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泰国北部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是指对汉语言文字的教育。它作为保存和弘扬中华文化、维系民族意识的一种重要精神纽带,素来受到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的重视。泰国是东南亚重要的国家,也是海外华人华侨较集中的国家。通过对泰国北部地区(以下简称泰北地区)清迈府、清莱府和大谷地、美斯乐等华人村亲身考察,掌握了泰北地区华文教育发展基本现状,分析了泰北地区华文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并提出了改进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提高本质上是华文教育影响力的问题,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改革开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对推动华文教育与文化认同的有力保障。参照《悉尼协议》标准进行华文课程资源建设供给侧改革,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密切与祖国的联系,推动华裔新生代主动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为实现中国梦积聚广泛力量支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语言态度影响人们对语言的文化认同和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视角,结合关于海外华裔对英语、当地语言及汉语语言态度的研究,以及华人对不同语言态度的调查,通过分析华文语言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语言态度的展望,提出如何从加强语言态度的措施上,提出促进华文语言乃至中华文化学习切实有效的方法,为华文教育提供新的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泰国的华人社会主要以“五缘”作为群体连系的基础,长期建立起互补互助的共利结构,由于时代的演变与教育因素,泰国新生代华人有逐渐泰化的趋势。在泰国广大乡村聚集的华人,主要是靠宗教信仰活动来强化其对原乡文化的认同感情。由此可见宗教有助于华人社会的薪火相传,重新整合华人社会的财力、人力与物力,在共同的神圣使命下,展现出集体的理想实践。在泰国的华人宗教团体热衷于华文教育的推动,可以减缓华人泰化的速度,有助于华人与泰人之间更多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泰国的华人社会主要以“五缘”作为群体连系的基础,长期建立起互补互助的共利结构,由于时代的演变与教育因素,泰国新生代华人有逐渐泰化的趋势。在泰国广大乡村聚集的华人,主要是靠宗教信仰活动来强化其对原乡文化的认同感情。由此可见宗教有助于华人社会的薪火相传,重新整合华人社会的财力、人力与物力,在共同的神圣使命下,展现出集体的理想实践。在泰国的华人宗教团体热衷于华文教育的推动,可以减缓华人泰化的速度,有助于华人与泰人之间更多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教科书是华裔新生代语言文化习得与族群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亦是公民意识形成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场域,体现着认同塑造的复杂机制及多层级认同的冲突与并蓄。从互文性视角对现行最新版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各类科目教科书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大量的国家话语策略、高频率分布的核心概念与互文性复现的话语模式,强有力地塑造着华裔新生代“公民-国家”逻辑上的国家认同;华人的族群叙事在国家叙事背景下展开,其叙事主体、叙事结构、文化标记及话语路径都表明马来西亚华文教科书族群认同塑造的功能被强大的国家话语修辞力量所稀释。在教育场域,华裔新生代面临如何在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间求取平衡,以及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提高华人族群内在凝聚力、传承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之一,其华人教育有着较早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华文教育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历经曲折和坎坷.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国际地位的高低以及华人的文化认同都影响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是华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支撑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东南亚华裔学生在学习华文时表现出了独特的群体特征。他们虽然已经是异国国籍,却仍然有着很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认为自己是华人就应该学习汉语。文化背景影响着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影响了华裔学生学习华文的学习动机、态度等特征。因此文化认同是东南亚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学习华文时差异的核心。可以通过建设更有利的语言文化背景,加强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促进国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华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语言教育。还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维系华人与祖籍国情谊的纽带,它促进了中国与侨居国的文化交流。文章探讨了华文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发展华文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动因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华文教育历史的演进对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见之明,而将经贸、文化同华文教育紧密结合是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华人社团的积极倡导和华人经济的引领示范作用则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师资短缺、教材缺乏针对性以及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也是制约泰国华文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满足海外华侨华人学习中华文化和汉语言的需求,我们应该把加快华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探索既有时代特色,又适应海外需求的华文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战后初期,在华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菲律宾华文教育得以迅猛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随着菲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以及华人政治认同的转变,菲律宾华文教育逐渐发生变化,并加快了与菲律宾本土文化的融合进程。从战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来看,华人政治认同的改变对华文教育的变迁产生影响,教育菲化案加速了华文教育的融合进程,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约有9000个华人社团,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和华人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华人社团是华人南移的产物。近200年间,华人社团似守护神一样地照顾华人社群的权益。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华团的功能与角色应赋予新的涵义。“一带一路”给马来西亚华人文教团体带来转型契机。不少逐渐走向没落的社团因中华文化的传播活跃起来。华文文教活动也同时大力推动,华人社区和新村的改造注入了中华文化的元素,展示了文教社团的新角色、新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华文教育,文教团体可以顺应大势,结合大陆高校和文化单位的资源,从出版、学术交流、翻译等途径重新审视其定位和角色。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很多云南人纷纷在泰国北部定居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故此,本文主要从泰国本族人对泰北云南人的称呼、宗教信仰、语言以及华文教育的发展变迁来描述这一群体。以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活在泰国北部华人。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目前学习华文、研究中国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亚太地区蔚然成风。 (一)概况。从1690年印尼华侨创办东南亚第一所华文学校——明诚书院算起,亚太地区比较正规的华文教育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东南亚地区已逐步形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现共有学校2600多所。(1)泰国。汉语在泰国是第三大语言。泰国华侨华人约600万,占泰国人口1/10。现在泰国学习中文已成为时尚,不仅越来越多的泰文学校和名牌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甚至连一些过去只重视英文的教会学校也开设了中文课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八月中旬,笔者有幸应邀参加由泰国华文民校协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办的,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迈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教育论坛大会。来自中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出席了大会。大会就21世纪华文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作为大会东道主的泰国,更是借大会之东风,以进一步推进该国的华文教育。 一、泰国华文教育的源流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梯山航海到南洋探险谋生,此后,不断有华人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定居。1914年,泰国华侨己多达150万人。如今泰国华侨己占该国总人口的六分之 泰国建…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泰国的华人和后裔数以百万计,虽然他们融入了泰国社会,甚至入籍为泰国人,但却没有忘记祖国。因此,泰国大中城市一般都办有华人学校,或泰语、华语并存的双语学校,所用的华语教材叫《华文课本》。泰国的基础教育小学段也和我国一样定为6年,共计12册华文课本。泰国没有专门的华文教育出版社,笔者所拥有的这套《华文课本》是泰国“南光出版社”出版,采用的是繁体字。每册教材均为3 6课,每课的生字量为4~8个,平均每册教材识字量为250个左右。这套教材没有“集中识字”,全部为随文识字。小  相似文献   

18.
身份认同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因时变迁,华语传承也因此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人保持文化认同,华语传承意识萌发,但脆弱易受影响;第二阶段,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华语传承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华人在族裔认同上认同华族,在国家认同上转变为认同印尼,华语传承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海外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影响显著。新的语言生态下,要实现海外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应多路径引导华人的华族认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东南亚几个国家(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柬埔寨、越南)华文教育兴衰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背景条件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第二,所在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态度;第三,华侨、华人的呼吁和积极投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的群体特征从生源特点、语言背景、汉语现状、认同意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来源地、族属与新疆关联;均具有双语或多语背景;汉语水平的差异性明显;对居住国及祖籍地的"双重"认同;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的华文教育提出了以下策略:以汉语言学习为载体,以中华文化认同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理念,消除误解和隔阂;精心打造新疆华文教育,使之间接服务于祖国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