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文件生命周期"和"文件连续体"的概念和模式都是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对文件运动及其管理规律探索的必然产物,都是文件管理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两者各有其特点、优势和局限.文件连续体理论只有在继承文件生命周期等文件管理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创新,才会在信息时代拥有广阔的实践舞台.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学界存在的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一些误读,本文系统梳理和阐释了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核心概念、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指出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在澳大利亚基于证据和连续体的文件管理思想、文件系列体系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后保管主义及结构化理论建构的后现代主义文件保管的新范式。它强调文件并非是中立物,文件的运动具有时空延伸性。该理论的终极诉求是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可靠的文件保存体系,以完整保存集体记忆,促进社会民主发展。要实现这一诉求,文件的保存就需多方主体的参与和合作。文件连续体理论为文件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对建构完整的社会记忆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也为对传统档案学的核心概念及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加深,档案文件连续体理论越来越受到档案界的重视。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文件管理思想而言,它的出现必然影响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于这两种文件管理理论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论点不一,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而,比较研究两种理论,对于我们在电子文件管理时代探究档案学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档案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源起于澳大利亚的档案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文件理论。这个理论是后现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档案学相关理论结合的产物。吉登斯认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两个层次来比较 :一是就基本原则而言 ,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文件的可持续价值、逻辑联系、文件管理业务制度化和对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继承 ;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则是注重文件运动中的价值变化、强调对于文件实体控制与智能控制并重、文档管理的线性一体化以及对传统档案学理论的高度依赖。二是从内容具体表述看 ,文件连续体理论引用了文件保管轴、证据轴、业务活动轴和来源轴四个档案学的论题 ,同时每个轴又分文件的形成、捕获、组织与组合四个维作为时空运行环境 ,表现出多元素跨时空的互动关系 ;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则主要研究文件运动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并在每个运动阶段中注重文件管理诸要素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政务无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理解,都离不开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而当代文件管理所依据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文件连续体理论。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继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后,又一被国际档案界所广泛接收的文件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文件演化为档案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从文件创建(包括创建之前的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到作为档案保管和利用是一个一致的、连续的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件运动理论是包括文件管理理论在内的、开放性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我们研制的模型是文件运动模型,不是理论模型。它描述的是文件在运动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因而更多地偏向、属于文件管理理论,但仍应包括在文件运动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资蕙 《兰台世界》2005,(15):14-15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文件方式--电子文件越来越广泛且频繁地形成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数字环境中.由于电子文件这个新生事物有着不同于传统纸质文件的新特性,如: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系统依赖性、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信息的易变性等,电子文件在生成、保管、传递和利用等方面对传统的纸质文件为主的文件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意识到文件管理理论的核心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文件运动过程阶段性太过分明,难以适应电子文件的特点,于是一种适合电子文件环境且能够给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的文件连续体理论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收文"的角度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从文件运动看,两者都未解释清楚"收文"的运动情况;从文件管理,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管理看,两者都难以解释如何对"收文"进行"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从文件价值看,两者都未解释清"收文"的价值情况.  相似文献   

9.
阿普沃德因提出著名的文件连续体理论而闻名国际档案界。结构化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被认为是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两个重要哲学理论基础,文件连续体理论因此具有结构化理论的时空特征,同时也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批判色彩。文件管理信息学是在连续体思想基础上的创新发展。阿普沃德的档案学术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研究呈现出继承性与时代性,思想成果融合了集体智慧,但也存在核心理论框架和术语较为抽象晦涩、文件管理信息学的推广意义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弗兰克·阿普沃德为代表的澳大利亚连续体理论者吸收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思想,正式提出多维、动态、宏观的文件连续体理论,这使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连续体方法进一步升华为具有时空结构的概念模型。它已经超出了官方文档管理实践的范围,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中的一切records管理行为。因此,文件连续体模型中文件保管形式轴上对应四个维度的坐标(Archival)document、Record(s)、Archive和Archives也被赋予了与管理实践不同的概念内涵。本文在正确理解这四个核心术语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档案界仅从档案管理实践角度理解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十分片面的,偏离了其核心思想,是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误读。具体而言,这种误读体现在对“连续体”概念、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规律的关系理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外学者对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关系问题有着两种迥异的理解 :一是后者可以替代前者 ,另一则认为前者有继续存在必要和发展的可能。这两种观点 ,谁是谁非 ,需要一个客观的分析。本文认为文件连续体理论相对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言 ,更表现为文件管理理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性 ,但我国学者研究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有同样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2.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管理理论的核心部分,它首先形成于欧美国家,之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盛行。至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一理论经过不少档案学家的努力,它已发展得较为成熟,甚至成了有些档案学家研究档案学的专门领域。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加深,一种新的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越来越受到档案界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这两种理论存在很大的争议,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以下简称“两种理论”)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其差异性,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实践基础的差异性 ,十分明显。而两种理论的认识论基础的差异 ,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基础源于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和谢伦伯格的文件管理思想 ;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认识基础则是澳大利亚对档案学的思考、后保管主义思想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文件逐步取代传统纸质文件的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在指导电子文件管理时显现出明显的不足.为此,档案学界围绕着文件生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对电子文件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从分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内涵开始,比较两种理论的异同点,并结合国内学者关于二者关系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阐述笔者对于这两种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体系,指导电子文件管理整合实践,本文试图结合管理整合的思想挖掘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中所透射出的整合缩影.包括电子文件管理集成论与后保管模式思想体现的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理念的形成;文件连续体理论、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体现的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整合;电子文件管理顶层设计思想与国家战略体现的电子文件管理架构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文件运动的客观性,所以,尽管外国档案界至今并未明确地提出文件横向运动概念,更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文件横向运动理论,但它们也已出现了文件横向运动理论研究的端倪,具体从加拿大档案学者凯瑟琳.贝利女士的思想、国际档案学专家莫斯的思想以及文件连续体理论均可说明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档案学理论演变看档案管理的历史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毓域  吴莹 《浙江档案》2008,(12):19-21
西方比较成熟的档案学理论包括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来源原则关注的是档案馆一个“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将研究的内容扩展为文件运动的全过程。从而成为从“点”到“线”的档案管理理论体系;文件连续体理论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了文件背景,使其理论体系成为“面”状结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历史主义的思想贯穿其中,并得到强化与完善。由此我们认为,历史主义认识论是档案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主义方法论是档案实践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8.
试论电子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瑾 《档案时空》2006,(4):21-22
“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是信息时代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原则,是以何嘉荪、傅荣校等为代表的学者在“文件连续体理论”研究中提出来的新概念,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档案管理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从现行文件到历史档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是同一管理对象的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即在文件生命周期(从文件产生、办理、归档、保管利用、到鉴定销毁全过程)中,以“归档”为分割界限将文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前段属于“文件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件连续体理论分析了澳大利亚数字文件管理标准的体系架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最后阐述了借鉴澳大利亚数字文件管理标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文件方式——电子文件越来越广泛且频繁地形成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数字环境中。由于电子文件这个新生事物有着不同于传统纸质文件的新特性,如: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系统依赖性、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信息的易变性等,电子文件在生成、保管、传递和利用等方面对传统的纸质文件为主的文件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意识到文件管理理论的核心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文件运动过程阶段性太过分明,难以适应电子文件的特点,于是一种适合电子文件环境且能够给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