家媲美.本文拟先对陆游散文的成就与风格特色分文体形式作阐述,然后看其在南宋文坛上的地位,并同时与二苏、王、曾四家作概略比较,以确立陆游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方岳是南宋诗人、词人,他创作的散文思想丰富,内容深刻。其作品内容包含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个人不得志的感慨、自身高尚品性的展现和个人隐居生活的描写。方岳散文创作多出警联,用典自然贴切,选词用字妥帖且有新意。方岳的散文奏响了爱国的时代最强音,具有继承苏轼文风的特点,反映了南宋后期儒道兼采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6.
王十朋不仅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其文学成就亦卓然成家,是南宋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散文体式多样,内容丰赡,思想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至今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现对王十朋的散文思想及创作成就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林希逸是南宋"艾轩学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南宋重要的散文家,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散文理论对南宋散文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散文创作应指向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注重创新、关注散文实用功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他的散文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我们认识南宋末期散文风貌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十朋不仅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其丈学成就亦卓然成家,是南宋散丈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散文体式多样,内容丰赡,思想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他的政论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而序记丈笔墨洗练,蕴藉隽永,表达了作者真实的心声。两者都取得了相当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9.
《心史》,诗文别集,是南宋著名的遗民作家郑思肖最重要的著作。诗人亲历了宋亡前后社会的极大动乱,痛心疾首,其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集中而显豁,主要反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英雄的赞颂,体现郑思肖拳拳反正之心、铮铮民族气节,有鲜明的遗民特色。在艺术上,散文形式多样,感情强烈;善于叙事,语言简洁。七百多年来,《心史》散文中洋溢着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十朋是南宋著名政治家,以政绩扬名于世.不仅如此,王十朋也是一位诗人、散文家,作品颇多,在南宋文坛颇具盛名.王十朋的散文中政论文占有很大比重,其政论文在政治、民事和用兵三个方面皆有涉及,内容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切中时弊,思想深刻具有独特性,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散文风格辩驳雄健.  相似文献   

11.
叶适是南宋散文大家,经世致用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政论散文创作之中。横肆和雄放是其政论散文的总体艺术风格。在他精心撰就的文集《进卷》和《外稿》中,其艺术风格具体体现为体制宏阔、立意新奇、技法独特。  相似文献   

12.
香港作家陈娟不但擅长小说创作,散文也写得别具一格。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陈娟散文的特色,指出其散文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史料价值;不但是时代的见证、历史的见证,而且是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南宋散文重道轻文、尖新、冗弱。宋元之际的程钜夫、戴表元、赵孟頫、方回、吴澄等散文家振衰起弊,掀起了散文的复古之风。他们重建了唐宋以来的文统体系,倡导文统与道统的融合,回归文道并重的观念,使散文复古取向与散文文风趋于多元化。宋元之际散文的复古之风打破了南宋散文衰弊的局面,奠定了元代散文多元复古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张亚达是漳州散文界一位有建树的作家。他执著为文20多年,一直致力于抒写心灵的真实,注重内容的求真意识,以及对道德信仰的确立,其散文是作家自我真实性情的坦诚流露;艺术风格上具有自然平和、睿智通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吕祖谦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文章试以作为文学家的吕祖谦为研究对象,围绕吕祖谦的关于《古文关键》的散文批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阐述,认为其散文批评理论主要体现三个特点:讲求艺术构思的创作论、追求艺术风格的鉴赏论和讲求实用事功的散文批评论,以呈现吕祖谦在散文理论上的突出贡献和对后世散文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诗人杨万里同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散文与骈文作家,其《诚斋集》132卷,一半多是散文与骈文,数量众多,众体兼备。在艺术上,其散文集中地体现了唐宋古文的优秀传统,是唐宋古文革新道路的延伸;其骈文流动潇洒,是北宋四六文中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派的延续。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作为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大家,做好对其散文艺术特色的解析,能够让我们更为深入的感受其散文中的魅力,从而与朱自清先生产生情感共鸣,为提升自己的文学艺术审美能力带来帮助。笔者结合对朱自清散文的阅读经验,对其散文艺术特色予以研究,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相似文献   

18.
南宋鲍照的两篇《请假启》,就题材而言最多只能算是杂文小品,传统文学史是不屑于对其进行论述的,究其原因可能一般人认为这纯属应用文字,称不上具有美感的"散文",也没有历史的厚重思考。但以现代散文观来看,鲍照的《请假启》却以情动人,开抒情散文之先河,不仅具有极强的文学意味,还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的散文在中国的散文园地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感觉色彩,并形成一种风韵深藏在字里行间.潜在的民间文化特色、蕴含的哲理和禅思、艺术感觉的细致与灵敏以及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使得贾平凹的散文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季羡林先生是学者散文家中对散文用情最深、用力最多的一位,其散文创作历经六十年而不辍。质朴单纯的个性造就其素朴的散文风格;其作品借助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和独特传奇的内容吸引读者,以真挚的情感表达感染读者;其文中丰厚的学养显示其学者散文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