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说散文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 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相似文献   

2.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 我开玩笑、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相似文献   

3.
作家冯骥才曾经就怎样区分散文、小说和诗歌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相似文献   

4.
趣说散文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散文”:是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随笔、杂文、特写等.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个合格的散文定义,它部分指出了散文的“外延”,而没有揭示散文的任何“内涵”.散文比较尴尬.小说可以有叙述视角、叙述者,可以有“人物”“故事”“环境”等三要素;戏剧可以有戏剧冲突、情节突转;诗歌可以有韵律、节奏……散文呢,散文有什么呢?有“形散神不散”,我们一直这样习惯性地指称散文的特点.但小说的“神”能“散”吗?诗歌的“神”能“散”吗?小说、诗歌的“形”就整齐划一吗?看来,“形散神不散”并不是散文的专利.那么,散文究竟有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正博尔赫斯,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那是一座随着岁月悄悄溜走的城市,"被听成一首诗的城市,拥有庭院之光的街道"。那里生长出了他自由、平易、清新,还有热情洋溢的散文、小说、诗歌。有一种生动的说法——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我读他的诗,只感到意境深远,意蕴无限。每一首诗,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都是闪烁着  相似文献   

7.
人邻 《中文自修》2006,(2):48-49
我不大喜欢所谓的诗化的散文、小说。散文和小说,它们自身的特性足够强大了!散文适宜慢陧来,太焦躁的人,可以借口齿大发牢骚,写文字是太慢的。也固之许多所谓的文字,我是不肯看的,它们单薄得只能归结成一句话。把一句话写成一篇更章,智力是有些问题的。转一个弯子说,散文必须有自己的厚,叫人可以咂摸很久的厚,和诗歌、小说不一样的厚。 散文里面最重要的也许是,宁静、悲悯、温暖、透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散文"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文体特征而言,散文并没有诗歌、小说和戏剧那样明显。通常我们将散文特征概括为"形散而神不散",但这一概括比较笼统。面对优秀散文,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解读?能读出什么?许多中学生阅读散文往往只是简单着眼于散文所写的人、事、景、物上,这严重影响了散文阅读成效。散文阅读要追求"心物相通""意以境会"。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力量     
石华宁 《高中生》2012,(19):36-37
人类有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其中三大文明都几乎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流传至今。为什么?人类历史上那么多国家被人征服,然后分割,为什么唯有中国被分割不了?今日,有哪一个国家的人能读懂两千多年前原创的诗歌、散文?只有一个国家——中国。人类哪一种文化的音乐、绘画、诗歌,能达到天人合一、意境悠远之美?只有中华文化。这一切都只因一种东西——汉字。人类最早创立的文字本来就是象形文字,但只有汉字流传下来。回想起几年前到欧洲旅游,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大陆并不大,却会有那么多语言文字、那么多小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算是大的,却都不过如中国一个省大。多数国家就像中国一个地区或一个县那么大。卢森堡名气不小,但实际上从一头到另一头只有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排行榜:1977-2002中国优秀散文》这本书中,居然没有大名鼎鼎的学者余秋雨和散文新秀刘亮程。这样做是编者故意标新立异叛逆独行,还是出版者哗众取宠制造卖点呢?尽管春风文艺出版社今年推出的四本系列丛书——《一个人的排行榜》(分别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近来在文坛上引起了众多争议,然而,当偏爱散文的我仔细读完由青年评论家祝勇主编的《1977-2002中国优秀散文》里面所有的文章时,凭着多年的阅读经验,我已经可以自信地断言:祝勇的努力是真诚的。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耐人寻味。一个思想者的头颅和一株挺拔的芦苇相…  相似文献   

11.
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困惑了无数研究散文的人。对于范围广阔、创作自由的散文文体不宜也难以给以一准确的定义,应于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散文的经验感受中体会归纳散文的特质,并从其与成熟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区别中寻找散文的理论生长点。文章即循此思路,试图总结、归纳、提炼、深化"真我""语言""情思"等散文文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辨。思考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利于散文研究的深入,亦有利于庸俗随意散文创作的良化。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不要以为真流氓比伪君子好,就忘记还有真君子存在。——某人评价王朔现象。"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样子     
正你问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散文?我只有如实回答你:这个还真是不好回答。说实在话,每当看到好的散文,我就笑着说:有点散文的样子。有一天,我不禁问自己:散文是个什么样子呢?首先想到人,散文莫不是像人?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样子;一个人,是一个人的样子。散文也是。人一出生,模子雕成。或丑或美或不丑不美,再长再变,再掩再饰,也难离根本。但世上很多人偏偏不信。有人涂脂,有人抹粉,有人画眉,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体裁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是与实用类文体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其有四种样式,分别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一、散文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中文学体裁,范围较窄。这里所  相似文献   

15.
屠格涅夫的作品一向以语言优美、情意悱恻著称。他不仅在小说方面成绩卓越,而且在诗歌、散文方面也很有影响。在这里我们选了他的散文《我将想些什么呢 ?  当我临死的时候,如果那时我还能够思想,我将想些什么呢 ?  我是否会想到,我一生过得不好,昏昏沉沉地度过了,不善于享受生活的赠予 ?  “怎么 ?这就要死啦 ?这么快 ?不可能 !要知道,我还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完……我刚刚打算去做呢 ?”   我是否会回忆往事,回想起我度过的那不多的,明媚的时光,回想起我亲近的人物和面影 ?  我是否会想起我干的蠢事——我的灵魂是否会因…  相似文献   

16.
诗歌中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表现为零形式和相对零形式,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的超常用。法则主要表现为相对零形式。可见,无论诗歌,还是小说、散文,都可运用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这种标点手段。但是,诗歌中的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与小说,散文中的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又存在着不同的特征。我在一篇文章中论述诗歌中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的修辞特征时,顺便提到了二者的区别,却并末进行透彻的阐述,随着对这种标点手段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诗歌中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与小说、散文中标点符号相对零形式的不同特征以及形成不同特征的根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微信     
《当代学生》2014,(10):63
同学微话题●《当代学生》杂志上有哪些栏目我可以投稿呢?有没有稿费?——阳阳小编回复:本刊致力于和读者同学的互动,有很多栏目都为大家搭建了参与的平台哦!1.你可以将自己看到的、深深打动你的好文章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欣赏,只要附上自己简短的推荐语,寄至本刊"青春悦读"栏目就可以啦!也可以发邮件至此栏目编辑邮箱。2.将自己平时的得意之作——散文、随笔、小说、诗歌、读后感……分别投寄至相关栏目:  相似文献   

18.
趣说散文     
陆文夫:真情实感是为文对散文也很难下什么定义,有些国家把诗歌和戏剧之外的文体都称之为散文,连小说也包括在内。中国人好像也是把诗歌和戏剧之外的文体归入散文,只是不把小说包括在内,但也认为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故事。我小时候读过《古文观止》,长大后便认定像《滕王阁序》那样的文章是散文。后来读冰心的《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认定这是白话散文。再后来读鲁迅的《秋夜》、《风筝》、《过客》,又觉得散文与小说,与短剧有些难分。《过客》虽是散文,却用了短剧的形式,那《风筝》可以发展成短篇,《过客》简直可以成…  相似文献   

19.
散文是一种至真至情的语言艺术。其形象特质介乎诗歌与小说之间,既有诗歌形象的飘忽幻衍,又呈小说形象的理趣。能否读透散文的形象,合理具体地把握散文的情感,就成为散文欣赏的重点与难点。过去,我们经常提散文的“形散神不散”,认为散文的“神”在文章中有点睛之效...  相似文献   

20.
散文是一种生命力长久的文学样式,散文阅读是语文高考中的重头戏。每年,走出考场之后的学子们,总是感叹散文玄而又玄,甚至看都看不懂。我认为,只有把握住散文的文体特点,才能掌握散文阅读的规律,才能读懂散文,也才能从容应对各类阅读题。那么,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呢?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道题。下面三句话,分别对应小说、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