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互联网与社会各个领域不断融合和社会公共服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档案众包这种依靠公众智慧和力量开展档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逐渐兴起。但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制约,许多公众参与档案众包的积极性并不高。旁观者效应在档案众包领域体现为档案众包期待大众广泛参与和由此导致的责任分散的参与悖论,这对档案部门、公众自身以及档案资源都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可以从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方面着手,通过迎合用户个性并进行支持性干预,建立应对档案众包中旁观者效应的激励机制,不断促进档案众包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究“互联网+网络大众”的档案众包及实施策略,以介绍国外档案众包实践为基础,分析众包可在收集、加工(整理、鉴定、检索、编研)、利用上开展应用,并以构建众包平台、控制众包内容质量、激励用户参与众包、保障众包用户权益为思路论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众包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田艳罗  陈建 《档案管理》2023,(5):125-128
通过对荷兰阿姆斯特丹档案馆“VeleHanden”(众在参与)众包案例的调研发现,其在馆藏选择、用户激励、平台设计和质量控制方面有成熟完善的措施。我国档案众包实践目前存在政策支持不明确、社会关注度不足、平台管理不完善及档案开放工作滞后等困境,可以充分借鉴荷兰先进经验,从制度规范、档案开放、公众参与、平台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进,提高我国档案众包实践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和服务方式是档案网站在分众传播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提出档案网站分众信息服务概念、特点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NARA分众信息服务的建设现状,从细分用户类型、构建用户需求模型、丰富和整合个性化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档案网站分众信息服务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外的一些档案众包项目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志愿服务机制,涵盖了基础设施保障、志愿服务运作、志愿者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取得了重大成效。根据国外档案众包实践,我国档案部门可以从强化互联网思维、健全档案志愿者管理体系、以用户为叙事核心、档案众包项目融入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四个方面推进档案众包实践。  相似文献   

6.
众包是有效联结档案机构和网络大众的新兴工作模式,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众包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依据,基于国内外案例,从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选择、组织与加工、共享与开发三个方面梳理档案众包的主要方式,并从主体、资源、用户、平台和保障五个维度提出众包模式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希望为国内档案机构开展众包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档案网站用户参与模块的建设完善程度往往决定着网站的优化程度,北美国家档案馆网站设置多种用户参与形式。本文选取美国和加拿大国家档案馆网站用户参与特色模块“DocsTeach”和“Co-Lab”进行研究,详细介绍并分析模块特色。研究发现,“Doc⁃sTeach”和“Co-Lab”模块分别从教育和贡献入手,创新参与形式,提高用户参与度,最终产生增强用户体验、培养公众档案意识以及使档案资源达到高度利用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伟伟 《今传媒》2016,(4):52-54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媒介技术为新闻受众提供了多种参与新闻生产的方式.近年来,众包新闻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用户参与新闻生产最突出和有影响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来说,"众包新闻"源于用户的自愿贡献.因此,根据用户贡献性质的不同,"众包新闻"可以分为众包内容(Crowdsourcing Content)和众筹新闻(Crowdfunding Journalism)两大类别.在我国业界,不少媒体机构和从业者个人已经开展多种形式的众包新闻实践.然而在我国学界,对于众包新闻的研究还未成为一个有意识的学术话题.伴随着众包新闻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学界迫切需要对这一领域加大研究与投入.  相似文献   

9.
微博客,作为以人为中心的自媒体时代最新代言人,成为目前发展最迅速、用户成长最快的网络媒介产品。在炙手可热的微博平台正从用户积累阶段到市场整合阶段过度的当下,差异化的微博市场细分路径是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微博发展战略与市场细分的关系,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通过用户分析所体现出来的门户网站市场细分特性,并非受众的自然选择,而是门户网站依据自身核心竞争力与资源优势下发展战略的有意打造。同时,盈利模式的不确定,成为进一步明晰市场细分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田浩 《新闻记者》2023,(4):26-35
数字媒体平台的兴起为用户获取社区新闻与构建在线社区归属感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成为我们探讨社区化公众行为的实践基础。本文尝试借鉴新闻卷入研究的理论视角,通过深度访谈方法,探析用户关注社区新闻内容以及参与新闻点赞、分享与讨论等活动的动力机制,进而准确理解数字新闻用户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用户关注新闻内容的核心驱动力是满足生活需求,用户的情感卷入能够直接激发其对社区新闻的参与意愿,这一意愿转化为参与行动的过程则涉及更多的情境性因素。上述环节表明,用户的知识结构、情感状态与人际关系具有将其塑造为审慎行动者的潜能。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新闻用户由“智识个体”走向“智识公众”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心悦 《档案》2023,(9):70-76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的背景下,社交媒体在公众参与式档案服务上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在阐述美国国家档案馆基于社交媒体的公众参与式档案服务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剖析其在开展公众参与式档案服务时具有自始至终坚持战略规划的指引作用、由浅入深落实公众参与的核心目标、从“点”到“面”打造丰富多元的参与服务的演变策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我国档案馆基于社交媒体的公众参与式档案服务提出重视战略规划建设、拓展平台协同布局和聚焦中国特色文化三项启示。  相似文献   

12.
UGC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其激励因素分析和激励机制设计对于Web 2.0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综述在线用户分类研究以及UGC动因和激励因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不同类型和粒度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中采集UGC的用户ID和贡献内容数量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基于用户贡献度的用户群体分类框架,包括潜水者、普通参与者、活跃参与者以及核心贡献者四个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参考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通过调研和访谈的方法针对四个不同的用户群体挖掘其在线UGC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探讨其相关的激励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图书采访众包是我国图书馆界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图书采购方式,因其让读者参与选书而受到欢迎。本文在介绍图书采访众包定义、特征、理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讨论图书采访众包的类型,探讨如何认识图书采访众包,分析图书采访众包盛行的原因,归纳图书采访众包对图书馆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指出扎实做好图书采访众包应该努力的七个方向。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14.
杨霞 《北京档案》2015,(12):38-40
本文介绍了英国国家档案馆数字出版"一战"士兵日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项目实施中所呈现的公众参与档案资源开发、基于数字出版的档案众包开发模式、数字化传播建构民众的集体记忆等特点,并提出建立档案工作公众参与制度、将档案网站建成交互式档案开发服务平台、加大馆藏档案数字产品开发力度等建议,以提高我国档案馆档案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是档案事业在开放新时期重要的发展途径,统一档案数据库平台的构建是档案扩大提供利用的重大阶段目标。本文将两者结合起来,以百度百科工作模式为参考,以众包理论为基础,提出构建新型众源档案资料库的设想,并从它的概念界定和本身特点入手,探究它在我国的应用意义,可能面临的问题与相关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究借用众包模式汇集读者智慧,建设高校图书馆书评资源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实施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围绕3个问题对高校图书馆用户进行调查:①用户对网络及本地书评资源的使用及看法;②激励措施及校园社交关系对用户参与书评建设意愿的影响;③怎样的激励措施更加行之有效。[结果/结论]论证本地图书馆书评资源建设的可行性,得出书评系统中用户群培育及书评资源积累策略,对完善书评系统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参与”已成为档案实践领域的重要特征和档案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本文在提出参与式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对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各类参与式实践进行识别、归类和特征描述,并将其分为“内部授权个体参与”模式、“内部授权组织参与”模式和“服务用户参与”三类模式。本文所阐述的全面系统的参与式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模式既为档案实践提供了多种创新路径,又为档案学术研究提供了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众包作为一种全新形式的外包模式在国外迅速崛起,并在国外图书馆中得到成功运用;比较典型的图书馆有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德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外图书馆应用众包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主要有:图书馆应谨慎对待引入众包;图书馆可利用众包开展资源荐购工作和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应注重对众包用户的激励。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2.0环境下用户参与数字参考咨询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图书馆2.0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人的参与。通过对比传统型数字参考咨询模式和用户参与型数字参考咨询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图书馆2.0环境下图书馆用户参与数字化参考服务(DRS)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动因,并从用户参与的形式选择、内容选择、激励机制、引导监督等四个方面探讨其路径选择,以期形成和培育一种既方便用户提出咨询并及时得到解答、又能激发其参与热情,贡献其知识与理念的数字参考咨询环境。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语境下的档案信息公开传播某种程度上创新了档案信息公开传播的模式,它从档案信息公开的参与主体、内容收集、内容呈现、加工及鉴定的诸多环节上重塑了档案信息公开传播,众包、草根性、协作鉴定、社交化是其创新的重要体现。但由此而产生的档案工作者角色定位、参与者管理及质量控制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从而积极应对参与式语境下档案信息公开传播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