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电子管风琴演奏学科中,对于复调作品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以巴赫的管风琴作品—《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为例,从编曲法、演奏法等方面细致论述了在电子管风琴上应如何演绎管风琴作品。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被称为一代对位大师,他的交响音乐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英雄性,同时他对复调技术的驾驭极为轻松、成熟.他偏爱复调变奏手法和赋格段写作,在他的多部交响乐中都留下了赋格段技法的典范.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里"交响变奏中的赋格精神"的解读,感受赋格段技法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朱勇 《教师》2010,(11)
弗兰克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法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对法国民族音乐的复兴与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其晚期写的唯一交响曲的简略分析,总结了该部作品的主要和声运用特色,体现出弗兰克作品中传统与浪漫相互融合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巴赫《b小调弥撒曲》的分析,提炼出其中的声乐赋格进行研究。试从声乐赋格的词、结构、技法等方面着手,以求对《b小调弥撒曲》中的声乐赋格的特点进行总结。研究《b小调弥撒曲》,是深入了解巴赫声乐赋格这种体裁的基石。另外,也希望引起学者们对于声乐赋格的注意,以期在学术研究上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赋格的艺术》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部伟大作品,《赋格的艺术》中以一个格言似的主题为基础,运用各种复调手法对其进行变奏,利用这些变奏后的新主题,并在一个调性范围内创作出了形态各异的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曲在调性和主题形态及运用上完全有别于《赋格的艺术》,调性上采用了十二个大调和小调,每首赋格的主题形象十分鲜明生动,形式丰富多样。通过两部作品中赋格曲主题和调性的比较,为我们分析巴赫的复调音乐,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本来是以管风琴来创编乐曲的,是巴赫青年时代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编创为管弦乐曲;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也将它编创为钢琴曲。本文针对管风琴和交响乐两个演奏版本展开论述,探讨两种版本所表现出的风格与音乐情感画面给人带来的感受,结合作曲家性格特征与时代背景并围绕笔者主观体验来阐述这首曲子的内在美感,通过版本之间的相互对比,进一步论述音乐的美在它们中间的积累与延伸。  相似文献   

7.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创作的作品数量庞大,他对管风琴的一切性能及其演奏技巧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自如地运用它那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丰满的音量和雄伟的气势,去表现他那富有交响性的宏伟乐思。《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为其代表作之一。此曲后来经美国著名指挥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充分表现了乐曲交响性的雄伟气魄和深刻的意境,使人们对巴赫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曹禺以巴赫的作为贯穿<雷雨>序幕和尾声的背景音乐,是别有深意和匠心的.但是几乎没有研究者注意到这一音乐语言与文本的深层结构、精神内涵之间的深刻联系.巴赫是"西方音乐之父",其的复调、和声、对位等多种手法的高超运用所营造出的极为复杂的音乐结构和相当深刻的思想情感,对曹禺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雷雨>有着明显的宗教氛围,突出了神秘与救赎的宗教精神.在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的设置上,曹禺犹如一位交响乐指挥,以丰富复杂的复调结构把冲突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9.
《前奏曲,圣咏和赋格》是塞萨尔·弗朗克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将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和声与古典主义的作曲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弗兰克将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创新,加入了管风琴元素的音响与炫技华彩,形成了弗兰克的创作特点。分析弗兰克的《前奏曲,圣咏和赋格》的曲式结构与演奏特色,能对法国浪漫主义晚期及弗兰克的创作、演奏风格带来新的认知,作品所展现的音乐特性对于后人弹奏中把握不同风格作品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德国作曲家J.S.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平均律钢琴曲集》(Well-Tempered Clavier)中的两首二重赋格——II 18#g小调赋格(BWV887)与II 23 B大调赋格(BWV892)为研究对象,力求从作品整体结构、主题核心素材、音乐情绪发展等研究视角来进行深入解析,意图探寻出巴赫在二重赋格这一复杂赋格体裁中的均衡性原则。  相似文献   

11.
合唱曲<龙船调>改编自湖北同名民歌,改编后的合唱曲通过保留原由结构、调式、调性、节奏、村词的方法,传承了其民族特色;同时运用西洋大小调的和声技法,融入复调手法,强化了作为合唱曲的艺术表现力,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改编作品的典范.因此,对优秀民族传统曲目的改编与传播应在传承基础上实现再创作.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他的《^b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66进行分析,来研究巴赫是怎样在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将复调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他那精湛的对位手法,以此对他的音乐有更深刻的了解。因为复调性、装饰性、继奏性、即兴性、歌唱性是学习巴赫键盘音乐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器乐合奏曲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鲜明的风格特征.其复调特征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爱德华·P·琼斯的代表作品<已知世界>文本中体现的微型对话、大型对话、文本与社会的对话,显示作者构建文本"对话性"的叙述策略和以复调对话形式展现复杂黑人奴隶社会主题的重要技巧.文本对话性的构建充分显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J.S.巴赫是一位划时代的复调音乐大师,他一生中写了无数的作品,《赋格的艺术》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复调音乐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他运用赋格所有可能的形式和手段,将一个简单的旋律(伟大主题)加以变化,使它从极简单到极复杂。《赋格的艺术》作为一部纯技巧的作品,集中地体现了巴赫娴熟、高超的作曲技巧,显示出音乐艺术在形式上、结构上既严谨又不拘一格、千变万化的独特魅力。从主题、结构、调性这些方面来分析复调技法在这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主义流派是近现代音乐史上一支倡导复古风格的流派,当离经叛道之风盛行,传统技法日益被摧毁时,这一流派的作曲家运用独特的作曲技法和音乐思维保留着应有的空间,并且注入新鲜的音乐表现因素,使之更加健康完善。新古典主义者具备原来古典主义清晰的音乐和严密的音乐思维逻辑,并且在此基础上重视复调对位手法的运用及声部的线条进行,在写作上避免似浪漫主义般追求动力加剧夸张的写作手法,而是追求质朴纯净,在体裁上又恢复到巴洛克时期的组曲、托卡塔、赋格,作品少有原来具备的标题性,是战争爆发炮火、纷乱的现实生活下的艺术追求写照。  相似文献   

17.
斯洛尼姆斯基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作曲家之一,获得过很多国家级奖励和国际荣誉。斯洛尼姆斯基《二十四首序曲与赋格》,此套曲结合了传统复调技巧与现代音乐思维逻辑,注重对多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层次的提炼,赋予了作品浓郁的民族音乐特征。本文将以斯洛尼姆斯基《二十四首序曲与赋格》的第一首赋格曲做详细分析,深入了解其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在很多部小说中都借用了<圣经>"多角度"写作手法.根据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福克纳小说中的叙述者们实际上是在进行"对话".这种"对话"的广泛存在使得福克纳的小说具有了"复调"的特征,也使得小说的"意义"变得不确定,从而更加强调了读者的能动性,实现了对<圣经>"多角度"写作手法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李斯特的可列为贝多芬奏鸣曲以后最伟大的奏呜曲.通过分析李斯特音乐内容为今后从事这部作品的研究,丰富李斯特作品的演奏曲目,扩宽教材选用范围,加深对李斯特面貌的完整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陕北榆林地区"大场秧歌",一般在广场进行,属全体秧歌舞队的集体舞蹈,是陕北秧歌最为壮观热闹的一种表演形式。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器乐合奏曲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鲜明的风格特征。其复调特征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