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大学2013年以来创新运用微电影法教学,思政课教师们组织大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拍摄了3500多部微电影,引导大学生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创造幸福,在欣赏影片过程中体验幸福。2018年底,河北省教育厅主办,河北大学承办了"我心中的思政课"第二届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颁奖晚会暨全国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研讨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有力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电影在新媒体网络时代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带来了契机。高校应运用好微电影这种新媒体技术,设计和构建出完整的实施过程,在学生拍摄的前期、中期、后期三阶段进行周到细致的部署与安排,以便于更好地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英语科目的学习占有重要地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较强综合能力和基本沟通能力。本文结合第二目标的实现,在课程教学中适当运用微电影拍摄制作,以期用此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将课程思政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从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结合工科课程特点,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完成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挖掘、开发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设计、素质目标制定、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课程思政团队建设,完成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当前,微电影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载体之一,文章在介绍微电影教学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飞速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困境,指出微电影教学法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运用微电影教学法的具体对策,以此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找到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思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融入教学项目中,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对如何确定思政项目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实践证明采用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预防医学中重要基础课程的儿童少年卫生学,如何落实和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更好地完成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任务,是该课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本研究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儿童少年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对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但德育仅靠思政课程教育无法完成,还需与其他各类课程协同配合。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联系及协同要求,阐述目前在协同教学过程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原则,提取出教学目标协同、教学团队协同、考核反馈协同等协同育人机制理念,并对思政课程与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思路进行说明,为后续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挥专业知识所蕴含的德育功能,认真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应充分认识到在其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积极性,通过开展专项教研室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意识。努力挖掘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堂上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进取精神和爱国精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关键。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为支撑,开发建设“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文章通过课程思政样本案例展示,阐释了课程思政教育案例的构成与特点;以“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为教学载体,阐明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培育时代新人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不仅肩负着美育课程本身所应承担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梳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公共艺术(民间美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与教学目标,分析阐述了民间美术课程思政创新策略与融合途径,强调要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打造课程思政优质师资,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探索提升教学手段、坚持思政贯穿教学始终,推动课程思政与公共艺术(民间美术)课程融合,培养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职业品质是培智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的微电影比赛为契机,探索利用微电影提高培智学生职业品质的方法。结合可行性分析,文章提出让培智学生作为演员加入微电影的拍摄过程,通过体验的方式来提高他们职业品质的方法,为培智学生职业品质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模型建构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模型制作和展评活动则是对生物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更是对生物教学要求的实际落实。模型制作与角色扮演微电影制作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主动践行,也是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主动突破。实践活动以模型制作和角色扮演为着眼点,以视频拍摄为主要手段,以微电影为呈现形式,具有创意和可操作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学生自主开发同类型课程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郑宇 《教师》2023,(11):75-77
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可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确保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还能提高地理课程的影响力、生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但地理课程思政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全面掌握地理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要点,基于显性与隐性特征、理论与实践课程、共性与特性特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等,开展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逐步渗透思政思想,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展现人文情怀,为推进初中生在地理领域的发展,促进学生地理素养、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提出以课程思政串联两大教学主体的多维度教学理念,即以思政教育为课程引领、以教师科研成果为支撑反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主导课堂,并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如何在中药药剂学课程建设中落实“思政引领—科研支撑—学生主导”多维度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为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思政教师要明道信道、创新教学手段、提升个人教学魅力,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切实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从而有效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陈芸 《教师》2023,(6):6-8
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而课程思政旨在育人,两者虽然目的不同,但具有互补性。文章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困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文章作者以高校“资产评估学”课程为例,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思政内容的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期为各大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石端虎  杨峰  宋威 《大学教育》2023,(19):96-99
笔者在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整体架构进行设计的基础上,确定了无损检测课程的德育目标和课程思政指标点,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索了课程思政融入无损检测课程的教学实施路径,精选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提高了课程教学环节与育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环保与工程伦理理念,增强了学生创新和责任担当意识,厚植了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王璐 《现代英语》2022,(4):61-64
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问题凸显,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给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与反思,探讨把课程思政融入具体的文学课堂教学的路径和方法,以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将思政元素融入Python程序设计专业课教学之中,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等方面,阐述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旨在让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进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